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9页
    但是他还是决定去。
    要么他死在找桢桢回来的路上,要么他找回桢桢了。
    桢桢的身体已经没有了,被挫骨扬灰了。他要是能寻到昭王的宝藏,可能还需要一个容纳桢桢魂魄的容器。
    对,他府上还养着一个易家的三小姐。
    可是易如并不太像桢桢。她们只是眉眼有五六成相似,下半部分脸比较像。但是气质完全不一样。
    桢桢是温婉娴静的。
    那天在延庆公主宫中,在花下睡着的那个女官,倒是比较像桢桢。
    虽然没看见脸,但是身形真的几乎一模一样。
    只可惜这两天到处都是乱的,不好找她。他在北镇司那里得知真相之后,又精神恍惚了一会儿,一下子没想到这事。
    宣王也不知道是被哪位世家子怂恿了,一门心思要把自己的妹妹葬到自己父亲的陵墓中去。
    宣王还十分有理有据:先帝托梦给他说过了,他最宠爱的延庆公主,以后是要葬到他自己的陵墓中去的。
    不过这种送上门来的开墓理由,各位世家子弟当然不会放过。
    宣王和世家都大力支持,北镇司那边也很快放了行,按照北镇司秘藏的墓室地图,将公主的棺木及陪葬品挪到了陵墓的入口前。
    必须要昭王亲生孩子的血,才能够打开陵墓的入口。
    白白胖胖的宣王毫不犹豫地取了一整个玉碗的血出来。
    这种场合,轩辕昂其实是不应该出场的。
    参加公主的葬礼当然没问题。
    但是在场所有人,除了哭哭啼啼的宣王,都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墓室中封着的那张藏宝图。
    当然,他们是不会进墓室里去的。世家手下有的是虚无僧、北镇司更是修士众多,怎么可能自己进入陵墓中冒险。
    能借这个开墓的机会找到宝藏自然好,没找到也不能把命贴进去啊。
    但是北镇司的徐督主却让轩辕昂也来了,甚至暗示他愿意进入墓室也无妨。
    轩辕昂觉得这位徐督主真是有意思。
    他难道是想让轩辕昂找到宝藏,然后等轩辕昂返回地面,再直接抢他的?
    作者有话要说:买鱼哥股的朋友,请停在这里,然后等待分线。
    第112章 塌陷
    瘗坎中的死囚已经全死了,他们的血流出来,渗入四座祭坛连接的沟渠之中。
    延庆公主对奴隶的残暴,几乎是从她的父皇昭王那里一脉相传而来的。昭王下葬时用了大量活殉,他的皇后、宠妃也应用了大量活殉。
    昭王是典型的、不在乎人命,只要自己的目的能达到的皇帝。
    只要他想做什么,他就会去做。不然也不会悍然发动对北戎的侵略战争,不是你亡国就是我亡国。
    据说他年少时,因为没有修行的天资,过于恼怒,迁怒了身边的婢女奴仆,以“进屋子时先迈左脚了”为由,将他们全部拖出去杀掉了。
    因此,要打开昭王的墓室,必须要活人的鲜血,通过设定的复杂程序,一步一步将四座祭坛对应的四正卦激活。然后将昭王亲子的鲜血引入门内,才能打开他的墓穴。
    这四座祭坛,原本是宫中进行瘗毛血的地方,用来祭祀土地的。
    四座祭坛,对应天地日月,唯独少了星位。但是因为建造祭坛的昭王向来说一不二,一个不耐烦就把人拖出去杀了,也没人敢问他为什么少了个星位。
    “祭土曰瘗。年,谷也。有谷祭土,报其功也;无谷祭土,禳其神也。”
    昭王会想到将陵墓的入口设立在这里,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
    毕竟除了这里,就只有祭宗庙的祭坛可以承载那么多活殉了。
    “颖川王不是说想要亲自进入墓室之中吗?”徐贤没有站得很前,这种祭祀场合,他再怎么样也是个残缺之人,是不详的象征,不能到祭坛之上去。
    “徐督主准备了那么多人手,怎么还缺我这个帮手呢?”轩辕昂作为非本国人士,也不能站得太前。
    “多多益善嘛。”徐贤挑眉。
    他身后穿着控鹤袄的人并不都是北镇司的人,很大一部分是姬家的暗卫。
    姬金吾要去墓中寻找某样东西。这位姬城主是打着“要寻找旧日心上人骸骨”的幌子。但是徐贤得是瞎了,才能看不出他真正的心上人是谁。
    何止是心上人,简直是他的骨中骨、血中血,为她做了许多事情,可是连留下她都不敢。
    最顺理成章的推测,自然是:姬城主也想要墓中昭王的宝藏。
    想到这里,徐贤又忍不住想起那个在上京流传已久的传闻:
    昭王曾经得到了一张藏宝图,那张藏宝图隐藏了一件极其强悍的法宝。
    这件法宝,来自大道衰微之前,可以扭转因果、倒逆鸿蒙,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昭王寻找了数十年,其实已经找到了那件法宝,可是他发现,触动法宝的同时,会完全毁灭北幽的国祚王脉。或者说,那件法宝之所以强悍,就是因为联系着北幽一国之气运。
    于是,他放弃了复活自己的宠妃爱子,将那件法宝封入了自己的墓穴。
    徐贤认为这个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徐贤作为北镇司督主,真正把持宫中的时间并不算特别长。
    上元积年1829年,昭王去世,昭王所有亲卫铁骑全部殉葬,陪他去死,让他能够继续成为万鬼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