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种炮舰实可称为海上巨霸,它们不仅体型巨大,而且火力超强,每舰携有三十六门中等口径的大炮,绝对可算是进攻中的利器。
而重要的是,这类舰除了舰身坚固,可以承受海水的长期腐蚀之外,还具有一定的防能力,普通的火器根本对它不起丝毫作用,即使是小口径的炮砸在上面,也只是会对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不会导致它彻底报销。
如果想要重创或者击沉这种炮舰,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威力巨大的大口径火炮对其正面轰击,才可能达到预想中的效果。
但是,掌握这种大口径火炮技术的国家也就那么几个,屈指都数得过来,据说,倭国也在其内,只不过,想要制造这种大口径的火炮,除了技术储备之外,还得要有充足的资金,而制造一门这样的火炮,绝对需要花费巨资。这种巨大的开支不是谁都能承受得了的。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这种大口径的火炮先天的不足使其上舰变得十分的困难,比如,它的体积大,重量大,按照现时的造船水平,如果非要将这种大口径的火炮装上舰,那一艘战舰最多只能装配2到3门这样的火炮,而且,在舰上操控此种火炮也是非常之困难,最后的结果必定是,要么,在牺牲效率的情况下取得有限的威慑力,要么,这种赶鸭子上架式的硬性装备直接会变为一种累赘。
所以,为了保证海军的整体实力,拥用一流海军的国家,基本都不会让这种大口径的火炮上舰。
比如,英国的皇家海军与正处于成长之中但潜力限的美国舰队,他们都没有在自己的舰队中装配这种大口径的火炮,可是,他们照样是打遍天下敌手。
这也间接地说明,任何地方装备的任何武器,除了精良是必须的条件之外,还要讲究搭配适中,如此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优势。
而做为太平军直接对手的日军,虽未知是否有将这种大口径的火炮上舰,但有理由相信,他们的岸防大军一定会拥有这样的武器。
所以,太平军的敌舰队必须要有所准备。
于是,太平军的敌舰队除了在大部分的炮舰上保持常规口径的大炮之外,另外再抽调出二十艘炮舰经过特别改装动力系统使之能够承受巨舰的重量,然后。他们在每一艘炮舰上装备了六尊大口径的巨炮。
而两种配用不同口径火炮的炮舰经过相互配合试用之后,效果确实很不错。如此配置不仅增强了火力,而且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所以,如果说炮舰是敌舰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恐怕没有人会持反对意见。
当然。除了炮舰之外,敌舰队的第二大组成部分也不可小视,而这部分战舰的数量在敌舰队中属于最多的。
它们被称作为运输舰。
不错,运输舰,用来运送兵员,补济物资等等的战舰。
而这类运输舰在敌舰队的数量最多,足足有一百艘之多。
以一艘舰运送2500百人计算,一百艘则可一次性运送兵力达25万人之巨,几乎相当于太平军的一个军团还有多。。
如果单论这种运输能力,恐怕在亚洲是国能出其右,甚至是在整个世界上,除了英国的皇家海军以及处于崛起之中的美国海军之外,中华帝国敌舰队的运输能力绝对可以算做上是最强大的。
一次性动送20多万人,什么概念,中华帝国周边的大多数国家,常备军也就二十多万人,而中华帝国海军的运送能力一次就这么多,真是恐怖。
想一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而敌舰队剩下的三十艘战舰则是一种名叫护卫舰的舰种。。
护卫舰其实说起来与炮舰差不多,只不过在总吨位以及功能方面,与炮舰相比,稍微有些区别。
护卫舰的吨位比炮舰要小,功能侧重于预警,排雷,以及防备敌军的攻击并在一定范围内有效抵挡敌人的进攻等等。
而前面所提及的炮舰的吨位与护卫舰比较则是大得多,其火力强,杀伤力大,加侧重于进攻
所以。在这两种舰之间,若论整体战力,炮舰要强,但是。如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两种舰种之间,谁也法说清到底孰强孰弱,也许只有真正较量一番,那才知道到底最后鹿死谁手。
而以上就是中华帝国敌舰队的组成情况,总计二百艘巨舰,其中,炮舰七十艘,运输舰一百艘,护卫舰三十艘。
从纸面上来看,阵容很是庞大,而战力到底如何,那就得经过实战检验之后才知道了。
而这支舰队在海军司令李鸿章以及副司令骆秉章的带领下,取道黄海,然后进入东海,直趋朝鲜最重要的海港,仁川港。
他们将在这里封锁住日军出海潜逃的通道,将日本死死地堵在仁川加以全歼,并防止日军的援军从仁川登陆对伊藤博的大军进行增援。
而在全歼日军在仁川的守敌之后,敌舰敌将会再次挥师向东,直插日本本土,直至最终占领所有的日本国土,将之收归中华的版图。
当然,日军的海上力量也不可小觑,日军的各种舰船加起来也有一百六十多艘,其舰船的综合能力也可以排进世界前五。
而且,日军是海上之国,海军已成军多年,对海军的运用比起太平军海军这种手来说,那是强很多,日军论是在战术的成熟度方面,还是在对各种战舰的操控方面,都要比太平军胜出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