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姝姝扬起嘴角,用口型说:我等你回来,一定要平安回来。
太子看懂了她说的话,心满意足,勒紧缰绳扬鞭而去。
浩浩荡荡的大军紧随其后,过了许久,直到再也看不到他的背影,叶姝姝才一脸怅然地收回目光。
*
九月的天,天气越来越凉爽,夏国的老百姓再也不用受酷热的折磨了。
北方战事需要十来天才能抵达京城,据说太子到达边疆后,与将军们商讨后,很快就制定出了对付北戎的方案,北戎那边的将领听说太子只是个从未上过战场毛头小子,因此对他十分轻视,然而轻视的代价是两军相遇的第一战,夏国将北戎一整支的军队给围歼了,北戎吃了大亏,损兵折将一万多人,这一战让北戎一下子认识到夏国那个太子看起来并不是好惹的角色。
初战告捷的消息传回京都城,康元帝龙颜大悦,皇宫内外均欢天喜地。
皇后从太子出征后的那天就开始礼佛替太子祈祷平安,听闻太子第一场战就打的这么漂亮,她不禁喜极而泣,宁嬷嬷在一旁安慰说:“娘娘,奴婢就说太子殿下智勇双全,此次出征绝不会有事,可您就是不放心,每天都担心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您这要是把身体熬垮了,可怎生是好?”
皇后擦着眼泪哽咽道:“你不知道,我那孩子从小就多灾多难,算命的还说他并非长命之相,恐怕十有八九会英年早逝,这么多年来,我过得那是提心吊胆,生怕一个不注意,儿子就没了。”
这是她的心结,当年她生下儿子后,就请高僧替他算过命,高僧看完后,一脸为难,直到她再三要求,他才将儿子的命里说了。这件事,除了皇后和宁嬷嬷谁都不知道,皇后听了高僧的话,差点被气死,她起初还不相信,后来当儿子两岁时失踪后,应验了高僧的话之后,她才开始信了。
宁嬷嬷道:“这事也并非绝对,高僧后来不也说了吗?将来太子殿下身边必定会有贵人相助,只要有贵人在,殿下一生都能平安随顺,长命百岁。”
皇后叹气,“话虽是这么说,可能为我儿子消灾的贵人是谁呢?若是谁能将他找出来,就算让我给他磕头我都愿意。”
皇后虽然这边还是放心不下,不过太子那边的捷报却接连传来。
歼敌五千,一万,八千,俘获敌方大将……胜利的消息不断从战场上传来,京城里的老百姓见太子竟然如此英明神武,茶余饭后,纷纷讨论起来。一时间,太子名声极盛。
有人欢喜有人愁,宫中,太子捷报频传的消息扎了慈宁宫某位的心。
太后知道若是这次她不抓住机会消灭皇后一派,来日等到太子凯旋归来,到那时他军功在身大权在握民心所向,他们陈家势必会遭到重创。真到了那时候,不要说扶持她的孙子上位,恐怕连她自身都难保。
所以太子她是一定要想办法除掉的,她的手书应该送达到戍边将领手里了,太后却还觉得不够保险,又发出了一道密令。
*
因着太子离开,叶姝姝整日里没精打采的,虽然那晚的噩梦她没在做过了,但她心里始终不安,生怕太子会有任何闪失。
九公主也同样没精打采,时常念叨着太子哥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
十公主兴致勃勃过来找她们俩,见她们俩似乎都没有跟她玩的意思,她扁扁嘴,委屈极了。叶姝姝见她一幅可怜样,她叹口气,让春桃将糕点端来给她吃。
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过着,期间发生了一件不太好的事。
那日,叶姝姝路过花园时,不知从哪里飞来一群蜜蜂,那蜜蜂很大,蜇人剧痛,似是跟叶姝姝有仇一样,追着叶姝姝蜇,她跑了一路,亏得急中生智跳下水池,这才侥幸逃脱出来。
她在水里憋了好长时间,可那些蜜蜂却迟迟不肯离开,亏得有个好心的侍卫用火把将蜜蜂那些蜜蜂给赶走了,她才得救了。
那侍卫见叶姝姝性命无忧,大松了口气,他是被太子殿下特意留在叶姝姝身边保护她的,要是她出了什么闪失,他可担待不起。
事情过后,叶姝姝受冻再加上被蜜蜂蜇了几下,大病了一场,清醒后,蜜蜂蜇的地方还高高肿着,太医说那是毒蜂,亏得她及时跳入河里,否则再多蜇几下她可能中毒过多非死即残。
她意识到这事肯定有蹊跷,仔细回想了一番,才想起那日她的发簪是新的,她将发簪打开看了看,从里面倒出来一些粉末状的东西。
看到那东西,她抿了抿唇,那发簪是内务府送的,南书院的女孩子每个人都有一个,为何别人都没问题,偏偏就她有呢?
想到这里,她眼神冷下来,太子离开宫里,就有人要向她下手了吗?
先前救她的那名侍卫不知通过什么手段,竟然查到了往她发簪里动手脚的幕后主使,还将这事告诉了她。
叶姝姝听闻想害她的人竟然是惠贵妃,她蹙起眉头。
过了一会儿,她看向那侍卫,“你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帮我?”
侍卫挠了挠头,平平无奇的脸上露出一抹尴尬,“回姑娘的话,属下名叫赤影,是太子殿下吩咐在暗中保护您的,只是不想这次歹人竟然用了这么卑劣的手段,属下这才不得不现身。”
赤影说完一脸郑重道:“惠贵妃想要害姑娘已久,虽然属下不知其中缘由,不过现在太子殿下不在宫里,她势必会变本加厉对您下手,还望姑娘这些日子多多小心,但凡外面有什么入口的东西千万不要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