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4页
    当初那桩太子妃流产案,事情之所以来得如此迅疾,正是因为太子妃钗环里原本该是落子香的毒物被换成了威力甚猛的生南星,而太子妃的那钗环,则是来自太后宫中。
    谢迁当初全然没有怀疑到柳太后身上,但如今依照柳太后对待白玄的情感以及她本人有些如痴似狂的状态,便没什么不可能了。
    而说到底这件事针对的是谢缈,若是谢缈是身有记忆的重生者,她和太子妃此前又一向关系不错,必定会出手阻止,可是谢缈最终却没有,因为这一世的她对此事完全不知情。
    白玄估计就由此排除了谢缈带着记忆重生的嫌疑。
    至于谢无涯,依谢迁的猜测来看,于风必定同白玄也有勾连,于风年前贸然回京述职,估计就是白玄用以试探谢无涯的手段,毕竟于风通敌卖国,谢无涯若有记忆,对待此事必不能无动于衷。
    而说到他自己,谢迁倒是没有想到一个合理的理由,他重生之后,在他身上发生的、只是单纯针对他一个人而非整个赤令府的就只有一件事,那便是他和楚灵越的成婚。
    ……不过话说回来,他和楚灵越成婚虽是形势所逼,可最开始,却是太后引起的,而且现在想来,他和楚灵越之间的流言蜚语也传得太快了些,说到底也其实不过是一件艳情罢了,真的就至于引起从上到下的关注么?
    谢迁念及此,不禁想到了当下文人谏言的情景,也好似是如出一辙的手笔,所以……是白玄希望他和楚灵越成婚么?
    这又是为了什么?
    谢迁将他的这些想法都同楚灵越说了,关于最后一点,楚灵越想了片刻,试探着说:“你可还记得,大祭司当初有卦言,说我们乃是百年难遇的天付姻缘……”
    楚灵越说到这里,就见谢迁看了过来,一双眼像小鹿似的,看得楚灵越蓦然就有些不好意思,这等羞人的话也有些说不下去了。
    谢迁倒是认真顺着这话想了一会儿,觉得有点道理,大祭司不会平白起卦,也不会说些无用的话,这一定是一件重要的事,但差了其中关键的一环,就实在有些想不下去了,不过谢迁隐隐觉得,这应该同楚家的秘术有关。
    正此时,楚灵越又转移了话题,提出了另外一个疑问:“前世之时,父王或者姐姐,是不是发现了大祭司的秘密?”
    他这话一出口,谢迁顿时便明白了过来。
    白玄活了这么久,看起来也不像醉心朝事的人,应当不会骤然插手党争之事,可是前世赤令府覆灭的背后却处处覆盖着他的影子,往大了说,这件事几乎可以说是由他一手策划,其他人虽然可能也有心,但都不过是他的棋子罢了。
    可是他为什么会突然发难,要将赤令府置于死地?
    楚灵越这个说法,当是最合理的解释了,可具体事实如何,估计只有白玄知道了。
    如今事情还未到最后,是以谢迁连愤懑的情绪都不够浓厚,只是想着该如何应对眼下的状况。
    “算了,先不说这个了。”谢迁拉着楚灵越往床上躺,“你最近都没有好好休息,先睡吧,有事明天再说。”
    何止是楚灵越,谢迁这几天也没怎么合过眼,尤其如今大楚文人已经不止于诋毁楚灵越,现在已经将温遥和整个赤令府都一并骂了进去,说他们背恩忘义助纣为虐,什么驻守北境的丰臣,不过都是在翻覆权柄罢了!
    不过许是这些话谢迁前世听得够多了,现在心底竟丝毫不起波澜,成王败寇,如今赤令府已走上了这条路,那就看他们能不能再搏出一条锦绣的大道来。
    他如此想着,绷了许久的神经就这样缓和下来,不知不觉间便沉入了梦乡。
    不过他没想到,一夜竟是如此短暂又漫长,短到他连一个梦都没来得及做,却又长到局势都可以发生逆转。
    隔天一早,秋松来告诉他说。
    天下三大学司之一的长风书院公然叫板昆鹿学司,表示鼎力支持楚灵越、支持赤令府、支持为生民立命谋福的为君者。
    长风书院此言一发,学院已结业未结业的学子亦纷纷发声,各地都纷纷立起了擂台,开始了文人们引经据典各执一词的舌战。
    长浮京中也不例外,针对此事辩论的擂台已持续了整整一晚,而如今立于台上常胜不败的擂主,正是结业于长风书院的顾尘微。
    第75章 哗变
    这个发展是谢迁没想到的。
    此前他也想过用类似的方法, 可他和楚灵越都出身于昆鹿学司,相识的文人学士也皆是与昆鹿学司相关,在此境况下, 他们自是比不过鹿游原的影响力,是以便几乎毫无相抗之力。
    而长风书院和莲湖堂,不说和长浮京隔了有半个大楚,就说这两家学司从前, 也一向是不公然插手朝事, 一贯偏安一隅的。
    此时谢迁回头看了楚灵越一眼, 楚灵越会意, 回道:“近日姐姐和顾尘微未曾见过面。”
    谢迁不觉得长风书院会骤然出手,毕竟这一着不慎, 就会赔上书院的百年清誉,纵然如今长风书院的院长并非拘泥古板之人, 但这险还是冒得太大了些。
    不过据他所知,顾尘微曾是这位院长的关门弟子, 而顾尘微从以前求学之时一直到如今,在长风书院的学生之中一向都颇有威望。
    再加上他如今在长浮京的举动, 谢迁估摸着,在此事件中, 顾尘微当是费了大力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