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曲成圆脑海里冒出这个词,忍不住失笑。
别人都抓紧机会在看台上的美女,就他这个不开窍的傻瓜还在埋头捣鼓自己的东西。
整齐而响亮的掌声响起,曲成圆才收回视线,看向舞台上翩翩起舞的演员。
眼前是相类似的场景,思绪缥缈起来,上辈子的舞台记忆便穿插进来。
柏宣回头一看,不由地皱起了眉。
姑娘又红了眼眶,跟上次一起去镇上寄信时的情景一样。
究竟是什么事?一次次触发了她心底的感慨?伤心?
曲成圆看得入神,感觉到有人轻触她的手肘,和平时郭二妞的力度动作不同。
她微微侧首,眸光一转,只是一瞬,目光和柏宣对视着。
柏宣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坐着,此时一动不动,垂眸看着她。
作者有话要说: 知青群众:台上的演出真好看 \(^o^)/
柏宣:我看看洗fer的信,有没有装好(⌒_⌒)
知青群众:台上的女演员们真漂亮(*^▽^*)
柏宣:我偷偷回头瞅瞅我洗fer(⌒_⌒)
第23章 听到了吗?
舞台上表演的是新疆民族舞《天山下的买买提》, 维吾尔族服饰和打扮的姑娘,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曲成圆一瞬不瞬,盯着舞台。
文工团的专业舞者,舞姿矫健大方, 洒脱刚劲, 给人以美的欣赏和鼓舞。
她前辈子登上的第一个舞台, 也是群舞表演,学生时期在学校的一场汇报演出。
眼前的场景渐渐朦胧。有人触了触她的手肘, 和往常郭二妞冰凉的手指不同, 这个触碰明显带着火热的温度。
她微一侧首,对上了那双熟悉的眼睛。
“成圆,你还好吗?”柏宣不知何时坐到她身边,垂眸看她。
曲成圆吸了吸鼻子, “没事。刚刚风大, 沙子不小心吹进眼睛里了。”
说完这句话, 她自己扑哧一声先笑了。
以前看电视剧,主角若是说了这种欲盖弥彰的劣质借口,她还会替主角感到尴尬, 没想到刚才自己竟然也脱口而出一样的话。
柏宣见姑娘忽然展露笑颜, 放心了些, “二妞过去找吴迪了,等会儿他们临时要上台唱新湖中学校歌,今年是他们母校百年校庆。”
“乌市又来记者了?”曲成圆好奇。
“没记者,”柏宣微俯着身,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她,“文工团的团长和他们是校友。”
既是老乡,又是校友, 结果一拍即合,临时召集了新湖中学在附近农场的近十位毕业生。
一起唱校歌祝福母校百年诞辰,也算是个很有意义的纪念活动。
不到二十人的文工团,承包了整晚两个小时的春节慰问汇演。
演员们谢幕之后,在台下知青们热情的鼓掌声中又出来安可,再谢幕。
演出结束,台下的观众个个意犹未尽。
有的少数民族知青已经上台开始跳舞了。
乌市文工团的人从来没见过这种架势,一般都是到了地方,排练演出,演完走人。
到了塔里木,发现这边的知青尤其活跃。
乔素换下了那身火红的演出服,身穿典雅的白色羊毛复古长裙,白色的裙子衬得她肤色胜雪。
她正坐在前排给台上唱歌的人鼓掌打拍子。
郭二妞一组人的新湖中学校歌已经唱了两遍,连小姑娘自己也不想再唱校歌了。
众人眼巴巴望向乔素,等着她来救场。
“哪位知青同志想要展示才艺,欢迎上台。”乔素看向柏宣,意有所指。
昨天在食堂里,她就发现柏宣的眼神一直追随着那个叫曲成圆的姑娘。
现在,她一没看住柏宣,他又站在了曲成圆身旁。
“柏宣,你不是在苏联留过学吗?给咱们来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家说好吗?”
乔素忽然微笑,带头鼓掌。
这首苏联民歌在国内正当红,王指导员见一旁坐着的老领导频频点头,转身招手:“柏宣,那就来一首原汁原味的《莫斯科》。”
柏宣突然被cue,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
“你想听么?”他低声问曲成圆。
磁性的嗓音,隔着咫尺的距离,在她耳畔萦绕,惹得曲成圆耳根一阵发麻。
“去、去就去呗。”她莫名紧张,一开口差点咬到舌头。
姑娘的声音还带着明显的糯糯鼻音,听起来像在撒娇。
“好。”柏宣笑得温和又从容,大步走上台。
他冲着台上的吴迪示意,吴迪了然,掏出口琴,明快流畅的前奏缓缓流淌而出。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抒情民歌,柏宣先用俄语唱了一遍,第二次才换成中文。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树叶也不再沙沙响。
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默默看着我不作声......”
柏宣微微侧身,眼含幽沉地望向台下那道熟悉的身影,继续唱着:
“衷心祝福你,好姑娘,但愿从今后,
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听到这里,曲成圆的心仿佛漏跳了一拍,脸有些发烫。
她怎么自动把自己跟“好姑娘”对号入座。
歌声里唱着“晚上到来”,塔里木的夜色才渐渐降临。
暮色笼罩着室外舞台,周围是辽阔无垠的盆地和延绵不绝的天山山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