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作者:银刀驸马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重金救美
她忘情的弹奏着,那浑厚、劲到,柔里带刚,韵律中的跌宕起伏,时而婉转缠绵,时而翻江倒海,杀机四伏;时而柔肠寸断,怨气愤懑。.pbtxt.
陈伟感觉仿佛微风从周身拂面而来,中午时分,那风仿佛是从深山老林间送来,自己的整个心神也随之而去。在远古一片莽莽的大森林里,他端坐在柔软的枯枝黄叶里静思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曾多次在自我求解的思索炼狱里挣扎穿行,多次浸浴冰水,又反复炙烤于烈焰。当心性密集的象群触碰在感觉的地平线上时,他最先的反应是挣脱求离。他矛盾辗转,战栗直透心尖,思索巨蹄的飓风摧毁蹂躏着原本的思想观感,劫后幸存的心性或支离褴褛,或细致光滑,直是他再也无力去逐一细解。
他的灵魂的空旷和茫然。就像一鸿无由而来的涓泉的源头,近在咫尺,可测可探。然而这流向却又很长很长,长得可以以岁月丈量而又无从丈量起。潺潺缓缓的,淡淡浅浅的,像一根被烟尘所蒙的筝弦,在颤悠悠地弹奏着一支无端无倪回环不已的曲子,令心顿生“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苍茫之感。这弦在悠悠时光的流走里,那么坚持而韧性地弹奏着,没有些许犹豫,难道这弹奏是有所呼唤,有所期待么?也许这呼唤和期待,只是种另类的理想和幻想,空想和假想,是追求,是不可企及的盼望和愿望。是如他和她一样的平凡众生的灵魂慰籍和生之原动力。姑且就把这慰籍和原动力称之为梦吧。
所谓梦,原本就是心灵苦难史。在角色的变换里,始终不变的是走出泥沼的呼吁和脱困的方向。这一缕纤细却不失激越悲愤的《广陵散》,义无返顾地将现今与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性断裂衔接起来,将人格力量的显现与人文精神的张扬,从沉沦的现实和彻底的绝望渡向彼岸那飞升的理想和触摸未来的强烈热情里。对于这古曲里所隐透出的豪情高洁,令他汗颜,不敢深入。这是一方特殊的心灵世界和人格天地,即便是仰望一下,也会对比出现今所处时代的平庸,他能呼喊出什么声音呢?即便呼喊出来,又显得是多么地不合时宜!有什么比这曲更优美更令人信服地阐诉了艺术性的神圣,人文精神应有的现今所处的时代,红尘驿道上纸醉金迷,人喧马鸣,唯有这《广陵散》以孤隔清绝的音色,不屈不挠地传递着亘古孤独的悲泣和呐喊,近似于无家的宿命。他只能眼巴巴看着它孑孑而来,踏荒而去,觉悟于现今人格的媚俗与扶摇,叹息人文的平庸与虚情。同时,那些充满真实美好的,充满怜天悲悯的情怀,如身无所居的弃儿,没有归宿且极度渺茫。
隔着历史的河流,在流淌着幽幽弦音的远古废墟上,有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一声嗟叹!这叹息同这婉转而高亢的音色一般,引起心声回鸣。成了千百年来许多既有英雄梦,又有寂寞感的历史人物的共同心声。在这心声里,是有着“吾知吾不言”的态度,还是有着“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缘故?选择了舍生取义的人,对整个政治斗争的胜负并不起多大作用,它只代表了一种个人的意义。舍生取义的人只是因为无法忍受苟活。然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那种位移了人格本质的苟活,比舍生取义需要更大的勇气。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当下每个人几乎都是在苟安,都是在苟活,都是在苟且偷生。在许许多多环境下,许许多多事情上,都不得不妥协,不得不隐忍,不得不放弃任何一种选择……难道不是这样么?
这《广陵散》是某一位历史人物消迹后无奈的痛苦呻吟,是黑暗中的一隙光亮,还是在火中重生的凤凰?这样的理解也许只是种片面的深刻。只是正视了人性深处的难题,等同于正视人性本质的矛盾性和危险性。而《广陵散》的弹奏者,她,一个女琴师在弹吟曲子的同时,更在倾吐着自我的人生观念和人格风骨。如果仅仅就这曲子技巧而论,揣摹弹者指尖的虚实变化,不就违了这曲所要表达的本意么?只有把理想信仰与生命合而为一的人,才会把生命的本真,人格的尊严,人文的精神转化成弦音里荡气回肠的无限风光!
此时,在他的脑海里,《广陵散》是一位顶着黯淡历史风云前行的独行客,那心弦里弹吟着的袅袅铮铮的孤独与苦涩,只有心弦自知吧!这自知带着种前世的命定。.在所有的毫不妥协的抗争里,可以一再看到这个命定的影子。“千古绝响之为虚妄,正于希望相同!”在那琴弦激越悲愤的间隙,他仿佛听到了心底里传来的微微叹息声……
一曲终了,陈伟仿佛大梦初醒,他定定的看着面前的女琴师,赫然发现她已然泪水涟涟。
陈伟突然明白了过来,他猛然起身,大步走向了女琴师。
她看到他走到她面前,目光中满是关切和焦急,心中一时间又升起了希望。
他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
“这位贵客,还请注意礼节。”掌柜的吓了一跳,赶紧上前说道。
“我出一万英镑,买下她,还有这里的一切。”陈伟看了看掌柜,放开了她的手,拉过一把椅子,坐在桌前,从军服的口袋里取出了支票本和笔,写了一张一万英镑的支票,“这是罗特希尔德银行的凭票即付的支票,你看清楚了。”
听到陈伟说出“一万英镑”这个词,托马斯、贝蒂、凯斯、蒂里特和古迪纳夫全都面色大变。
“詹姆斯,你这是要干什么?”托马斯惊恐万状的上前问道。
陈伟在皇家海军出手大方是出了名的,但这一次砸出一万英镑,却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不由得他们不害怕。
“她有危险,我要救她。”陈伟紧盯着她的眼睛,“对了,你还没有告诉我你的名字呢。”
“陆……婉仪……”她感到一阵晕眩。
“好,婉仪,从现在起,你就是这里的主人了。好了,我该走了。”陈伟冲她笑了笑,回身往外走。
“等等,爷——你会常来这里么?”当陆婉仪鼓足勇气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心已如同一只小鹿一样到处乱撞。
“当然——”
林逸青是在岛津洋子那里得知陈伟买下了整个玉烟楼的。
“林君,你知道吗?我们尊贵的陈伟少爷,在天津租界区,买下了整个玉烟楼,花了整整一万金英镑。”岛津洋子看完报告,笑着对林逸青说道。
“玉烟楼?什么地方?”林逸青听到“玉烟楼”这个名字,不由得皱紧了眉头,“不会是伎楼吧?”
“性质和伎楼差不多,不过要高级得多,套用林君经常用的一个词,是一个非常high的地方。”岛津洋子笑着将报告递给了林逸青。
“这小子又开始乱花钱了,就算他的老娘是开银行的,这钱也不能这么花吧?而且买的还是伎楼!”林逸青有些恼火的接过了报告看了起来。
岛津洋子没有接口,而是仔细观察着林逸青的表情。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林逸青看完了报告,眉头渐渐的舒展开来。
“一万英镑,一共买了一座酒楼,加上后庭宅院,四个头牌的赎身费,还行,平均下来,很便宜的。这小子很会做生意。”林逸青嘿嘿一笑,“一下子入手四个头牌,很有本爵的风范。”
“呵呵,林君,别忘了,他在英国哈特福德郡还有一座‘公主堡’呢。”岛津洋子掩口笑道,“这一块儿,林君似乎是比不上的。”
“公主堡”是位于英国著名自然风景区哈特福德郡的一座城堡,为陈伟的祖父哈特福德伯爵陈廷轩修建,用于安置对陈伟单相思入骨的三位异国公主:意大利萨伏依亲王的女儿蕾吉娜.玛丽亚公主、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和伊丽莎白皇后的小女儿玛丽.瓦莱丽公主以及希腊公主亚历山德拉,是陈伟和公主们的逍遥地,修筑城堡的费用是三国君臣分摊,因为他们没有给女儿们做出良好的榜样。
“呵呵,本爵是受身份所限,非不为也,是不可为也。”林逸青大笑起来。
当然此时的林逸青还不会想到,他将来会有找回场子的一天。
“这报告上说,是那个玉烟楼的老板逼迫陆婉仪下毒,被毒杀者为天凤山的少寨主何庆,而老板则是为一个叫席金亮的富家公子所迫。”林逸青将话题转到了正题上来,“这个席金亮,会是洞庭席家的人吗?”
“这个还没有查清楚,不过我猜应该就是洞庭席家的人。”岛津洋子说道。
“天凤山怎么会和席家结仇呢?”林逸青问道。
“还不是因为你林君嘛。”岛津洋子笑道。
“因为我?”
“你林君不是要以黑风寨苏家为榜样,把山民从山中弄出来当兵嘛。但并不是所有的山寨都象苏月的娘家那么听话啊,天凤山就是一个,估计是在钱粮方面和席家有了债务纠纷,席家迫不得已,行此下策,暗中毒杀了天凤山的少寨主。”
林逸青想起在越南和湘省平叛屡立战功的“苏家军”,明白了过来,点了点头。
“天凤山这样的不服从的,就只能灭掉了。以后是不允许民间有这种武装力量存在的。伟儿这一次歪打正着,等于帮了我一个忙,这玉烟楼,看样子以后应该好好利用一下才是……”林逸青自言自语道。这样各方势力都喜欢光顾的地方,其实是非常有用的。
“先别去想什么玉烟楼了。”岛津洋子提醒林逸青道,“皇上大婚在即,你还是把心思多放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吧。”
“洋子提醒的是,眼下就有一件难办的事呢。”林逸青叹道。
仁曦太后准备要“归政”给光旭皇帝了,她要履行十二年前的诺言,不能再拖延了。但是,对于仁曦太后而言,还有一件事情已经到了无法继续拖延的地步,那就是光旭皇帝的大婚。
光旭十四年(西历9088年),光旭皇帝已经十八岁,对于入关后的大乾皇帝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晚婚的年龄。仁曦太后迟迟不给光旭皇帝举行大婚,其目的就是要在权力的巅峰多恋栈一些时日。因为皇帝只要大婚,就应该亲政,况且民间也有“成家立业”之说。光旭十四年六月十九日(西历9088年7月27日),仁曦太后终于颁发了给光旭皇帝举行大婚及亲政的懿旨:
“前因皇帝甫经亲政,决疑定策,不能不遇事提携,勉允臣工之请训政数年。两年以来,皇帝几余典学,益臻精进,于军国大小事务,均能随时剖决,措置合宜,深宫甚为欣慰。明年正月,大婚礼成,应即亲裁大政,以慰天下臣民之望。”
这一懿旨昭示世人,仁曦太后终于允许光旭皇帝大婚了!
没有人能明白仁曦太后此时的真实想法,但是朝野上下很多人认为仁曦太后一定是万般无奈。对于仁曦太后来说,两年前,也就是光旭十二年,在所谓的光旭皇帝亲政以后,她获得了“训政数年”的机会,实质上就是仁曦太后继续临朝称制。可是光旭皇帝日渐长大的年龄并没有给仁曦太后提供充分的训政时间,因为光旭皇帝的“晚婚”已经成为仁曦太后不容回避的事实。虽然,没有关于光旭皇帝晚婚因而招来朝臣们颇多议论的记载,但是对于这件事情朝臣以及后宫中不会没有看法和议论。光旭皇帝的婚姻大事已经到了无法继续拖延的境地。
这个令人期待已久的懿旨颁发后,朝廷上下颇为震动,反应最强烈最直接的人就莫过于光旭皇帝本人。在懿旨颁发的当天,光旭皇帝不再客气,亦不再推辞,顺水推舟地发下了一道上谕:“兹奉懿旨于明年二月归政,朕仰体慈躬敬慎谦抑之本怀,并敬念三十年来,圣母为天下忧劳况瘁,几无晷刻可以稍资休息,抚衷循省,感悚交深。兹复特沛恩纶,重申前命,朕敢不祗遵慈训,于一切机务,兢兢业业,尽心经理,以冀仰酬我圣母抚育教诲有加无已之深恩。……所有归政届期一切典礼事宜,著各该衙门敬谨酬议具奏。”
从这道上谕中,人们可以看到光旭皇帝当时的心情,首先是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如果说当四岁不到的穆麟德.承田被仁曦太后选定为皇位继承人时他还不知皇帝是权力的主宰的话,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教育程度的加深,光旭皇帝已经逐渐意识到自己仅有皇位而没有皇权的尴尬,他努力地学习,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早日胜任皇权。然而,仁曦太后在归政问题上的反复,确实令光旭皇帝的亲政之路曲折而漫长。光旭十二年,仁曦太后在归政问题上大做文章时,也确实使光旭皇帝大为失望,为此他在书房读书时心情特别沮丧。所以,漫长等待后的那份喜悦之情自不待言。其次是跃跃欲试的激动之心。仁曦太后懿旨光旭皇帝大婚,那就意味着两宫皇太后的“归政”和自己“乾纲独断”的梦想,十四年的控制和束缚一朝解脱,亲裁大政的夙愿即将实现。因此,光旭皇帝在随后的上谕中,虽然没有也不敢流露出对仁曦太后在“归政”问题上的反复的不满情绪,却也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希望仁曦太后可以休息、自己完全能够“尽心经理”朝政的心情。
仁曦的懿旨一经发下,相关部门即开始忙碌起来。
舜致朝开始,皇帝的后妃主要从来自八部十三岁至十七岁的秀女中选择。仁曦太后决定为光旭皇帝准备大婚后,选秀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经过反复筛选,共有十二名秀女入宫,而仁曦太后内定的皇后人选,则是她的内侄女静芬。
光旭皇帝正值青春年少之际,对自己的后妃充满了期待,但得知皇后将是静芬时却大失所望。
林逸青看过静芬的照片,如果用相貌平平来形容她,应该是恰如其分的。仅从外貌来看,她与面如冠玉、眉清目秀、体态适中、举止雍容的光旭皇帝相比,实在无法相匹。
光旭皇帝不知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了皇后的人选,并看过了照片,心中失望已极,忍不住便向林逸青这个师傅诉苦,有一次甚至扬言要娶林逸青的侄女、林义哲的二女儿林毓婷为皇后,吓了林逸青一大跳,赶紧搬出了大乾“祖制”不许渤夏通婚,以这个“法宝”断了皇帝学生想要和他们林家结亲的这个念头。
“林君所说的难办的事,其实也不难办。”岛津洋子说着,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倒是觉得,林君可以借此机会,让皇上感念师恩深重。”(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重金救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