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皇帝这事儿,很多时候有个能干的大臣,就能省下很多事。
下朝之后,朕跟着谢归之进了文渊阁。
现在的文渊阁,和数月之前的文渊阁,大不一样。
四位辅政大臣没了三个。
吴承寅谋逆,与其相关的官员皆受牵连,如那枢密院使蒋长青;明明他没参与谋逆,可因为他与吴家关系密切,早早就被撸掉官职,闲赋在家已经月余了。
杨文斌殉国,其弟杨文博比哥哥还早得就离开了京城的权利核心,杨家也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人了。
秦虎身受重伤,人还在回京的路上。其义子秦仲誉叛国,族弟秦昊余受贿。
四位辅政大臣只剩下一位谢归之大人。
四大世家里头,王家因为原先颓败,没什么能说得上话的,近来京中朝堂风云变幻之中,倒是收到波及最小的一家。
这回朕打算请教的人,便是谢归之。
谢归之算得上三朝元老了,又是世家出身,为人处世圆滑周正,朕来请教谢大人,就算没有什么正确答案,也基本不会被骗。
怀着这样的心情,朕跟着谢归之,进到文渊阁。
一连几天,也许是朕的态度好得让谢归之实在不能继续冷漠脸,也许是谢归之想起来先前因为谢云洲的事情,他们谢家还欠朕一个人情,也许是谢归之想通了什么,反正谢归之忽然就开始给朕讲解怎么给折子分类了。
什么样的折子是官员想要紧急处理的事情,什么样的折子是官员送来试探皇帝心情的,什么样的折子是下头人胡乱凑字数,刷存在感的……
被有相国之才的谢归之紧急辅导之后,朕感觉受益匪浅。朕心里惋惜,遗憾大齐并不设立丞相,谢大人的官职已经不能更进一步,做个大学士,还真屈才了。
尤其是朕和谢归之深入聊了之后,朝堂上不苟言笑的谢归之,竟然是个理想主义者。哦,就是看上去和朕的父皇一挂的那种。不过谢归之是真正的君子行径,还有点闷骚的类型。
其他都好理解,要问为什么朕说谢归之闷骚,呵。
朕和谢大人熟悉以后,谢大人开始隐晦地向朕打听起当初朕在江南时候,遇见谢云洲的事情。谢大人问起自己儿子的时候,言辞中那叫一个隐晦生涩,朕差点没弄明白谢归之问得是谢云洲。
不过等朕搞明白以后,朕默默地琢磨了一下措辞,说了谢云洲在江南的政绩。
谢归之听完,不置可否,但脸上的笑意怎么都藏不住。
朕搞不明白闷骚er的想法,可又不方便跟人家聊朕自个儿脑补过的人家儿子,搞西皮搞普雷什么的。
但大约是朕作为皇帝,夸了他的儿子,谢归之心情极好,转天谢归之就邀请朕去他家喝茶。世家大族豪横,对君王一向不屑,毕竟能成世家的,至少是两百年打底。像王谢吴杨这样的世家,传承比大齐还要久远。
看着世家,他们总有一种看穿了阶级,看穿了时间的感觉。不管当权的皇帝是谁,不管时间如何变化,世家总是世家。
皇权想要收拾士族,其实是个博弈的过程。
就比如那造反的吴家,在他们动手之前,不管是江南的贪腐,还是勾结草原人,事情是绝对隐秘吗?肯定不是。太后娘娘知道,熠皇叔知道,甚至到了后期,连朕都知道了。
但是不管是谁,在吴家撕破脸造反之前,所有人都没有戳破,都在等一个‘正义的理由’,都在一个出师有名。收拾吴家容易,但是收拾天下士族,并不简单。
若是让士族们觉得,皇帝在对他们下手,天下肯定会乱。
光是把吴家一个撸下来,大齐很多做事的地方都有了空缺,世家对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渗透十分严重。
皇帝要收拾世家,其实可以说是刮骨疗毒。
当然,也有皇帝愿意和世家和平相处,毕竟很多时候世家都很好用的。
朕琢磨了一下,还是决定去看看。
四大世家,数百年基业的家族唉,朕还没去过。
朕抱着长长见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心态,挑了个好天气,骑马往谢归之家里去。今天为什么不是坐马车,当然是因为天气好,朕想出来溜溜。
从宫中出来,朕走一半儿忽然想起来,朕这是空着手就来了。顿了半刻钟,朕揪着马,往如意斋走去。
如意斋,朕一直都没来过呢。
朕以前是对文玩古物没什么兴趣。后来是因为大皇兄,朕怕到了这地方,会想起点别的事情。
朕走进去的时候,还有点忐忑,谁料一进去,却看见了请假数日,消失许久的阮先生。
阮先生看见朕,热情跟朕打招呼:“哟,小五怎么来这里了。”
嗯,阮先生这个小五,出自太后娘娘给朕造的那个假身份。当时阮先生看见孟小五这个名字,就说:“这名字好,听着就温柔。”
听着阮先生这话,朕莫名get到他话里的意思,孟小五温柔,那就是高析残暴了?
高析怎么就残暴了。
不过孟小五是太后娘娘的取的,阮先生又是朕的先生,关于孟小五温柔,高析残暴的解读,还是朕自己想出来的。
阮先生完全可以不承认。
所以朕只能帝王の冷漠.jpg
今天听见阮先生继续这么喊,朕就保持着帝王的冷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