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缺钱吗?”刘小莉摊了摊手。
陆天豪有些不满,他看了看刘小莉,然后道:“所以说你现在依然只是一个战术层面的管理者,而不能提升到战略层面。你忘了我正的收购欧洲联合公司的计划了吗?这个计划需要太多的钱来支持。”
“欧洲联合公司的股票现在只是废纸一堆。它之所以还没有倒闭只是因为他们启动了紧急保护机制,但也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清盘时刻。这个时候恐怕九州随便站出来一个富豪都有收购它的能力,唯一的问题就是买下来也只是个赔钱货。别以为我没研究过那家公司,欧联公司现在负债达三十亿之巨,可它的帐面上只有千万不到的流动资金了。它的净资产远远不够支付这笔债务,所以买下它,只是买下一批债主而已。它们的新任总裁还算不错,今年六月份成功地在北美组织了一次方程式赛车,借着这个机会清掉了一些存货,然后是大批的裁员,但就目前的态势看来,只是饮鸠止渴而已。”对于陆天豪的评价,刘小莉有些不服气,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陆天豪呵呵一笑:“那么你知道要想救活这家公司至少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吗?”
“至少三十个亿美金。”
“可我们连三十分之一都拿不出来。”陆天豪笑嘻嘻继续说。
“所以我一直都认为这只是你的妄想而已。”
“不,你错了。”陆天豪摇了摇头:“这不是个妄想。就象你说的那样,收购它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怎么救活它。问题是,我们不一定要真正投入这么多钱才能救活它。”
“那还有什么办法?”刘小莉不理解。
“就好象那句老话一样,幸福的家庭个个相同,不幸的家庭个个不同。幸福的公司,其实也是个个相同,而不幸的公司,也是个个不同。但问题是假如我们抛开现象去看本质,那么那些不幸的公司,同样也有着相同的本质—那就是无论一家即将破产的公司是在哪个方面出现的问题,他们最终的体现,都是在经营层面上的失败。只要能成功的运转起自己的销售网络系统,产品天天大卖,那么这家公司要想摆脱亏损的局面就不再困难。”
陆天豪笑笑,然后继续道:“欧联公司目前的汽车销售几乎已经陷入了瘫痪的地步。他们去年投巨资开发的新车种被美国消费者导报评价为有史以来最糟糕的车种。消费者导报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地位,他们是美国人消费的风向标。因此,这个评价让欧联公司极为被动,被逼全面退出美国市场。而中国的尾气限制提案使欧联公司又失去了一个大市场,目前唯一支撑他们勉强不倒的就是欧洲本土市场了。此外中国的汽车零部件高额进口关税也严重限制了他们在零部件上的利润空间。当然,这些和他们公司内部不稳,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声音主导一切也有关系。欧联公司在历史上换过太多主人了,这使他们始终缺乏身为一家大公司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属于自己的公司文化。再加上那辆号称永远也卖不出去的布加递威龙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从而才导致了他们现在的灾难性局面。但是在这一切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欧联公司所具备的一些好东西—他们拥有最先进的轿车生产流水线,拥有经验丰富的工人和先进的技术力量,拥有遍布整个世界的销售网。所以,只要欧联公司能摆脱在经营方面的不利地位,要想走出困境并不是难事。”
“问题是怎么摆脱。”刘小莉毫不客气的回答。
“我已经和欧联公司的总裁考恩斯特通过几次电话,目前已经达成了一个初步合作协议。假如我能够帮他重新打通中国市场,到时候我就将成为欧联公司董事会的成员。”
“听起来还不错,不过对一家即将破产的公司来说,这个位置并不值钱,反倒是你要完成这项工作,恐怕要花太多的钱。我得提醒你,那些欧洲人并不傻。就算你帮他们打通了中国销售渠道,也不代表他们就能走出破产的困境,反过来,你这样做唯一的受益者只是考恩斯特自己。他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对他来说,只要能在欧联公司做出优秀的成绩,那么就算公司倒闭了,也自然会有更多的大公司向他抛去橄榄枝,邀请他去担任高管职务。”刘小莉立刻指出考恩斯特看似大方的背后。
“好吧我承认,我还是小看你了。”陆天豪呵呵笑了起来:“你在这个问题上看得比我想象的还要清楚。没错,就是这样。不过我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救这家公司。前几天我通过何老板和……和一位香港朋友,收购了部分欧联公司的股份,并和他们签订了一项秘密协议。不管我用什么办法,只要我能救欧联公司,那么我就将成为欧联公司最大的股东……就象你说的,那些收购并不贵。”
“标准是什么?”
“股票市值上升为23.7美圆。”
刘小莉很是认真的看着陆天豪,看了好久,才悠悠叹了口气:“好吧,说你需要多少钱。反正这些都是你的,你要用它们来打水漂,我也没办法。”
于是陆天豪开心地笑了起来。
……
多年之后再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陆天豪拯救欧联公司所花费的资金远远少于任何一家经营者所需要的钱,这事实上已经是一个伟大的成功。
这让很多人对陆天豪佩服不已,并将他做为偶像来崇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