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学生受教了。”李鸿章对曾国藩的分析虽仍存疑惑,但他绝对相信曾国藩的眼光。
“军师,大争之世,用兵争强,靠得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贤,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就拿我们湘军来说,大清朝军队何止千万,为什么朝廷非要用我们湘军来拒敌呢,军师,你说说看。”曾国藩道。
“我们战斗力强,能帮大清朝抗衡太平军,这应该就是朝廷用我们的最真正的原因。”李鸿章道。
“没错,一针见血,说白了,就是因为我们可以有希望将太平军剿除,所以,朝廷才用我们,而我们可以用来与太平军争的,就是我们与他们不相上下的战斗力,那么,战斗力又是从何而来呢,照本帅看,首先,要有统一的思想做为指导,再经过严格的训练,并养成良好的习惯,配合比较实用的战术,这样,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的战斗力。”曾国藩进一步剖析道。
李鸿章点点头,并没有打断曾国藩的话,曾国藩继续往下讲
“而如今的满清八旗,绿营,汉营,你想想,他们能做到本帅所说的那些么,不可能,他们已经完全成了一堆废得不能再废的废品,所以,朝廷除了用我们湘军,已经别无选择。”
“大帅,我们湘军在大清朝的军队中,实在是太显眼了,学生有点担心,万一将来,我们将太平军击败了,朝廷必定会对付我们湘军,所以,我们不得不早做准备。”李鸿章道。
“军师,不用多想,这个问题,本帅早已经想好了。”曾国藩道。
“请大帅赐教。”李鸿章道。
“事成之后,解散湘军。”曾国藩。
“解散湘军?”李鸿章很惊讶。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准将军过太平,这是古训,所以,解散湘军是唯一的出路。”曾国藩道。
李鸿章仔细品味曾国藩话中的意思,开始有点明白过来。
第二百一十五章 偷袭安庆府
粮草虽然大部被毁,但毕竟还有少部分可以救急,所以,曾国藩的大军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也为清廷再一次筹措粮草赢得了时间,也就是说,曾国藩前线大营的危急也算是暂时解除了。
这一段时间以来,曾国藩率领的清军一直被太平军牵着鼻子走,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并且是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曾国藩窝了一肚子气。而且,清军的士气也颇受打击,如果再不反击,那么,清军之气势必定会土崩瓦解,所以,曾国藩考虑再三,决定主动出击,力求扳回一城,以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具体的进攻计划被确定了下来。
曾国藩为清军确定了两条进攻路线,第一路,以曾三为将,带领小部分兵力佯攻石达开的大营,牵制石达开的主力,第二路,由曾国藩亲自率领主力,绕道石达开大营之后,直奔安庆府,给石达开来个釜底抽薪。在曾国藩的计划之中,如果此计得成,太平军必将受到沉重的打击。
太平军大营之中,石达开与众将正在谈论突袭曾国藩粮草的事情。
“此次山谷奇袭,虽然未竟全功,但也算是给了曾国藩及清廷不小的打击,同样是大功一件,黄兄弟,赵先生以及破天,在此一役中,应记首功。”石达开高兴地道。
按石达开所说,李元度等人所料真是不错,山谷焚粮之举绝属太平军所为。
“谢王爷。”被点名的几人都躬身答谢。
“听外间传言,此次清廷的押运总督冯子材与邓定公二人乃难得的将才,本王以往只是有听这两人之名,但却素未谋面,破天,照你看,传言是否属实。”只要是人才,谁都喜欢,石达开也不例外。
“王爷,从我们之间交手的情况来看,这两人确实有其过人之处,这也是末将没有趁胜追击的原因。”郭破天回道。
“赵先生,派出人手,密切留意此二人的动向,看看有没有可能将其收服,为天国所用。”石达开沉吟了一下道。
“是,王爷。”赵小锋道。
“近段时间,将士们劳苦功高,本王认为,我们可以暂时停止军事行动了,借此机会,让大军得以休整,准备来日再战。”石达开停了一下,又道。
“是,王爷。”众人应诺。
该议的都议完了,众将也就散了,各自去准备大军休整的事。
黄旭刚刚出帐,就看见刘玉华正在帐外等他,看样子,似有急事找他。
“玉华,怎么回事?”黄旭问道。
‘大哥,大事不好了。”刘玉华急道。
“不要急,你且慢慢说来。”黄旭变色道。
“刚刚查实,清军兵分两路,目的地分别为我军大营及安庆府,安庆府一路的清军前锋已经绕到了我军背后,想必不久就将到达安庆城外。”刘玉华道。
“情报是否属实?”黄旭脸色凝重地问道。
“绝对属实。”刘玉华道。
“那另外一路呢?”黄旭又问。
“离我们大营只有五十余里。”刘玉华道。
“敌情如此严重,为何现在才知,如此说来,我们情报处是严重的失职。”黄旭成立情报处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快捷地掌握敌方的所有动态,现在敌人都到了眼皮底下,情报处才发现问题,这不是失职,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