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九十章 “黄袍加身”(七)
    新宋英烈 作者:京华闲人

    第一百九十章 “黄袍加身”(七)

    张飞领命去刺杀韩通,赵匡胤这边却并没有闲着。为了不让城内守军觉察出什么异样来,同时也是出于不将希望全都放在结果难以预料的刺杀行动上的考虑,赵匡胤大军对开封城的进攻依然在持续,而且力度也较之三月初六那天并未减弱多少。

    显德九年阴历三月初八傍晚,一封经北平军节度府转发自“隐园”情报中心的电报被送到了刚刚率“靖难军”主力抵达独流口的王崤峻手中。而电报的内容既包括这两日开封城下的战事进展情况,也涉及到了由“暗羽”开封分堂探听到的有关张飞向赵匡胤献计,欲暗中派遣“飞燕堂”开封分堂的高手刺杀韩通,以便动摇后周朝廷抵抗意志、瓦解开封守军军心士气的消息。

    原本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情况汇报,并没有什么太过值得关注的事情。无论是开封城战事激烈而胶着,还是韩通有可能死于非命,都不会对穿越团队实施既定目标造成什么明显影响。但在认真阅读了电报内容,仔细分析了当下的形势,权衡了一番利弊得失之后,王崤峻却顾不上一路行军的疲劳,立即命随军电台要通北平军节度府,与留守的张维信、徐绍安及李俊武三人进行了通话,就自己的新想法、新建议进行讨论和研究。

    王崤峻的观点归纳起来实际上就是一点,即,施行“坐山观虎斗”的政策,暂缓已经渡过黄河的“靖难军”先锋部队的推进速度,利用目前开封城下战事胶着、短时间内难以分出胜负的机会,任由开封城内外大军自相残杀,以此大量消耗后周禁军的有生力量。待到双方拼得精疲力竭、两败俱伤之后,“靖难军”再以调停人和裁判人的身份加入战场,从而将解决赵匡胤起兵反叛事件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到时候,无论是赵匡胤集团,还是后周朝廷一方,力量都已消耗殆尽,无论自己这边提出什么条件、进行怎样安排,他们都只能乖乖听命,而无任何反驳的底气和实力。至于在此之后,权倾朝野的穿越团队要如何走向权力巅峰,那就完全是其自身运作的问题,再无任何外力可以阻止了。

    如果说,此前“建业一号行动计划”的宗旨是趁势而为、借势而起,希冀利用赵匡胤“黄袍加身”、谋朝篡位的机会,给自己挥军南下、进兵开封提供一个师出有名的借口,而后再以自己强大的实力、救朝廷于即倒、救官家于危难的功勋,在开封城站稳脚跟,并以此而基础,一步步扩大势力,最终攫取最高权力的话。那么,王崤峻的新想法,便是绕过在朝堂之中经营的过程,直接由强藩一步跨到权臣、跨到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程度。将后周的小皇帝变成自家傀儡,待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一脚将其踢开,完成“建业一号行动计划”的终极目标。

    对于王崤峻的这一想法,张维信、徐绍安及李俊武等人并没有什么异议,唯一让大家有些不放心的,便是钱远山、穆特尔所部的后勤补给问题。如果真要将王崤峻的建议付诸实施,那么当初为钱、穆所部快速推进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新型补给模式,就很可能因为贮备有限,不能长时间支撑三万大军后勤所需,转而变成其实施暂缓推进、坐等开封城内外势力两败俱伤计划的巨大阻碍。

    好在,穿越团队向来讲求行事稳妥、留有后手、料敌从宽。是以当初后勤部、军事部、商贸部等部门在设计“靖难军”先锋部队所需临时补给点时,便已经考虑到该部有可能因为开封局势发生不可预料变化而延误进抵开封的时间,特意将最后两个补给点的规模扩大了许多,以防不时之需。如此一来,即便不采取就地征粮进行补充、不执行严格的粮食定量控制手段,而是按照常规战斗口粮标准进行供应,仅凭最后两个补给点的贮备,也依然能够保证钱、穆所部十天的需要。十天时间,说长不长,可说短却也不算短。以这两日开封成战事的激烈程度为标准的话,十天的城市攻防战至少能消耗掉后周禁军近三分之一的有生力量。到那时,根本不用自己这边动手,只需将己方的十五万大军往那里一摆,这些损失惨重、疲惫不堪的后周精锐便会束手就擒、听凭己方发落。

    确认了“靖难军”先锋部队不会因后勤补给问题而影响行军,王崤峻新建议在委员会获得通过也就再无障碍。而也正是由于对南下作战方案进行了些许调整,却使得原本并不为几位委员所在意的、有关赵匡胤派人暗杀韩通的消息,突然变得重要的起来。因为正如张飞所分析的那样,韩通作为后周朝廷坚定的支持者、保卫者,作为开封城实际上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其生死对开封城的战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旦失去了这样一位大军统帅,整个开封的军队就会陷于群龙无首的境地。而这样一支没有统一指挥、没有统一思想的军队,是没有能力与城外两倍于己的赵匡胤大军相抗衡的。开封之战的形势也很可能会因此而急转直下,难以实现王崤峻新建议中所期望的两败俱伤的结果。也就是说,站在穿越团队的立场上看,韩通绝不能死,或者至少在后周禁军损失惨重之前绝不能死。

    有了这样的共识,下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当天晚间,两份电报以委员会的名义自北平军节度府发出。其中一份电报发给了正在星夜兼程赶往开封的“靖难军”先锋部队,命其将黄河南岸第一个临时补给点的所有后勤物资全部带走,并在抵达黄河南岸第二个、同时也是到开封之前最后一个临时补给点后原地驻扎休整,待委员会有了新的命令再有所行动。另一份电报则发给了“隐园”郑知微手中,要求其立即传令“暗羽”开封分堂,命该堂全力打探“飞燕堂”刺杀韩通的所有消息,并尽一切努力保证韩通的生命安全,直到委员会有新的命令为止。

    随着这两封电报的发出,原本全速前进的“靖难军”先锋部队的行军速度立即放缓,并最终停在了陈桥驿以北三十里、距离开封城八十里的最后一处临时补给点所在地。而原本将全部注意力放在打探开封战事及后周朝廷一举一动方面的“暗羽”开封分堂,立即对人员部署进行调整,一方面安排大量探员对“飞燕堂”开封分堂在开封城内的各处堂口进行全面监控,另一方面则抽调了多名武艺高强、心思缜密的探员,暗中对韩通进行全天候、不间断保护。

    显德九年阴历三月初九傍晚,刚刚结束了一天城池防御战的许新生,在向负责夜间城防的一名指挥使交待了几句后,这才带着一身的疲惫走下城头,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返回了“神机军”右军在城内的大营。

    进得供自己休息的营帐,许新生一面卸下甲胃,并命亲卫送上晚饭,一面来到桌边坐下,端起桌上的一杯不知何时晾在那里的茶水一饮而尽,这才对坐在自己对面的王峰说道:“王兄弟,‘隐园’那边可有消息?十一哥和穆兄弟率领的先头部队何时能到京城?五哥和曾兄弟所率‘靖难军’主力是否已经启程?”

    “‘隐园’知微哥哥那边下午才送来消息,说是五哥和二十六哥所率‘靖难军’主力刚刚抵达定远军。至于十一哥和老三十五,他们目前正奉命在陈桥驿以北三十里扎营待命,何时能到开封却不好说。不过,许兄请放心,‘靖难军’先锋部队派出了大量侦骑形成了完善的警戒幕,彻底遮断了赵匡胤对这个方向可能的打探和侦察。短时间内,对方不可能知道十一哥他们的存在。”王峰一面为许新生重新斟满茶水,一面平静的答道——自去年年底分批潜入开封后,王峰及其手下两千“游骑兵营”和“狼牙营”精锐便分成两部分。其中千余人在王峰的率领下,被许新生以杂役辅兵等各种名义招入“神机军”右军。这样,无论“神机军”右军在留守开封还是被调到赵匡胤帐下听用,王峰及麾下千余特种精锐都可以有效执行自己的任务、破坏赵匡胤谋朝篡位的阴谋。另外剩下的千余人则分成几部分,由“狼牙营”副营长张铮统一指挥,在“暗羽”开封分堂的协助下,秘密潜伏于皇城周围,以备在赵匡胤意外破城时,能够保护后周皇室安全。

    听闻钱远山、穆特尔所部距离开封只有八十里却就地扎营、按兵不动,许新生不由心中急躁,问道:“区区八十里对十一哥和穆兄弟所率骑兵来说不过是须臾而至的距离,何以他们要原地扎营待命?”

    王峰闻言却是把手一摊,无奈的答道:“兄弟我也觉得奇怪。据兄弟在南下之前了解到的计划,十一哥和老三十五所部当在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全速赶到开封,粉碎其欲取周而代之的企图、维护后周的江山社稷,为实现‘建业一号行动计划’的终极目标奠定基础,其中并无在开封城已经打响的情况下,要‘靖难军’先头部队就地驻扎、等候命令的内容。不过,既然委员会下了命令,想来必有其道理。俗话不是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嘛,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再者说,这几日赵匡胤那厮攻城虽急,可在许兄您的直接指挥下,开封城不是依然固若金汤、稳如泰山嘛。在兄弟看来,以如今城内城外的兵力对比、装备对比,只要城内没人通敌给赵匡胤开城门,他赵黑子就是再攻一个月也不可能破城,许兄您又何必着急呢?”

    许新生闻言却摆了摆手,有些痛心的说道:“兄弟所言虽是实情,可这样打下去,只怕用不了半个月,大周禁军精锐就要损失过半了。到时候,没了强盛兵马的大周朝廷,又靠什么来统御四方、慑服藩镇呀?”

    话既出口,许新生却突然心中一动,他先是抬头看了看正一脸平静的看着自己的王峰,随后便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有些颓然的好似是在问王峰,又好似是在自言自语道:“是了,是了,若非如此,北平军又如何能轻而易举、兵不血刃的兵进开封,成为这座都城的主宰呢。几位委员哥哥真是好算计呀。只是可怜数万禁军弟兄,根本不知道自己早已成了别人的棋子,还在那里自相残杀,充当那毫无意义的炮灰。”

    说完,不等王峰开口解释自己真的不知情,许新生已然起身离座,神情沮丧的进了内帐。望着对方那有些落寞的背影,王峰张了张嘴,最终却没有说出话来,而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在轻轻叹息一声后,也回自己的寝帐休息去了。

    第一百九十章 “黄袍加身”(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