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瑶记不清路, 好在还有谢迟陪在身边, 他在北境数年, 身先士卒打了无数场大大小小的战役, 对十六州可谓是再了解不过,舆图牢牢地记在了心中。
“北境可真是日新月异, ”傅瑶看着不远处的城门, 勒住了马缰,偏过头去同谢迟道, “寄柳这些年在信中同我提过, 但近日所见, 还是远远超出我的料想。”
谢迟替她理了理被风吹散的长发, 颔首道:“皇上这些年来重视北境,他在治国民生一道上, 的确很有眼光。”
“走啦,”傅瑶驱马慢悠悠地往前,同谢迟并肩而行,随口道,“不知城里是何等光景?还能不能寻着咱们那小院子?”
谢迟笑道:“只管跟着我走就好。”
他的记性的确很好,入城之后,径直引着傅瑶往昔年买的那小院子去,不多时便寻到了。
在北上之前,傅瑶特地修书一封,请虞寄柳着人将这院子打扫一番。寄柳办事向来稳妥,如今里外皆已经收拾得整整齐齐。
两家的院子是相邻着的,傅瑶才刚到,便听见隔壁传来动静。
“我就说今晨怎么听着喜鹊叫,原来是你们夫妻回来了。”虞寄柳快步上前来,牵了傅瑶的手上下打量着,“一别经年,你却还是昔日的模样,看来这些年过得是极好了。”
说着,又好奇道,“念念呢?”
“被我爹娘留在京中了。”傅瑶抿唇笑道,“她在京中结识了几个玩伴,又喜欢京城花团锦簇的热闹,我也怕北上舟车劳顿她身体吃不消,便没带她。”
谢迟在一旁听着,笑而不语。
其实在来之前,傅瑶为此犹豫了许久,毕竟自小到大,念念从未长久地离开过他们身边。可此番北上,怎么说也要数月,她多少是有些不舍的。
最后还是被他给说服了。
这么一来,倒是不用再带什么丫鬟婆子伺候。他二人轻装简行,甚至也没带小厮,一路骑马北上,悠闲自在得很。
虽说这点私心多少有些对不住女儿,但谢迟还是乐在其中的。
故友重逢,免不了要喝酒庆祝。
傅瑶这几年的酒量是长进不少,但聊着这些年的种种,不知不觉同寄柳和雁鸣喝了好些杯,最后还是有些发飘,靠在谢迟身上扶着他回的家。
谢迟伸出指头来,在傅瑶眼前晃了晃,逗她:“这是几?”
“三!”傅瑶顺势握住了他的手,话音里隐隐带着些得意,仿佛说对这个是多了不起的事情一样。
傅瑶躺在院中的摇椅上,仰头看着漫天繁星,脸颊泛着潮红。谢迟俯身在她唇上亲了下,关切道:“难受吗?”
傅瑶并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顺势勾住了他的脖颈,将欲起身的谢迟给拦了下来,加深了这一吻。
“还有这个心思?”谢迟闷声笑了起来,“看来是不难受了。”
傅瑶吃吃地笑着,两人缠|绵了好一会儿,她原本的醉意也散去些,倚在谢迟肩上感慨道:“我当年头一回来北境时,就发觉,这边真是天高地阔……”
她碎碎念着些没什么意义的话,谢迟却听得很是专注,时不时地应和几句,直到她沉沉地睡去,起身将人给抱回了房中,一同歇下。
这些年来两人长居江南,做着些生意当消遣,看着念念一岁岁长大,领着她游山玩水,寻幽探秘。
谢迟得偿所愿,总算是从束缚了他多年的“责任”中挣脱出来,再不用管什么朝局政务、什么边关防卫,大可以随心所欲地睡到日上三竿,慢慢消磨时间。
他当年曾有戏言,希望自己今后最大的事情,就是做几两银子的生意。
倒也算是得偿所愿,只不过稍有偏差——不知不觉中,这几年的生意越做越大,经手的都是几千两的了。
傅瑶对此颇有感慨,说他是不管做什么都有本事做到最好,再过些年,说不准头衔就成了“江南首富”。
将江南各地逛了个遍后,傅瑶觉着有些无趣,便打起了北上的心思。先是回京住上月余,见了从宁与朝云她们,而后便往北境来了。
她就像是自在的风,随心所欲,身边又有志同道合的谢迟陪着,可谓是再圆满不过。
北境于二人而言,是别有意义的地方。
昔年在此,分别数年的故侣兜兜转转重逢,谢迟想着弥补,而傅瑶犹豫再三之后决定试一试……到如今,已经有快十年光景。
所幸,所幸。
谢迟此次往北境来,事先并未知会旁人,可说来也巧,在凉城之时凑巧遇着了外出办事的卫林,便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当年危急存亡之际,是谢迟担起重任,重整北境,后来更是势如破竹夺回失地,逼得北狄签和谈书退避三舍。
如今驻守十六州的将军,大都是经谢迟手磨砺出来的。
昔日在谢迟帐下的卫兵们都已经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朝臣,但对这位辞官归隐的将军仍旧十分敬重,得了卫林的消息之后,纷纷往凉城来拜会。
明明是五大三粗的汉子,见着谢迟之后却都不免感触,聚在一处喝了酒后,更是一边追忆当年旧事一边落泪。
谢迟并没多说,只耐着性子听他们絮絮叨叨。
“将军,您如今这性情可真是好了许多,”万磊凑近了些,打趣道,“若是早年,怕是一早就让他们‘差不多得了’吧?我还有些不习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