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仓库中囤积了大量粮食的粮商们,同样如此。
当他们看到一些同盟,不惜亏本的将粮食换成银子后,他们也开始着急了。
作为山陕两省的粮商,他们非常清楚,山陕两省的屯田情况。
在他们的计划中,不管是哄抬粮价,还是囤积粮食,赚取更好的利益,都只能在秋粮收获前的一个月进行。
现在,距离秋收已经只剩二十天不到。如果自己不能在二十天内,将堆积在仓库内的粮食卖出去。一担秋粮收获,就是给他们再大的能耐,也没有办法继续卖粮。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花高价买回来的粮食,一点一点发霉,亏损的血本无归。
于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直接摆在他们面前hellip;hellip;
继续抱着高价粮不卖,很可能亏得血本无归hellip;hellip;如果以现在的价格将粮食卖了,同样会亏得非常严重。但是,至少还能收回一些银子,不至于倾家荡产。
于是,越来越多的粮商,开始以低价格卖粮。
不仅如此,为了尽可能早的将粮食卖出去,减少亏损,他们的卖粮价格,也变得越来越低。仅仅一天时间,就从三两九钱银子一担,突破为三两五钱银子,而且还有进一步下跌的趋势。
此时此刻,任谁也想不到,当初还联合在一起,互为同盟,一起哄抬粮价的粮商们。此时此刻,为了利益,为了减轻自己损失,已经在无形之中,变成竞争对手,不断压低昔日同盟的卖粮价格,将自己手里的囤粮给卖出去。
这个时候,山陕总督府,已经在无形之中,掌握了山陕两省粮价的控制权。
作为外贸司司长,周老没有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时间刚刚过了一天,各地粮商才卖出去不到五万担粮食的时候。山陕总督府,直接标出了三两银子一担粮食的更低价格。
面对总督府手中源源不断的粮食,面对总督府越来越低的粮价。粮商们不敢想象,粮价到了明天以后,还会不会进一步下跌hellip;hellip;如果继续下跌,自己还要亏损多少银子。
所以,为了让手里的粮食尽可能保值。
总督府三两银子一担粮食的价格刚刚打出来,那些粮商就先后打出二两九钱银子,二两八钱银子,甚至于二两五钱银子的价格hellip;hellip;
让这些粮商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买涨不买跌。
面对越来越低的粮食价格,山陕两省的百姓,反而变得犹豫了,不再买进粮食hellip;hellip;
粮食价格经过连续下跌后,所有百姓都在期盼着第四次,乃至于第五次下跌。
所以,普通百姓都在等,等更低的粮价,然后再出手。
面对这种情况,最着急的,仍然是那些手握大量越来越不值钱粮食的粮商。
就在他们带着惶恐不安,开始烧香拜佛,祈求粮价不要继续进行下跌的时候。外贸司周老,直接给他们发去一份文书hellip;hellip;
如果他们愿意,总督府可以以二两五钱银子一担的价格,从他们手中大量收购粮食。
第四百零九章骆养性的抉择
当然,除了给这些粮商的文书外,还有周老的一句话,一句充满威胁的话。
如果他们还不将粮食卖给总督府,明天的粮价,就会进一步下跌到二两银子一担。与此同时,总督府收购粮食的价格,也会从二两五钱银子,下跌到一两五钱银子hellip;hellip;
如果放在以前,他们一定会认为总督府再说大话hellip;hellip;
但是,经历过这场关于粮价的商战,见识过总督府一系列手段的粮商们,已经不敢有丝毫继续和山陕总督府进行作对的想法hellip;hellip;
各地粮商,就好像闻到血腥味的狼群,蜂涌着敢往总督府,抢着将手里的高价粮食,以非常低的价格,卖给总督府hellip;hellip;
总督府大堂,得知周老在此次商战中所用到的各种手段以及最后收获后。卫征终于相信了一句话,那就是lsquo;术业有专攻。
卫征心里非常清楚,即使这件事交给自己,就算自己有后世几百年的经验,也不可能在这场商战中,取得如此大的胜利。
脸上露出一副发自内心的满意笑容后,卫征毫不犹豫的开口夸奖道。
周老,你做得很好hellip;hellip;现在看来,你当这个外贸司司长,是山陕两省最好的选择hellip;hellip;
说完,一双眼睛向外射出精光的卫征,已经满怀期望的继续开口追问道。
周老,接下来你还打算怎么办?
周老一脸严肃的回答hellip;hellip;
一共有两件事要做。
一个是把粮价重新涨起来。要不然,因为粮价下跌。损失最大的,还是种田的普通百姓。要知道,过不了多久。秋粮就要收上来了,绝对不能让百姓吃亏。
第二个就是,开始履行外贸司的责任hellip;hellip;从粮商手里收回来的这批粮食,虽然给总督府赚了七八百万两银子。但是,如果将其送到非常缺粮食的京城,还能赚回来至少四百万两银子。所以,下官打算想办法将这批粮食运送出山陕两省。减少库存,迎接秋粮。
另外,山陕两省的屯田秋收在即。为了保证两省粮价的稳定,并且通过这批粮食,给总督府赚取更多的银子,外贸司必须从现在开始。做好从屯民和百姓手中收粮的准备hellip;hellip;只要总督府源源不断的收粮。粮价就可以稳定,不会出现大跌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