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傅莹也知道的,那个嬷嬷每次过来拿小米一般细的的珠子给掌珠揉,一揉就是小半个时辰。即便前期工作做了不少,但她还是怕女儿疼。
那嬷嬷说完之后,就熟练的拿出穿耳的工具放在一张桌案上。傅莹看是一根比缝衣针粗许多的长针,还有几个银环,估计是在给女儿穿了耳洞之后戴的。
别的还好,傅莹看到那针时,心里不由得害怕起来,忍不住问道:这针这么粗,扎上去恐怕会疼吧。
嬷嬷回道:皇后不知,要一针穿过耳朵方才有用,若是针太细,穿的眼儿就太细,反倒不好了。
大约是听到了她们之间的对话,在一旁坐着的崇庆太后走了过来对她说道:你且放心吧,这嬷嬷是顶有经验的。天下最好的都先紧着皇家呢,若她做不好,那就没有做得更好的了。
崇庆太后此言一出,傅莹也不好意思在多询问,她只能把掌珠唤到身边,让那嬷嬷给她穿耳洞。
那嬷嬷俯下身来,像是扎纸层一般,麻利且位置准确地给掌珠左边的耳朵上扎了三个个耳洞。
掌珠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就因着疼痛一下子嚎哭起来。这一哭,把傅莹的心都揪起来了,忙让嬷嬷下手轻点。
那嬷嬷一边回应着一边又利索地给掌珠的右耳扎了三个耳洞。扎过之后,在她的小耳朵上涂了些铅粉,然后穿上银环。整个一套流程动作极其熟练,丝毫不拖泥带水。
虽说穿耳对这嬷嬷来说是件熟练活儿,但毕竟女儿受了疼,又哭个不止,傅莹只能心疼地将她抱在怀里安慰,又怕哭声她哭声太大,让别人生了厌,只能不停地说:掌珠最要强了,疼了不怕,你阿玛和幺嬷不喜欢你哭的。
她这边话刚说完,崇庆太后就在一边说道:哪里,掌珠受了疼,哭是应该的,你这个当额娘的可不能这么教女。
然后将掌珠从傅莹那里抱到自己怀里,拍着她的背安慰道:哭吧,你阿玛和幺嬷最疼你,不像你额娘说的那样,哭就不喜欢你了。
听了崇庆太后的话,傅莹有一丝羞愧。大约是受现代原生家庭的一些影响,她总觉得因为身体受了疼痛就放声大哭,是软弱的表现。
别的她不记得,反正记得一次自己小时候跑步摔倒,膝盖磕了一大片,向父母哭诉之后,不光没有得到安慰,反而受到了训斥,怪她到处乱跑不小心。
这事儿给她留下了阴影,她总觉得自己在外面磕了碰了,错就是自己的。这种影响持续到现在,三十多年都没有消褪,反而又来影响自己的下一代。
不知是不是祖母的话起到了作用,掌珠的哭声一下子小了不少。
崇庆太后依旧抱着孙女道:你庆幸吧,托生成了公主,要是生在汉人家里,那就得裹小脚呢。裹小脚知道不?就是把你的小脚弄折了,不让它长,等你长成大姑娘了,脚还是这么小。
祖母提到的裹足,掌珠也不是十分理解,她只听得祖母说要把自己的脚弄折,不禁吓了一跳,停止了哭,然后下意识地探出胳膊,想摸摸自己的脚。
傅莹趁此机会,上去看看自己女儿的耳朵,见虽没怎么出血,稍稍心安些。
芳桃听崇庆太后提到裹足之事,在一旁忍不住说道:太后怎么知道裹足呢?旗人不都不让裹脚吗?
崇庆太后把孙女放下来,让她靠着自己的母亲1道:这你就不了解了,你原是这宫里的旧人,不了解外面的事儿。我家里原有个汉人姨娘,她就是裹足的。她常常和我唠叨说什么lsquo;旗人女子好,旗人不用裹脚。你没见过她那脚,真的比掌珠的脚大不了多少。
说到这里,崇庆太后把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撑开,比划着长度给众人看,道:就这么点,脚背前面鼓出来一块儿,像个粽子。那时我还想姨娘的脚怎么能这么小,想看看是怎么回事,姨娘却不给看,只说脚骨折了才能这样。
崇庆太后说完之后,一旁给掌珠的穿耳的嬷嬷说道:太后恕奴婢多言,这汉人缠足的女子,脚是不能随便给人看的。奴婢生母就是裹脚的,未出阁时见过生母的脚,别提有多难看了,四个脚趾都被窝到脚底,走路极不方便。
傅莹在一旁听她们谈论裹足之事,想自己还好穿成个旗人女子,不用裹脚,要是成了汉人女子,就算穿到成人身上,不用经历缠足之痛,以后行动也是大大的不方便了。
自己是有幸逃过这陋习,但深受此陋习迫害的女子却数不胜数,傅莹并没有半点侥幸的快乐。
崇庆太后又接着说道:我听那汉人姨娘说,这民间裹足之风甚重,别说汉人裹了,有的旗人也偷偷裹呢。要不是孝庄太后曾有禁令lsquo;入宫裹足者斩,只怕这裹足之风在宫里也要盛行呢。
听崇庆太后这么说,傅莹好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没有什么比直接下命令禁止更有效了,如果让弘历下个圣旨什么的,直接让天下的女子不能缠足岂不是好事一桩?
见傅莹没有说话,崇庆太后问道:皇后,你家中可有裹足的女子?
傅莹想了想,好像自己在富察府里还真没见缠足的女子,于是回道:没有呢,虽说儿媳娘家府里有汉人女子,但都是些丫鬟仆妇要干活的人,裹了脚行走不便,肯定不会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