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7页
    历史应该是无比严谨的才对,可为什么张楚的这种写法让他看起来轻松异常,仿佛在看什么轻松读物,但该有的思考跟观点一个也不少!
    这哪里是清流,分明就是历史学术作品里面的一股泥石流,《万历十五年》以洪水出闸的气势一往无前的在历史学术界冲刷而过,将它的身影留在每一个看过的人心中。
    哪怕是最初看过了作品原稿的杨轩琮,也不得不佩服起自己这名学生来,能用这么短的篇幅向人们揭示出一个不争的事实,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
    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军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都无法扭转时局”。
    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成为那个腐朽制度的牺牲品。大明历史步入万历年间,纵使再有“重华大孝,武穆精忠”之类的贤君良将,也难扭转历史滚滚前进的车轮。
    《万历十五年》的章节名字其实就是对每个人的定位,万历皇帝是活着的祖宗,张居正是过去式,首辅申时行是调解员,海瑞是古怪的模范官员,而戚继光则是孤独的将领!
    不少人都对张楚的这种定位表示了赞同,他们最初还以为这本书里面都是胡编乱侃,结果却发现有理有据的,看起来很让人信服。
    很少有一本学术类的作品能在发行之初就吸引眼球,但《万历十五年》很轻松就做到了!
    不管是内行还是外行都看得津津有味,很多对历史不怎么感兴趣的读者也被张楚的这本书给吸引住,不是历史书不好看,而是僵化的是想局限了人们的视野,消磨了历史学者的个性。
    如今最具创新意识的作品横空出世,对历史望而却步、敬谢不敏的人都不得不沉迷其中。
    这本书就像是闯出来的一匹黑马,不容得人们不正视,怎样评价这本书瞬间成为明史学界颇有争议的话题!
    第358章 坑人无极限
    “看什么这么入神?”
    孙瑞琪好奇的拍了拍杨凌的肩膀,自己拖着箱子打开寝室门,结果这位室友全然没点反应。
    杨凌被这动作吓了一跳,整个人都打了个哆嗦,缓缓转过头来,一脸哀怨的说道:“你差点把我心脏病都吓出来了,根本就没注意到你进来。”
    “我声音挺大的,叫了你好几声。对了,你在看嘛呢,怎么喊都没点反应。”
    “你居然不知道吗?张楚他发了新书啊,据说就是上学期的期末论文进行的扩展,简直牛逼得不敢相信!”
    杨凌现在都有些震撼,如果仅仅是写点,那只要想象力丰富,有文采或许就差不多了。
    可这一次,自己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室友居然写了部学术性质的书出来,而且还有那么多熟悉的教授帮忙背书、宣传!
    能在燕大评选上教授,那群人在学术界的地位可非常不一般,张楚这本书轻而易举就打动了这群人,必然有着过人之处。
    更别说杨凌一直都是张楚的忠实读者,只不过他在分寸上面把握得很到位,明明备受煎熬,但并没有贸然开口找张楚提前讨要原稿。
    他其实很清楚,如果自己开口的话,必然不会被拒绝,但他宁愿等到现在才慢慢开始看书,也不愿意让两人的友谊掺杂上其余东西。
    孙瑞琪喜欢看的作品都比较文艺,张楚的书暂时都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但并不妨碍他对张楚在出版界地位的认知。
    “我一直都在农村老家过年,昨天才回到家里,根本就没有太过于关注外面的消息。他新书叫什么来着?”
    “怪不得我们除夕的时候聊天发红包你都不在。”杨凌恍然大悟,他将书桌上面实体书拿了起来,只见这本书简洁明了的封面上赫然写着《万历十五年》几个字!
    作为燕大中文系的学霸级人物,孙瑞琪上学期的绩点可是整个寝室里面最高的,拿到了甲等奖学金,他看到万历这两个字的时候立即就将它跟明朝联系在一起,这直接就成了本能反应。
    他这会儿连旅行箱都来不及打开,就站在杨凌的座位旁边思考起来,苦瓜般的脸色仿佛挤到了一起:“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脑子里面一点相关消息都没有。”
    孙瑞琪心里隐隐约约有些挫败感,他可是富东市的文科状元,对历史时间线了如指掌,现在最引以为傲的东西都比不上一个理科生。
    杨凌听到这话忍不住拍手大笑起来,“又是一个中招的,张楚那家伙太阴险!”
    “怎么说?”孙瑞琪心中的疑惑已经大到了极限,那货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因为这一年根本就没有任何大事儿发生,看书名以为这一年肯定波澜起伏、能让人记住的大事儿很多,但张楚是一个有着恶趣味的人,专门就选了这样一个不被历史记住的时间。”
    孙瑞琪这会儿很想骂脏话,“我晕……他太坑了吧!”
    只要是个正常人,看到这个书名都会朝着那个方向思考,能被写进一本书里的时间居然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年。
    “是啊,现在网上读者的怨念可不小呢。他算是引起了公愤,我在书店买书的时候就听见有人在骂他。”杨凌补充着说道,“不过这家伙写得真的挺好的,很引人入胜,真是没想到他对历史了解那么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