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1页
    至于沈长河本人,也在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簇拥之下甚是开朗地有说有笑,看上去颇为……
    慈祥。
    应该说,是一种上位者特有的、披着慈祥外衣的赫赫威严。这种威严,源于他的权力,更源于民众对他忠诚不渝的拥戴。
    这,就是“领袖”这个身份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半年前的“乱*伦风波”对他名誉所造成的损害已然随着战势的好转而逐渐消失。人们即便仍会在茶余饭后把“沈将军被他的养*女亵渎过”这件事当成谈资加以八卦,但舆论的风向已经变成了清一色的“谢忱舟这个寡廉鲜耻的婊*子实在可恨”以及“将军不过是被条疯狗咬了一口”;总之,这种“小事”是绝不会影响到他光风霁月、伟岸的将军形象的。
    “小高,”不知何时,围观的众学员都已散去,而沈长河也走到他身边,开门见山地吩咐道:“跟我来。”
    澜沧将军临时官邸。
    高宸到了之后才发现,临时官邸楼下多了十几个外国人;确切的说,看起来是从玄天大陆西陆地区或者墟海对岸而来的白人。这些外国人*大都身着各式各样的军装,显然是军方人员。
    他们来秦国做什么?
    “介绍一下,这位是雅利加合众国空军上校麦迪逊,”沈长河亲自为两方做了引荐:“麦迪逊先生,这位就是我们的防空部‘新星’高宸上尉。”
    “高宸先生,你好!”麦迪逊上校是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典型的金发碧眼安雅人长相,容貌十分俊美。高宸有些懵逼地伸出一只手跟他握了握,之后才断断续续地从只言片语的对话中还原出了事件经过:
    原来,就在前天夜里十二点到昨日凌晨三点左右,雅利加合众国空军派出二十架B29式最新重型轰*炸机,从合众国墟海西南部巡洋舰队航空母舰上起飞,直接飞到东瀛本土京都上空投下了足有三千吨的燃烧*弹。轰炸结束之后,这些飞行员因为天气原因无法按计划返回航空母舰,便改道飞到了澜沧城南云机场稍作停留。
    “燃烧*弹?”高宸立刻敏锐地意识到了什么:“是针对东瀛木质结构的房屋……夜里轰炸……目标在最大限度杀伤平民?”
    “不错!”麦迪逊一双浅绿色的眼睛闪着兴奋的光芒:“对付这些没有人性的魔鬼,对这个以侵略他国为乐的疯狂国度,用燃烧*弹招待他们再合适不过了!”
    高宸于是看向沈长河。他之前一直在疑惑为什么沈长河会介绍他给麦迪逊认识,如今才算想明白了一些。沈长河接下来的话也印证了他的猜想:“小高,麦迪逊上校预计三天后返回舰队航母,接下来也许还会有东瀛本土的战斗行动需要执行。你作为秦国空军代表,也随他回去吧。”
    “……是。”
    虽然心里有一万个不能理解,但高宸还是顺从地领命而去。将军派他代表大秦参与雅利加合众国的轰*炸行动,其形式意义远重于实际意义——秦国既没有航空母舰,又没有能像雅利加合众国空军部那样航程远、性能优越且核载量高的重型轰炸*机,可是只要派出本国空军参与到对东瀛本土的军事行动之中,就代表着秦国军方也“入侵”了东瀛,一旦成功,对国内萎靡不振的军心民心而言无疑是打了针强心剂!
    ————————————分割线————————————
    高宸一行人走后,基辅罗斯联邦共和国代表就后脚尖儿压着前脚跟儿地到了。
    如今的基辅罗斯整个国家是由社党控制,而秦国新党则是基辅罗斯社党在国外的“分部”。沈长河原本已经加入了新党并成为其理事会的高级干部,但上次“公审”过后,他和韩清、段焉就理所当然地分道扬镳了,而新党内部也分*裂成了两派势力:
    一方是以主席韩清和理事长段焉为首的激进派,另一方则是唯沈长河马首是瞻的稳健派。激进派主张彻底tui*fan维新政*府统治、建立起一个全新政*权;而稳健派则依托沈长河西南将军的身份地位和秦国现状,提出在现有共和政体基础上通过与维新政府谈判、协商,将国家和平引入正轨。
    “将军阁下,”基辅罗斯社党代表安德烈·别里科夫直视着对面秦国军阀那双和基辅罗斯人没什么区别的、极为深邃的绿眼睛,用一种基辅罗斯人特有的冷硬语调单刀直入:“关于你此前向我国提出的‘借道’要求,伟大的亚历山大元帅和他忠诚的国家最高议会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接受你们秦国的请托。”
    这分明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但沈长河脸上却毫无喜色。饶是如此,他的态度仍很谦恭得体:“我谨代表我个人和西南军政府,向贵国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安德烈灰色的眼睛定定地看着沈长河,面无表情道:“伟大的亚历山大元帅要我向将军阁下索要一样东西。”
    沈长河闻言,苍白的面容上连最后一点礼貌得体的笑容也消失不见了:“贵国想要什么?”
    基辅罗斯使团随从将一张地图平铺在桌面上,安德烈食指在上面随便一划,傲慢地吐出三个字来:“北鞑靼。”
    他这次说的是汉语,可沈长河却像听不懂似的一挑长眉:“再说一遍?”
    “北鞑靼,将军阁下!我想我说得足够清楚了。”安德烈翻了翻眼皮,手指在桌子上重重地敲了三下:“这就是我国同意‘借道’的前提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