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是什么,是万人之尊,当然是要面子的。
“唉,恭亲王,你说的朕都知道,只不过,只不过朕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了,你说说看,咱们那些横扫天下,英勇善战的八旗雄兵上哪儿去了,难道大清竟然衰败到如此地步了吗?”在事实面前,咸丰也不得不低头,而且他心中在感慨的同时,又感到无可奈何。。
“皇上,早些时候,曾国藩曾经上书,建议调派李鸿章前去江宁任巡抚,并负责组建一支新式的武装力量,称做淮军,但可惜李鸿章还未成行,大战就已爆发,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恭亲王突然提起了组建淮军一事。
“恭亲王,别说那些无用的,你就跟朕说说,现在怎么办?”咸丰有点不耐地道。
想出办法解开困局乃目前的重中之重。
“皇上,臣想起来了,还有一支军马可以调动。”恭亲王如梦初醒地道。
“是吗,那你快说,是哪支军马可以为朕分忧,快点说出来让朕也高兴高兴。”咸丰一听还有军马可以调动,立时精神大振,兴奋地道。
“皇上,你还记得郭文兵与邓定公二人吗?”恭亲王没有直接回咸丰的话,反而问多了另外一个问题。
“郭文兵,朕清楚,神策军的将军,至于这邓定公嘛,不就是那前段时间与冯子材一起护送粮草的那人吗?”咸丰点了点头道。
“没错,皇上记性真好,就是此二人。”恭亲王答道。
“你的意思是调新组建的神策军救急,是吗,但他们行吗?郭文兵此人不错,但邓定公行吗,他可是刚刚在太平军手里吃过败仗的。”咸丰听恭亲王提起郭,邓二人,便省起了他手中还有一支神策军可以使用,但神策军组建没多久,是否能上阵对敌,他有点犹豫。
这郭文兵嘛,他是由咸丰亲点的神策军将军,所以,咸丰对其相当熟悉,不过那邓定公,与其说咸丰对其有印象,还不如说咸丰是对上次粮草被劫之事印象深刻。
“皇上,你多虑了,邓定公此人是个将才,上次之事只是个意外,那只是由于邓定公轻敌所致,但并不能掩盖他的军事才华,老臣以为,我们不能以此一事而完全否定他的才能,臣愿意保举邓定公。”恭亲王对邓定公还是颇为了解的。
是啊,国危思良将,值此危难之际,更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
“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事担心,这神策军刚刚组建不久,他们能上战场打仗吗?”咸丰还是有点不相信这所谓的神策军。
本来清朝的军队包括满八旗,汉八旗,绿营等等,后来又成立了湘军,楚军等地方武装,纸面上的军力不可谓不强大,但这都是表面上的,而背地里,军队内**现象横行,而且军队的建设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到了太平军起义的时候,清廷真正能依靠的也只有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这些地方武装了。
后来,出于钳制这些地方武装的目的,在咸丰的提议下,最新组建了一支新式的军队,名为神策军,受咸丰直接指挥,咸丰同时任命了他信任的将领-郭文兵出任神策军的将军。
咸丰的本意是由八旗之人担任神策军将军一职,可八旗的情况实在是太遭,根本找不出一个可以担此大任的人选来,没奈何,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绿营之中简拔了一人出任这神策军将军一职,那人就是郭文兵。而郭文兵出任这将军一职也颇有戏剧性。
郭文兵原是驻防京师绿营中的一名游击将军,在一次护从咸丰出外狩猎的时候,无意中救了咸丰的性命,于是,咸丰便记住了此人,后来,他又发现郭文兵的确是个人才,所以,咸丰尽办法提拔他,直至让他出任这神策军的将军一职。
“皇上,谁又天生会打仗,不要紧,只要打上几仗,有了经验,这必定是一支生力军,老臣看好他们。”恭亲王道。
他口中虽是这样说,但心中也属无奈,如果有其它更好的选择,他会让这个生手去力拼强大的太平军吗,显然不会,他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啊,只希望这支新军不要让他失望才好。
“好,既然恭亲王愿意力保,朕就传旨让神策军赶往前线,增援合肥守军。”咸丰大声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咸丰又显得有点豪情万丈了。神策军是咸丰提议组建,他当然是希望神策军能够打出威风,既为他挣面子,又能保证大清的江山稳如泰山,何乐而不为呢?
“两位将军如何安排,谁正谁副,还请皇上圣裁?”恭亲王请示道。
“郭文兵为正,邓定公为副,命二人收拾停当,立即起程,率军赶赴合肥听调。”咸丰帝不假思索地道。
“是。”恭亲王道。
“好了,你跪安。”咸丰道。
“老臣告退。”恭亲王退出。
很快,神策军就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择了一个良辰吉日,咸丰率领文武百官,亲自为神策军饯行。
众多的礼仪之后,二十万神策军便在郭文兵,邓定公的率领下向合肥进军。
第二百二十六章 各怀鬼胎
正当神策军往合肥赶来的时候,僧格林沁已先一步收到了咸丰皇帝的诏书,一封明诏,一封密诏。
两份诏书让僧格林沁是一喜一忧,喜的是他终于可以一展自己的抱负,明正言顺地统率大军与太平军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