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是有前提的,而且这个前提的困难程度任谁都知道。
吕清阳说完就看向司马煜。
司马煜眼睛都缩了一下。
空气中似乎都有一股子紧张的味道。
吕清阳的意思很明显,一个女人,为了大晋不惜以身犯险,那么她就应该名正言顺地得到属于她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司马煜,他会作何选择?
其实这个时候让司马煜做出选择是不合时宜的,因为百官中有不少人是反对赵玄樱干政的,司马煜无论答应或者不答应,都会将其中一部分人推到对立面。
周复礼叹了一口气,站了出来,“周复礼在此静候太后和王爷凯旋。”
这个时代女人很难,生活中要面对各种无法想象的束缚和压迫,就当是他为这些受尽压迫的人争取的一点权力吧。
在周复礼心中,只要有能力,性别不应该成为障碍。
而此时,赵玄樱就是这个有能力的女人。
周复礼只对事,不对人,完全不看司马煜的目光。
第三票出现了。
谁也没想到,第三个赞成的人居然是周复礼。
现在也不用议论了,五人中三人通过,已经算是板上定钉。
今天的朝议,对大晋来说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然后就是出使的安排事宜。
等朝议结束,百官退出金殿。
司马煜,太后,司马鹿鸣,几位丞相,辅政,大司空,太尉还有周复礼等留了下来。
可以说留下来的这些人才是真正决定大晋命运的人。
太后开口道,“这次去求助大魏和大齐出兵,困难重重,众所周知,我大晋与这两国的关系虽然没有与大辽一样剑拔弩张,但也称不上什么友好邻邦,所以在出发前,希望各位能想到些妥善的办法。”
既然出使必不可免,现在就是想想怎么才能让对方答应的时候了。
赵玄樱才一出口,周复礼就接口道,“太后此言差矣。”
众人不由得一愣,周复礼什么意思?
太后所言看不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周复礼说道,“太后王爷此行,并非是去求助大魏和大齐,而是代表我大晋去和大魏和大齐结盟,共同对付大辽。”
众人不由得看向周复礼,他们大晋被攻占了三城,形式紧迫,这还不是去求助?反而只是去结盟?
看上去将大晋的位置摆在了平等的地位,但……应该行不通,求助和结盟需要的可是完全不同的姿势和态度。
周复礼看了各位一眼,然后面无表情的道,“假如大魏和大齐知道大辽已经解决了如何渡过寒冬的问题,他们会做何感想?”
“大辽现在第一个攻打的就是大晋,如果大晋守不住,他们下一个目标又会是谁?”
“如果三方不结盟,任由大辽逐个击破,寝食难安的何止是大晋,也包括他们大魏和大齐。”
众人一愣,有人道,“可大辽并没有解决如何渡过寒冬的问题,而且他们还死了很多羊,损失惨重。”
周复礼还没说话,倒是赵玄樱眼睛一亮,“羊毛,可以利用羊毛能做成渡过寒冬的衣服这一点,来向大魏和大齐证明大辽已经不惧寒冬了,大辽本就牧羊而生,拥有大量的羊毛,这一点运作得当,十分有说服力。”
“一个不惧寒冬的大辽,一个已经攻击大晋表现出了狼子野心的大辽,绝对能让两国坐立难安,也只有三方联盟才能阻止对方。“
“所以不是我大晋去求他们出兵,而是不想被大辽灭国的话,三方联盟势在必行,才能共同对付势不可挡的大辽人。“
周复礼点点头。
当然如何瞒天过海让两国相信,大辽人的确知道了如何用羊毛制做保暖衣,就看两人的本事了。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脸上不由得一喜,至少他们并非盲目的跑去两国求助。
周复礼看向司马鹿鸣,“在临走前,我这还有一件礼物要送给你。“
司马鹿鸣一愣。
周复礼说道,“前不久不是抓了一些大魏的大学宗,将他们带回大魏,能方便你行事。“
当初没杀那些大魏读书人,没想到居然还能有意外之喜,将他们带回去,司马鹿鸣也能更好的展开局面。
连赵玄樱都脸带笑容的说了一句,“如此甚好,这样更有把握让大魏和大齐出兵,帮我们击退大辽。“
结果周复礼又来了一句,“此言差矣。“
众人不由得又看向了周复礼,“这又有何不妥?“
周复礼说道,“要想两国直接出兵长途跋涉来助我大晋击退大辽实在太难,而且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太大。“
可,两国不出兵来帮忙,他们大晋又如何能驱逐大辽?
周复礼说道,“让大魏派兵进攻接壤的大辽永城,让大齐派兵进攻接壤的利随城即可,哪怕实在无法说服他们出兵,至少也得让他们做出佯攻的样子。”
“这是要……”太尉开口了,“永城和利随城都是大辽重要城池,必定重兵把守,为何反而要进攻这两个守卫森严的城池。”
周复礼接口就道,“为何永城和利随城守卫森严?因为通过它们就能直取大辽都城。”
“如果大辽接到大魏和大齐同时进攻能直取他们都城的城池的消息,他们会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