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97页
    第314章
    姑娘, 咱们该进去了。
    姜宛茵一边肩上背着两个小包袱,一边小心的搀扶着贾元春。
    贾元春又回头看了眼正在远去的荣国府的马车。
    嗯,走吧。
    姜宛茵扶着贾元春随其他年纪不一的女孩一起进了宫门。
    此时两人向上穿着同样的灰粉色素净旗服,头顶梳着一个小巧的一字头, 头上只见了两朵绢花, 脑袋后面的长发编成了辫子。今天所见的女孩都是和她们一样的打扮。
    如此打扮是因为她们都是进宫参加小选的秀女, 都是要进宫当宫女。
    二月初, 宫里突然传出旨意取消今年的大选,说是推迟到来年。至于到底是推迟到那一年却没个具体的说法。
    这消息于为了让贾元春进宫准备了十来年的荣国府,于已经准备好要参加大选的贾元春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因为贾元春的年纪已经等不起推迟的选秀了。
    贾元春可没有当年人家孝懿皇后和现在佟妃那样的家世, 年过十八还可以进宫为妃。
    这一点荣国府还有自知之明,知道贾元春一旦过了选秀的年纪就没有办法再进宫了。
    为了让贾元春进宫, 王夫人和贾史氏苦思数日想尽了法子,最终决定让贾元春小选进宫。
    直到决定让贾元春小选进宫, 贾史氏为了让贾元春进宫找了乌雅家帮牵线求了宫中的德妃娘娘。姜宛茵也是直到这时才知道原来这一世与贾家亲近的不是甄贵妃而是德妃乌雅氏。
    原来德妃的生母竟还是史家的姑娘。当年金陵四大家族投满清之后, 为了融入满族, 他们积极与满人联姻。但那些八旗贵族旗人可看不上他们这些汉军旗的汉人,所以他们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与满包衣联姻。
    荣国府走了德妃的路子让贾元春进宫。贾元春虽也是参加小选,但却和要进宫当宫女的不一样,德妃那已经定了,让贾元春到永和宫当女史。
    荣国府又求了德妃安排让贾元春带着丫鬟进宫伺候贾元春,原本定的是抱琴。当然这消息前没有透露出来。
    得知贾元春要小选进宫后,姜宛茵就知道贾元春可能带抱琴进宫。姜宛茵将这消息透露给宛秋,一心想着要随贾元春一起进宫的宛秋果然暗中对抱琴下毒手。就在贾元春参加小选的前几天抱琴身上脸上出了满身满脸的红疙瘩, 十分骇人,到现在都还没好呢。
    抱琴又说是宛秋害的她,也查出来的确宛秋做的,王夫人和贾史氏都怕宛秋将来心大害了贾元春,自然不可能让她跟贾元春进宫。
    最后王夫人退而求其次,让姜宛茵这个他们原本看好的顶了抱琴随贾元春一进宫伺候贾元春。
    宫女小选比大选要求要松得多,只要五官端正,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缺点都能入选。即使贾元春和姜宛茵的年纪比其他小选的宫女都大,但因为荣国府和德妃打点过,两人还是顺利入选了。
    小选的宫女入选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剔头沐浴,然后才学规矩。
    因为荣国府和德妃的打点还有舍得花钱,姜宛茵和贾元春的头发只是象征性的剪了些发稍,没有完全剔头。
    毕竟去伺候主子总不能光着头去,去碍贵人眼不是。
    所以小选进宫的宫女有些门路的,或是舍得花钱的,都不愿间被剔光头。那些被剔了头的多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或是被采买来女孩子,进宫为是了谋条活路。
    所以这小选的宫女也是分好几个拨的,没剔头的算是一拨。
    一个中年太监将姜宛茵等十来人领到一个屋子。
    你们几个就住这。进了宫就得守宫里的规矩,可别给咱家生事,否则咱家可不管你们是哪个主子的人或是将来是否高升,进了咱家这就得听咱家的,否则咱家有的法子收拾你们。
    是,公公。
    姜宛茵等十来人都十分恭敬不敢托大无礼。
    姜宛茵等十来人都是容貌不错,而且都是只剪了发稍的,想来都是在宫里有些关系的,所以太监那敲打她们。
    不过人家太监说的也是实话。
    只有姜宛茵是托了贾元春的福才和她们住一起。
    赶紧收拾好了,等会会有教导嬷嬷来教导你们规矩。学规矩这段时间你们都给咱们安安分分的,若是敢生事就是打死也是有的。
    多谢公公教诲,奴才们不敢。
    不敢就好。
    那太监交代完便离开,贾元春给姜宛茵使了个眼色,姜宛茵赶紧揣了个荷包追了出去。姜宛茵追上那太监将荷包塞太监手中。
    今日公公辛苦了,我家姑娘请公公您喝茶。
    姜宛茵提起贾元春没说是自己。
    那太监收了荷包掂了掂重量满意了才说道:
    荣国府的姑娘,咱家知道,娘娘交代过。只要你们安安分分地学规矩,过些日子就能出去当差了。
    多谢公公指点。
    姜宛茵又塞了个荷包给那太监。
    那太监特地提起娘娘想必就是德妃了。
    德妃可是上三旗正黄旗包衣,在内务府势力可不小,有德妃照应想来接下来学规矩的日子不会太难熬。
    姜宛茵回去将事情禀报了贾元春。
    她们十几个人住一间屋子,睡的可是大通铺。贾元春坐着等姜宛茵收拾,两人铺位挨着,姜宛茵很快就收拾好了。等到下午果然就有老嬷嬷来教导她们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