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娘把晾凉了绿豆糕装好,林父林母等人就一起回来了,还带着最后一拨割下来的稻谷,和几条奄奄一息的漏网之鱼。
也亏的林母有经验,跟露娘说的时间一点都不差。要是早回来一点,这绿豆糕还没办法拿出来送人。
就像林母预料的那样,帮着把稻谷运到了院子里摊晒好,来帮忙的人就立马要回家去了。
露娘赶紧把装好的两篮子绿豆糕送到林大伯母和林三婶手里,“这是我下午做的绿豆糕,大伯母和三婶带回家去吃。”
前两年也是这样,不过给他们带回去的,是林母做的米糕,不比绿豆糕稀罕。
有了早上和中午两顿饭的例子在前面,这两篮子绿豆糕也不算什么了。大家痛快的接过,没有推辞。
林父林母送走了人,也没忙着去管院子里的稻谷,先坐下歇了一会儿,尝了两块绿豆糕,这才继续开始忙碌。
好久没做这么重的活儿,林父和林母都是一样的累。只是家里就他们两个能干的,再累也得坚持下来才行。
林大伯家和林三叔家的稻子,也就是后面几天收获。特别是林大伯家的,他家的田地都多,这么几个人,估计一天是收不完的。
后面林父和林母去帮林大伯家和林三叔家割稻子的时候,奚悦和露娘就都没去凑这个热闹了。
她们的那点儿力气,也帮不上什么忙。
等收完稻子,村里安静了好几天。一个村子都是姓林的,大多数人家都和奚悦家一样,忙完自家的,要是时间上来得及,还要去帮兄弟叔伯家的忙。
这么几天的劳累下来,总要缓几天才能缓过来。
林父和林母短短几天之内,不仅黑了,还瘦了一些。好在家里吃的上面没有被亏待,两个人只是累了一些,并没有生病。
又过了些日子,林大伯母就亲自上门来请林母去商量宴席的菜色。奚悦这才知道,秋收结束,就意味着田地里的农活就做完了大半,林大伯家要给大堂兄林铭轩办亲事了。
也对,大堂兄的年纪,在村里人看来,的确也不算小了。这个年纪成亲,倒也说的过去。
等林母回来,奚悦就赶紧去问了具体的大堂兄成亲的日子,这个热闹,奚悦是不想错过的。
“就是下个月初六,今天都二十三了,也没几天了。”
林母肯定是要去帮忙的,刚才跟林大伯母商量了一下当天的菜色。
这会儿要去找林父列张单子,好些东西村里没有,要去镇上甚至县城里,才能置办齐全。
不能耽搁林铭轩的正日子,只能早点把这些东西都准备好才行。跟奚悦说了一声,她就赶紧进屋去找林父列单子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雪娘大堂兄成亲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不要太期待,因为肯定没啥事发生。
第70章 言语试探
七月初六,林大伯家早早的就热闹了起来。
有得到消息来祝贺的亲朋,也有来帮忙的村里人。不算很小的院子,被人声充斥着,热闹得不行。
奚悦一家也是早早就到了的那一批人里面,林母一来,就直接被林大伯母拉到厨房去了。
林小弟早就去找熟悉的小伙伴们玩去了。奚悦和露娘互相看看,不知道该帮着做点什么,“姐姐,我们现在该去哪儿?”
“去奶那里坐会儿吧,现在还轮不上我们帮忙,等新娘子来了再说。”
她们这样的年纪,去厨房比不上那些大婶大娘干活利落,去招待客人也不合适。能去的地方,也就是去林奶奶那里,陪林奶奶说会儿话了。
奚悦和露娘到了林奶奶那里,才陪林奶奶说了一会儿话,霜娘也进来了。
“霜娘姐姐,今天怎么没带钟理来?”
“他呀?你们也知道的,之前奶过生辰,他今年出门的次数就足数了。”
林钟理不爱出门,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待着。上次能来参加林奶奶的生辰宴,可不就已经很难得了吗?
奚悦和露娘都被霜娘这个说法逗得一笑,“哈哈哈,霜娘姐姐你这样说钟理,也不怕他知道了生气。足数?哈哈哈……”
霜娘满眼无辜的看着笑得不行的奚悦和露娘姐妹两个,她没觉得自己说了什么好笑的事情,都是事实啊?怎么两人笑成了这个样子。
笑了一阵儿,奚悦才接着说道:“还是该多带钟理出来走走的,不管他以后要做什么,哪能一直不见人呢?”
霜娘点头,“是该这样,只是爹娘都说不动他,等他再大一岁吧。像你们家钧意,五六岁就开始去上学了,等钟理年纪大了,爹娘也想送他去读书咧。”
读书在林家村还是一件很吃香的事情。自从林父在村里办了村塾,村人们家里有孩子年岁到了,肯定都是要送他进去读几年书的。
要是愿意读,像林父一样,把孩子送去镇上接着读也是可以的。如果没那个天赋,就去镇上,去县城里,总能找到一份活儿干。
实在是不想离开村子的,在村子里做农活儿,也不愁吃喝。
“新娘子到啦!”
“哦!看新娘子!”
“……”
奚悦姐妹几个吃着果子聊着天,就听到外面的喧闹声一下子就大了起来。听着有人喊新娘子到了,她们三个都赶紧出去瞧热闹。
站在房门口,只见大堂兄林铭轩走在前面,后面一个浑身喜气的妇人扶着盖着盖头的新娘子,一行人在礼乐吹打声中往堂屋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