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惜香也有些印象,那个子弟也不过二十多的年龄,若能考上进士,就是他们林家多年以来头一个能做官的。
有林惜香在,自然不会差到哪去。
这是林家的机遇,也是子弟们的机遇。
林惜香点头,这样的结果让她有些满意,开口道:让他们专心备考即可,旁的事不用多想。
林惜香跟周氏说着话,菱角送来今日递到宫里的帖子,京城各家大小喜丧事,都会给宫里递帖子,也不是期望宫中真的会去人,多是向皇后禀告一声,也只有特意请的,才会让嘱咐宫人多说几句。
娘娘,董太师家的孙女董寄瑶求见,想请娘娘做她诗社的评审,这会董寄瑶小姐跟董家大夫人正在宫门外候着。
菱角上前,递上来诗社的请帖,请帖设计的雅致,上面的字也娟秀大方,落款自然是董寄瑶的名字。
林惜香跟周氏看着帖子沉默片刻。
林惜香轻笑出声:这董家,真的把我当傻子了。
去请董大夫人跟董寄瑶进来,正好我三伯母也在,一起说说话。林惜香让菱角下去。
周氏皱眉:是不是我最近打听董家的消息,被她们家知道了?
林惜香稍微想想点头道:不是三伯母的错,董家在京城时间已久,认识的人自然比你要广,让他们知道就知道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日董家还有蹦跶的余地,且看他五年十年,以后未必有这样的面子。
现在的董家比她要慌,林惜香可以拖下去,反正淑妃等人放在宫中也是多口饭吃的事,但董家的声势一天不如一天,先要着急的自然是董家。
花厅里林惜香稳坐在上位,周氏占着了林惜香一句三伯母的称谓,也稳坐在旁边。
就见一端庄的妇人带着穿妃色襦裙的妙龄女子缓缓走了进来。
妇人穿着正青色马面裙,端庄大气,脸上的妆容恰到好处,妃色襦裙女子生的貌美如花,比之妇人的端庄,更多了几分秀丽,看着便是钟鸣鼎食之家才能养出来的小姐。
若是刚从扬州回来的林惜香,说不定还真被董寄瑶给比了下去,但如今也是当了大半年皇后的人,见识气质比之之前更是生生拔高了许多。
林惜香今日原本只是见周氏,穿的简单,只是玄色金边的宫装,松软的青丝上带了颗斗大的东珠,只用金丝简单缠绕,斜斜的戴在发上,拇指大小的珍珠在如脂般细腻的手腕上绕了几圈,简单又漂亮的很。
东珠是只有皇后才能佩戴的饰物,更别说这样浑圆漂亮的珠子更是世间罕见,但这一个物件就压过了董寄瑶所有的首饰,至于手上的普通珍珠虽不起眼,但二十多颗差不多大小的珠子也是十分难得。
林惜香无意跟别人比这些东西,不过几个首饰,自她到皇宫里,再新奇珍贵的物件都是成箱的送过来,如今见董寄瑶的目光似乎在她头上的东珠上,林惜香笑了,招手让董寄瑶前来。
董寄瑶其实也不过是短短一瞬的眼神,林惜香要不是看的仔细,恐怕也要错过。
这就是淑妃的姐姐吧,长的也是漂亮,如今多大了,可曾说了人家?最后一句林惜香问的是董大夫人。
董大夫人没想到刚进门,女儿就如此失态,看什么不好,偏偏看皇后头上的东珠。
董寄瑶看董大夫人一眼,沉稳道:娘娘谬赞,臣女过了年就十九了。
小女自幼在家娇惯,家中也想多留两年,并未许配人家。董大夫人笑的端庄,处处带着风度。
林惜香笑笑,将手下的珍珠褪下来放到董寄瑶的手上,本宫瞧你进来便看着珍珠,想必是喜欢,这串珠子就送与你,是个小玩意儿,不当回事。
董寄瑶勉强笑笑,她若想要珠子,虽说不如皇后这样简单,但也不是得不来,怎么刚进花厅就看着东珠晃了眼,真是失策。
几人这一交锋,林惜香已经稳稳占了上风。
董大夫人见此,只能直接说明来意:小女去年身子一直不爽利,今年大好了,便想着把她之前玩闹办的诗会再捡起来,她脸皮薄想请娘娘去做个评审,但又不好意思自己来,只能让臣妇跟着,想跟娘娘讨个脸面。
玩闹办的诗会,能成京城首屈一指的盛会,也真的难为董寄瑶了,但就林惜香跟董寄瑶的照面,见她也并非真正灵动之人,想必也是董家给出的主意。
你们递上来的帖子本宫也看了,别的不说寄瑶倒是写了一手好字。林惜香笑着道,却不说答应,也并未拒绝。
董大夫人没想到一个乡下来的庶女,竟然这样滑不溜手,根本不接她的话,只能继续道:诗会虽不大,但也是请了京城内外各方英才,若是他们听说娘娘能到,定然都欢欣鼓舞的很呢。
一计不成,董大夫人又拿众人来压她,林惜香原本不打算去这什么诗会,跟周氏对视一眼,这会改了主意。
董大夫人携董寄瑶来宫中请皇后去做诗会评选这事,定然会传出去,若是这时候再拒绝,难免落人话柄,林惜香敛下眉眼,微微思索,这才张口,这样的盛事,本宫去凑一凑热闹也好。
见林惜香同意,董大夫人心中暗笑,这诗会是她女儿成名的机会,也是林惜香皇后之名受损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