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阁问道:“那可以家养不?”
猎户叔说道:“只要是鸡应该都可以养吧?最多就是怕人一些,只要地方够大够清静都能养得住,反正一到晚上就变瞎子,不算难抓。”
想想自己翻年的事情也不少,这事情还是再等等吧。
回到营地,帐篷已经搭好,四个并排,周围挖好了排水沟,篾匠叔将水都烧上了。
李君阁将自己的超级大背包打开,翻出大米和腊肉来。
任唯唯拍着手笑道:“我还真当要吃素呢,原来还是有肉吃嘛!”
李君阁笑道:“当真把科研工作者饿着那还行,不过冬天山里找绿叶蔬菜就难了。只有野葱野蒜什么的。”
司星准说道:“二皮你就会瞎说!我可是采了不老少!”
李君阁都不带猜测的:“牛大发了啊二准!你居然还认识野菜了!篾匠叔教你的吧?!”
司星准拉着李君阁走到一对草叶旁边,兴奋地道:“看,这是野葱,这是野蒜,这是摘耳根,这是血皮菜,这是野茼蒿,这是洋荷姜。”
李君阁将其它几样拨拉开,说道:“这些都好认,这野茼蒿跟洋荷姜你都能找得出来,没白在李家沟待半年!”
说完对任唯唯笑道:“你有口福了!这姜葱蒜都齐了,那就可以摸点河鲜来尝尝了!”
任唯唯也看得目瞪口呆:“二皮你们这里实在是太好了,我们东北一到这季节,外面都一片光秃秃,你们却连野菜都还有这么多!”
李君阁笑道:“其实还有样山珍,不过今天二准搞了这么多野菜足够了,那样就留到明天吧。”
说完将饭焖上,拎着个袋子对司星准说道:“你摘耳根在那里采的?”
司星准兴高采烈地道:“走走走,我带你去,你还要采?”
李君阁笑道:“你只看到了素的,走,我带你去搞点荤的!”
来到溪边,李君阁开始沿着山溪向下游走去。
司星准讶异道:“咦?你怎么知道折耳根是在下游?”
李君阁笑道:“折耳根分两种,一种是土里长的,那种叶子很大,基本是绿色,另一种叶子较小,叶子绿色较浅,背后红色较艳,根部很嫩,那些是要生长在类似沼泽泥塘边这类地方的,你采的那些,一看就是泥沼附近才有的那种。”
司星准问道:“那你怎么不往上游走呢?”
李君阁说道:“看这水就知道啊,这水现在还很清,说明水中的有机物很少,经过泥沼之后的水,应该比这个更绿,所以可以判断泥沼在下游。”
司星准说道:“呃,好吧被你蒙对了。”
李君阁笑道:“什么蒙对了,这是跑山人的宝贵经验好不好!”
行不多远,就见溪流变得开阔起来,溪流的下山方向的右边,有一个大回湾,周围山体的泥土被雨水冲刷下来后堆积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泥沼。
李君阁说道:“最喜欢在山里遇到这种地方了,一遇到那就吃喝不愁!”
司星准说道:“我摘折耳根的时候发现这里水里头有很多田螺,个头很大,不知道能不能吃?”
李君阁笑道:“怎么不能吃!味道不要太好!”
司星准还有一些迟疑:“可我听说大田螺是不能吃的……”
李君阁笑道:“田螺不分大小,都是可以吃的,你说的那种大螺是福寿螺,那是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壳脆,触须很长,田螺螺壳厚实,触须较短;田螺螺壳比较尖长,福寿螺螺壳比较矮扁,这是他们的区别。不过田螺很难有大的,因此上你说的大螺最好不要吃,也有一定的道理。”
说完一指泥塘:“不过这些大田螺是例外!”
接着李君阁又说道:“说不能吃,是因为有传言福寿螺里边有一种寄生虫,其实所有螺包括田螺,都是寄生虫的宿主,且寄生虫还不止一种。因此关键是加工手法,如果不弄熟透的话,吃下去肯定有问题,小螺比大螺更容易熟透,因此这锅只能大螺来背了。”
泥沼里田螺多不胜数,李君阁下到泥沼里边,不一会就大大小小摸了一大堆。
然后又在水边上掏摸出二三十条鳝鱼。
这些鳝鱼比起李家沟后山梯田的就小多了,可能也是山上比较冷的缘故。
李君阁说道:“行,差不多了,我们回吧。”
司星准捡田螺鳝鱼捡上瘾了,说道:“要不再搞点?”
李君阁说道:“这水太凉,今天有几十条就可以了,要想丰收啊,那得靠篾匠叔,估计现在他已经在开工了。”
两人一路回到营地,饭已经焖好了,就等着李君阁做菜。
跑山人一天就两顿饭,中间饿了一般用土豆红薯顶一顶,主要是早饭过后会大量活动,血液主要供给循环系统,饥饿感来得比较慢,而是午饭吃了不利于下午的运动。
现在已经下午三四点钟了,李君阁开始做菜。
这顿很简单,因为鳝鱼还装编织袋里丢溪水里养着呢,田螺也装一个盆子里,加了些清水和生菜油泡着,得等它们吐尽泥沙才成。
因此这一顿就是白米饭,野蒜叶子带杆儿切成马耳朵片炒腊肉,清炒茼蒿,野蒜头拍茸炒血皮菜,野葱凉拌折耳根。
就这样简简单单几样,已经把任唯唯跟司星准吃得乐开怀了。
猎户叔也很满意,对篾匠叔说道:“打今年起带着皮娃进山,那就是来享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