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4页
    男子满不在乎,伸手去抓袁永畅的胳膊,袁永畅意外没有挣扎,而是沉住气待他走近,一直藏在身后的另一只手猛地抽了出来,朝男子的眼睛掷出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是他方才趁捡石头的时候从地上抓的一把土。男子不止看不清了,污秽的泥土还刺得他眼睛疼,他吃痛地嚎了好几声,一时间捂住了眼睛,袁永畅借此机会,把石头狠狠砸在这人脑袋上。
    他的心都快跳出来了,手抖得不停使唤,砸完之后立即转身,撒腿就跑。可是他的腿在发软,跑不快,且男子很快便擦干净了脸上的尘土,破口大骂着赶了上来,发誓一旦追到他就要把他的脖子拧断,本来还想着活捉,回去邀功的。
    袁永畅不慎摔了一跤,整个人都陷入了绝望,闭上眼睛准备等死,可是扬言要拧断他脖子的贼人却一直没动手,袁永畅忍不住悄悄睁眼,他发现贼人已被打倒,躺在了地上,他的面前立着一个高大威武的青年,所穿衣着他却是认识的,正是宫中的侍卫。
    袁永畅想起了皇帝表哥,高兴地道:“是皇上派你来的吗?”
    青年点头,拉袁永畅起来,为他拍去身上的尘土,袁永畅很想与他多说几句话,可不论他问什么,青年总是不吭声,袁永畅只好巴巴望了他好几眼。
    这沉默寡言的样子,倒令袁永畅想起了一个人。
    曾经他在陪同母亲去庙里上香祈福的途中,救过一名受了重伤昏迷过去的年轻男子。
    那人也一样,不仅不肯说话,还总是蒙着一张脸,袁永畅命身边的小厮给他送了好几天的饭菜,找来郎中给他治伤,可是那人最后不告而别了。小厮气得大骂那人是白眼狼,袁永畅大度,并未生气,救人一命本就不是为了图回报,估计那人回家去了,袁永畅也从未派人寻过。
    只是眼下,看着救了自己的青年侍卫,袁永畅莫名就想起那个已远走高飞的人。
    袁永畅轻声道:“你是谁?”
    走在前方为他带路的男子步子一顿,似听到了,又好似没听到。
    袁永畅以为他不会说了,过了很久,这人才道:“我姓崔,叫作崔景。”
    “崔大哥?”袁永畅高兴道:“我是永畅。多谢你救了我。”
    家族间的仇怨,对十岁的孩子来说太过遥远,也没人告诉他,不可接近姓崔的人,因为世上同姓之人有很多,未必每一个都居心叵测。
    而崔景想,不过是一报还一报罢了,皇帝有意令他摆脱暗卫的身份,配合这次行动,已任命他为侍卫长,他不愿让袁永畅发现自己就是当初那个不告而别的白眼狼,只道:“我送你去安全之地。”
    袁永畅点点头,跟在崔景身后,他觉得青年有一种亲切的稳重感,一定是因为对方武功高强的缘故。
    “崔大哥,你可以教我习武吗?我不怕苦,也会好好学。”
    袁永畅是个坚韧的孩子,不想再被贼人追,自己却无缚鸡之力。
    崔景:“……”
    一般若真想在武学上有所成就,这个年纪才开始起步已是晚了。可对于贵族子弟来说,有这样吃苦耐劳的决心又十分难得。
    崔景斟酌着拒绝的话,忽然天幕中飞起了一枚响箭,这是暗卫之间约好,有敌来犯的信号。
    崔景把袁永畅推向一路寻来的江伯,执剑含混道:“下次再说吧。”
    待在别院正房里的袁承纲,听见四面八方传来了厮杀声,他的手心里捏了一把冷汗,皇帝的人已在周围设下了天罗地网,作为诱饵的他,自然也希望这一次能逢凶化吉。
    可是厮杀声久久未断,时间越长,他就越焦急。终于外头完全安静下来,他所在屋子的门,嘎吱一声,被人推开了。
    袁承纲凝神望去,门口站着的却并非青年侍卫,而是一个着黑袍,带面具,犹如鬼魅一般的男子。
    “袁相,当楚王的滋味如何?”男子轻笑。
    “你是——”
    袁承纲瞳孔蓦然放大,莫非皇上的人都失手了?
    “我是想你死的人,也是皇帝想要抓的人。”
    男子往前迈了一步。
    袁承纲暗道不好,就在此时,房顶上破开一个大洞,有人从上面快狠准地持剑刺下。
    男子来不及躲闪,直接被刺中了肩膀,血流如注。
    袁承纲定睛一看,喜出望外,这正是皇帝派来保护他的侍卫长!
    崔景潜伏在屋顶上已久,落地之后飞起一脚,将戴面具的男子踹得撞在了墙上。
    还没等男子从眩晕中清醒,崔景已闪身来到他面前,一手卸了他的下巴,防止他服.毒自尽。
    做完这一切,崔景解下了男子的面具,他一直猜测,当初重伤他的面具男子,应是认识他的熟人,否则因何会清楚他的真名?
    可是揭开面具之后,他却见到了一张平平无奇、他根本没有印象的脸。
    叶安焦急等在宣德殿,穆辞扮成了暗卫,与暗二一起率人去守宫中的人质,因穆辞恐叶安有危险,不准他跟着,叶安只能乖乖等消息。他还不知皇宫与袁家别院的伏击情况如何。等了很久暗卫来报,道是崔景,也便是暗一处逮住了贼人,而在宫中守着人质的暗卫们,却等了个空。
    叶安以为,只要大家都安全,倒也没什么。
    他派李幺去给穆辞送信,让穆辞早些回来,他的胸又有些难受了,还想着阿辞哥哥给他揉一揉,李幺刚走没多久,殿外就有人大声求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