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2页
    说完有些纳闷,这妮妈妈是看出啥来了?
    两人又絮絮叨叨说了不少话,妮妈妈说话间已经将酸汤调好了。
    整个厨房里酸香扑鼻。
    苗家的酸汤跟山下汉家的泡菜一样,家家必备,但是做得好的却也难得。好的酸汤跟泡菜水一样,那都是传了几十年的老东西。
    李君阁家的泡菜水年纪比他大,阿音家酸汤的味道闻到鼻子里,估摸着也不会比她小。
    苗家酸汤分清红两种,清酸汤是将淘米水烧开,倒入坛子中,加入适量‘母子’即老清酸汤、再加野葱、木姜籽泡制。
    新汤要发酵两到三天后方可取用,以后每次取用后要添新淘米水,老汤添加淘米水后二十四小时就可以使用,跟泡菜一样不可沾油,否则会变味。
    老的清酸汤一般是女儿出嫁时从娘家带出来的,之后就随用随添,家里存着的一份清酸汤,也是家族历史的留存。
    红酸汤则是选用皮薄个小的西红柿,最好是老屋基周边野生的,洗净晾干水分,装入坛子中,每十斤西红柿加一斤盐,腌泡十五到二十天后取用。
    跟清酸汤不同,红酸汤如果泡时间过长,会酸得没法下口。
    相同之处在于,和清酸汤一样,不得沾油,不然就会败坏。
    清酸汤清香爽口,红酸汤滋味醇厚,苗家做酸汤鱼,一般是两种汤一样一半调制而成。
    妮妈妈翻出一口铜锅,将鱼放入锅中,将调好的酸汤倒进去,放到火上炖起来。
    李君阁这边也没闲着,拿起小青椒用铁丝串了,放在明火上烧,然后将烧熟的小青椒放碓窝里碓成酱,这就是俗称的“糍粑海椒”。
    妮妈妈在旁边看得直点头,看来这皮娃对苗家的美食不陌生。
    酸汤鱼正不正宗,几样东西就能一眼看破。
    桄菜,木姜籽,萸香菜。
    桄菜就是水芋头的嫩杆,水芋头生长在水中,底下是不会结芋头的,但是发出的杆鲜嫩可口,土芋头的杆那是麻喉咙的,多吃还要中毒,只能做成苗家酸菜,炒五花肉之类时用。
    将水芋头的嫩杆撕去外皮切片,就是桄菜了。
    其二是萸香菜,这是一种类似紫苏和薄荷的香草,长着粗糙的心型的叶子,不过味道非常独特,有点类似八角。跟木姜子摘耳根一样,爱的人爱到骨头里,讨厌的人又讨厌得不行。
    木姜树是一种樟科植物,果子是小圆球型,里面的种子富含油质,一果一颗,具有特异强烈的串透性香气,也是一味苗药,可以温中行气止痛。
    夹川地处黔西,所以萸香菜跟木姜子这两样调味品也融汇到地方菜式里,都是夹川六合豆花饭给客人备选的调料。
    酸汤烧开了,妮妈妈打去泡沫,加入桄菜、几个拍破的小青椒、姜片、木姜籽,烧煮五分钟,调入精盐、味精、胡椒粉,最后放入未切的萸香菜、野葱,将酸汤鱼端了出去。
    第141章 酸汤鱼
    堂屋中间的八仙桌上已经摆放着一个放着炭火的炉盘,妮妈妈将酸汤鱼盆放了上去。
    满屋子里都飘起辛辣中带着酸香的气息,中间又混合着稻花鱼清甜的鱼香和淡淡的稻香,滋味诱人。
    李君阁还在调制蘸碟,一人一个碗,放入青椒末、味精、姜末、蒜末、鱼香菜末、野葱末、木姜籽末、折耳根末、精盐。
    折耳根的在地下窜行的结实根部,是黔州人的最爱,而折耳根的嫩叶和靠近嫩叶部分的根部,则是夹川人的最爱。
    将蘸碗端到八仙桌上摆好,用原汤调稀。
    阿音见到李君阁帮厨出来,就对他笑道:“哟!偷师!”
    妮妈妈笑道:“这丫头怎么说话呢,皮娃虽说是汉娃子,竟然也会做苗家菜呢,看他剖鱼跟碓糍粑海椒就知道了。”
    李君阁哈哈大笑:“打小就没少在苗婶家蹭饭,别说酸汤鱼了,全虫宴我也一样下嘴!”
    育爷爷听得大喜:“那你年纪不大,也算是我们苗家的老客了!喝啥酒?”
    李君阁也笑道:“现在去取竹筒酒都晚了,那就刺梨米酒啊,必须的!”
    育爷爷把李君阁的背拍得啪啪响:“好娃子,真是好娃子啊!要不明天让阿音带你去捞水蜈蚣?”
    阿音翻着白眼说道:“阿爷,明天还要来两位客人呢,估计吃不了那些!”
    李君阁对育爷爷说道:“我有两个朋友明天要来,水蜈蚣跟竹虫这些好东西估计他们消受不起。今天跟阿音去采皂角米,倒是看到有几处鸡堂,要不还是去下几处门套,碰碰运气得了。”
    育爷爷说道:“去皂角树路上那几处可是老鸡堂了,每年我都要收不少,现在是竹鸡最肥的时候,你可真眼毒,这是又会挑时候又会挑地方啊!”
    音爸爸拿出一坛子酒来,说道:“皮娃赶紧坐下,龙门阵要摆,酒要喝,阿音他爷爷说起打猎来就没个完,你们爷俩可是有得聊。”
    李君阁笑道:“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穿穿,音爸爸,这酸汤鱼我可是惦记有些时候了,早就等您这句话了。”
    大家坐下,边吃边喝边聊。
    李君阁端起米酒碗,对育爷爷说道:“育爷爷,我这可就是借花献佛了,祝你身康体健,福如东海!头碗我先干了,你随意!”
    育爷爷说道:“一碗米酒还扯那些!一起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