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7页
    卫长君是平阳侯府的矿山勘探和开采的家吏。干的活类似曹时前世所知的技术员,由于工作性质原因使得他常年和铁矿打交道,前两年曹时把他调到负责煤矿勘探和开采,在他的管理下煤山的开采非常顺利,河东郡内归属于平阳侯府的煤山就有三十多处,郡外还有不下四十处煤山,基本是集中在河东郡以北的边塞地区。
    煤山囊括已发现煤山的百分之八十,因而侯府掌握了煤炭的大部分开采和完整的定价权。侯府给出的价格还算公道,上好无烟煤1000斤价值200钱。稍次的烟煤1000斤价值100钱,再次的混煤1500斤价值100钱。
    一石粟米市场价格在50钱到150钱,除非丰年灾年有所变动,官方计税通常以1石粟米值100钱为基准,普通农家买1500斤混煤冬天烤火做饭也不过用掉1石粟米的库存,省却百姓们上山砍柴的功夫。
    自从石炭代替木炭作为主要燃料,平阳侯府就相当于公元前的煤老板,手里越来越有钱也不用为开矿发愁,曹时就很干脆把卫长君调入少府负责探矿开矿的中低级属官,给他的秩禄为比六百石,还为他脱了奴籍成为自由自在的百姓阶层。
    卫长君感激涕零,领着那份俸禄一溜烟的去了豫章郡,去寻找开采传说中吴王刘濞私藏的大铜矿。
    他奉命在当地招募荆蛮矿工开山挖铜,荆蛮的待遇奥比起关中的民夫差了几个档次,但相对于吃野果捕鱼虾靠天时吃饭的原始蛮民来说,差几个档次依然是天大诱惑。
    河东郡,平阳侯国。
    陈叔走在田埂间日常巡视,老人家身子骨很硬朗,每天都要骑着马在侯国里溜达一圈,霍仲孺那小子巴巴的跟在后面一脸无奈。
    “陈老您慢点走。”
    霍仲孺三步并作两步跟上去,他这个侯国丞当的憋屈,在侯国里上上下下唯陈叔马首是瞻,身为小字辈哪怕地位略高,可在陈叔眼里也不过是个毛没长齐的小家伙。
    陈叔走路像一阵风似的,大步流星的穿过田间,在村口忽然定住。
    这个村庄是平阳侯国的边缘地带,往北就是霍县的地盘,恰好守着关卡替河东郡把守北大门。
    此地的民风相对要比侯国南境更保守,石炭的普及几经周折不得推广,直到陈叔巡视到此地才有所改观。
    “我给你们说啊!这个炭块买回家一定要注意使用,屋子里烧炭务必保持通风良好,烧炭会有煤毒之气散发,稍不留神就会熏死人。”
    保守的乡民们半信半疑,侯府的仆役转身打开通红的煤炉,浓郁的煤气冲天而起,身体不好的人当场被熏的摇摇欲坠,强壮的成年男子也要脸色大变。
    “为啥会熏人?”
    “这就是煤毒之气,咱们翻过山到深山老林里砍柴,经常会看到白茫茫的雾气,咱们先祖传下来的规矩有一句叫入山不碰雾,那些枯枝烂叶沤烂的毒气飘荡在山谷里终年不散,就和这煤毒之气差不多。”
    乡民们不吱声了,山里的白雾毒瘴他们也知道,除了毒虫可以穿行而过,等闲的猛兽是不敢碰一下,哪怕是吊额白睛虎见到白雾也要退避三舍,据祖宗传下来的教训说这白雾是死地,人不能到死地里游走,因为白雾里有通往地下的通道。
    虽然没有轮回地狱的传说,但是上古人类对祖先死后会到地下生活已经有了认识,商人崇鬼,视死如生,相比于生时的吃喝享受,商人更乐于追求死后,死对他们才是新的开始。
    泰一神信仰推广很快,乡民们根深蒂固的某些念头不会立即消失,就好比山里的毒雾禁区依然不敢靠过去。
    推销石炭的家仆滔滔不绝的说着,把储存和使用石炭反复叮嘱,里正配合着掏出一副牛皮纸印刷的注意事项,领石炭的乡民必须把注意事项复述一遍才能拿走那一份。
    扶着手推车把一车车石炭领走,乡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因为这些石炭是白得的。
    平阳侯国的乡民按户籍,每家每户白送一车石炭,为了推广石炭也是下了血本。
    “你小子整天嘴上一套一套,遇到乡民抵制侯府的推广计划还不是傻了眼?君侯把侯国交给你来主掌,要事事为侯国多用心,开垦新田,新造沼气池,肥水运使,水车灌溉,除草杀虫,追肥养地,方方面面都要耗费精神,你要想当好侯国丞不用这儿的力量绝对不行。”陈叔指着脑袋,意味深长地说道。
    陈叔走了,留下霍仲孺茫然无措。
    “我的治术这么差吗?我不甘心呐!”
    第150章 莫非是……
    初春的早晨寒意还未完全按退去,赛马场耽搁的工程又继续开工建设。
    相比于去年只有十万民夫,今年年初应征的民夫减少到四万人,到不是关中七十五个县报名的民夫太少,而是前期需要人手的基础工程基本完成,不需要那么多民夫要求自然而然提高,关中上百万人报名收获的只有失望。
    要怪只能怪他们当初不长眼,怀疑少府的诚意选择观望一二,结果人家闷声不吭的干起来,待遇还要比建长安城要好的多,现在想后悔也没地方去说,只能吞下苦闷的泪水。
    少府优先录用去年那群民夫里的佼佼者,再从报名的百万民夫中挑选身强体壮学习能力快的年轻人,这四万人挑选出来的苗子简直是群优秀的战兵,拉出来训练三个月几乎可以和长安北军一较高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