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这种精神,布什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通过联合国组建了自愿者联盟,击退了伊拉克对科威特的侵略。这是朝鲜战争以来大国首次采取联合行动。一旦达到了联合国决议中的授权界限,他就停止了军事行动(也许曾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的他想吸取麦克阿瑟将军的教训,不愿意重蹈麦克阿瑟仁川大捷后决定跨过南北朝鲜分界线的覆辙)。
美国1991年率军击退萨达姆middot;侯赛因军事占领科威特,这背后有强大的全球共识。在一段时间里,这好像证明美国多年来希望建立的以原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确已存在。1990年11月在布拉格,布什提出了自由联合体概念,联合体将接受法治管理,是一个致力于自由理想的道义共同体31。所有国家都能参加联合体,也许有一天,它将包括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就其本身而言,这个自由联合体伟大且日益壮大的力量将为所有国家打造一个新世界秩序,它比我们已知的秩序更加稳定、更加安全32。美国及其盟国将超越遏制政策,实行积极接触政策33。
由于1992年大选失败,布什的任期戛然而止。在某种意义上,他之所以败选是因为他是以熟谙外交政策的总统形象参加选举的。而竞选对手比尔middot;克林顿承诺集中精力处理国内事务,受到厌战民众的欢迎。尽管如此,新当选总统很快重申了与布什相差无几的外交政策使命。在1993年联合国大会发言时,克林顿表达了时代的自信。他把自己的外交政策理念描述成扩大而不是遏制。34他宣称:我们最重要的目标必须是扩大和加强世界上以市场为基础的民主国家的共同体。这种观点认为,从波兰到厄立特里亚,从危地马拉到韩国,这种政治和经济自由原则是普世性的,所以它的传播无须使用武力。在描述推动这个不可避免的历史演变时,克林顿保证美国的政策将致力于建立一个民主国家茁壮成长的世界,各国互帮互助,和平相处35。
当国务卿沃伦middot;克里斯托弗将扩大理论应用到中国,试图以中国制度的调整作为条件发展经济关系时,他遭到了断然回绝。中国领导人坚持对美关系只能按照地缘政治现实来推进,不能像美国建议的那样,以所谓的中国政治自由化进程为基础。进入执政第三年时,克林顿处理世界秩序的手法开始变得灵活起来,不再一成不变。
同时,扩大理论遭遇了一个更加好战的对手。圣战运动千方百计地传播自己的信息,将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价值观和体制视为主要障碍,对其发动攻击。克林顿在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几个月前,一群国际极端分子(包括一名美国公民)袭击了纽约市的世界贸易中心。如果第一个目标失手,他们的第二个目标是联合国秘书处大楼。国家和国际法等威斯特伐利亚概念所依据的规则在《古兰经》里没有明确指示,所以成了圣战运动憎恨的对象。同样令他们反感的是民主,因为它允许在伊斯兰教义之外再行立法。在圣战分子眼中,穆斯林要完成自己的全球使命,而美国却是穆斯林的压迫者。随着2001年9月11日纽约和华盛顿遭遇袭击,这一挑战大白于天下。冷战结束开启的不是梦寐以求的民主共识时代,而是又一个意识形态和军事对抗时代。
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
关于越战教训的痛苦讨论结束30年后,同样严峻的困境再次出现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两场冲突都源于国际秩序的瓦解。对美国而言,两场冲突都以撤出而告终。
阿富汗
基地组织寄身于阿富汗,阿富汗统治当局塔利班拒绝将其头目和战士驱逐出境。基地组织1998年即发出伊斯兰教令,号召不加区分地屠杀世界各地的美国人和犹太人。美国的领土被袭,美国必然要反击,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理解。
一个新的挑战几乎马上浮现出来:当主要对手是没有特定领土、拒绝既有合法性原则的非国家组织时,应该如何建立国际秩序?
在美国举国一致、国际支持的氛围中,阿富汗战争开始了。当北约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欧洲或北美洲的一个或多个北约盟国遭到武装袭击时,应被视为对所有盟国的袭击)时,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好像得到了维护。9middot;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9天后,乔治middot;Wmiddot;布什总统向庇护基地组织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出最后通牒:把藏在你们领土上的基地组织所有头目交给美国hellip;hellip;允许美国不受限制地接近恐怖分子训练营,以便确保结束它们的运作。36塔利班没有遵从,于是美国及其盟国发动了战争。正如布什10月7日谈到战争的目标时所说,这些目标明确的行动旨在阻止阿富汗被用作恐怖分子行动基地,并打击塔利班政权的军事能力37。
起初,有人警告称阿富汗是帝国的坟墓,但好像有些杞人忧天。在美、英和阿富汗盟军的快速行动下,塔利班被赶下了台。2001年12月,在德国波恩召开的国际会议宣布成立阿富汗过渡政府,哈米德middot;卡尔扎伊担任首脑并开始召集传统部落会议,设计和审议战后阿富汗的体制。盟国的作战目标好像已经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