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总觉着阿甘跳脱的有些不怀好意,决定还是说正式话题:“阿甘,名字我这边都已经确定了,就叫《亲爱的篮球》,这是要在我退役仪式上在湖人球馆播放的。”
“放心吧,老科,我一定会给你这个独比好好制作的。”甘敬说到中间又吐出了一个中文词。
科比怒目。
甘敬很自然的往下说道:“我记得奥斯卡有个最佳动画短片奖,这片子可以拿去试试,都是讲情怀的嘛。”
“不错,可以试试。”退役后的科比重心不在篮球,但仍有挑战精神。
当然,他要挑战的这部动画短片在甘敬看来只是一个小项目,顺手为之。
第九百一十二章 偏执
甘敬做事情讲究双赢,他拍电影的时候愿意入资,一是增加己方话语权,二是分散对方投资风险,他做特效的时候愿意烧钱,一是不想特效方面受制于外,二也是让几家公司有了个长足的发展。
现在,从洛杉矶拐了一个篮球明星回来,甘敬又琢磨着双赢或者一物多用了,科比的这单算是高质量单,他的动画仍旧是可以为华夏影视特效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刷声誉。
除此之外,现在这货在自己身边是不是可以用来干点别的什么?
甘敬很轻易的就想到了一个排在自己日程前列的事,谭家京剧社的新年开演——这本是年前却因事推到年后的事。
一部京剧纪录片成功入围奥斯卡并且拿到了奖项,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尤其是京剧圈里那些传统人士。
京剧还能这么玩么?还能有这样的操作吗?
一些人心中一直存在的壁垒不知不觉中就有些松动了。
同样的,因为获奖纪录片而对谭家京剧社感兴趣的人也多了一些,打算实地来瞧瞧这国粹到底是怎么回事——华夏的人口基数那么大,稍微多一点点感兴趣的人那就可以让这门艺术多喘息几口。
这是甘敬意料之中颇让人觉得讽刺的场面。
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的,只是讽刺并没什么用,能做实事才是进步的关键。
甘敬很快就做好了科比的工作,让他答应和自己玩一场京剧花絮,在京剧社新年汇演的倒数第二场戏他会是“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这都不带往黑里化妆的,天然黑就是那么自信,而且,怕是还要抹上一些白粉。
科比对此觉得新鲜。
这人啊,刚离开自己熟悉的行业,不做点什么就觉得空虚,又不用凌晨四点钟起床,那干点什么好呢?
就叫喳喳得了。
囿于不同于平常人的身高以及确实在国内很高的人气,科比不容易出去游玩,他这一趟是被临时起意的邀请,所以也没准备什么品牌活动。
回国的第一天时间,甘敬带他参观了华夏影视特效公司,展示了一些过往的作品,科比当时没说什么,但是在回到阿甘别墅的时候却表示非常满意。
讲真,甘敬觉得这货应该没怎么看懂,因为自己都没怎么看懂,特效公司那群人做的准备搞得花里胡哨的,要不是科比表示满意了,他真是要改天给予批评的。
第二天,白天时间在教科比唱几句登台需要的台词,晚上则是组织了一波聚会。
年前有舆论风波,春节没在国内,所以,这段时间甘敬就没和圈内朋友相聚,现在回国了他就想着聚一聚再聊聊新一年的计划。
15年的时候他和周讯、黄渤、孙红镭、胡戈是一起演了一部《史上第一混乱》,得到的票房反馈和观众口碑都很不错。
最重要的是,这几位在一起拍戏的感觉都很不错,要演技有演技,要颜值有颜值,要牛头梗有牛头梗,要秋田犬有秋田犬,大家都很愉快。
时隔两年,甘敬觉着还可以再来一波,甚至是可以固化为一种常规模式,一年一次并不现实,两年一次也有点勉强,那就三年乃至五年呢?
百日红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导演虽然不太够,但老板合作过的导演很多,人脉在那放着呢,再说了,又有哪一位导演是不愿意执掌这种演员阵容的呢?
唯一可能存在顾虑的就是片酬问题,之前那部片子是用分红来解决这个事的,但是其他人能不能接受或者能不能一直接受就是个问题。
大咖从来都不缺少片约,一部片子单纯拿片酬拿个税前两三千万那是赚得轻轻松松,何苦要承担扑街风险呢?
拍电影拿片酬天经地义又没有道德上的指摘,这就是很现实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晚上的聚餐宴会上,甘敬作为地主开口说了这个事,并且是用一种极其中立的语气聊起了片酬和分红,于他而言,两种都可以,可是于电影而言,如果都拿片酬的话那对影片制作是有压力的。
周讯最洒脱,想都没想就选了分红,但是对阿甘口中想要固化下来的长期合作持保留态度,她不想有这种束缚。
黄渤最精明,他选择了两种都要,片酬少拿加上少量分红,既让自己有一定保障也减小的剧组成本压力,而长期合作上,他也持保留态度。
孙红镭最务实,选择了片酬,合作上面倒是持开放性态度。
至于胡戈嘛,他说他需要好好考虑考虑再给回答,所以,算是最谨慎吧。
每个人的选择几乎都不一样,但是值得高兴的是今年拍一部作品的初步计划没有问题,而从今晚上的聊天和沟通来看,甘敬隐约觉得是可以把这种小圈子的筛选范围扩大一些,像因为拍《烈日灼心》而被刷新了印象的邓超,这货之前非要去拍什么烂片……也是让人理解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