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从那毒性极烈的慢性毒就可以知道,端王和陈琅是誓要将陈宣帝杀死,让已是嗣子的陈琅早日“名正言顺”的登基,成为大陈新的帝王。
在经历过嫡亲弟弟、嗣子(侄子)的狠心背叛后,陈宣帝已经心灰意冷,他真的很不情愿再选一个嗣子,很不甘心把自己的皇位传给宗室的孩子。
就连他的嫡亲弟弟和亲侄子都可以毫不犹豫地背叛他,如何能保证其他的皇室宗亲不会像端王、陈琅一样背叛他,会一直对他抱有忠诚?
说到底,从宗室里选出来的嗣子并非是陈宣帝亲生的孩子,而是过继来的别人的孩子 。
嗣子有自己的亲生父母,也有自己亲生的兄弟姊妹,无论如何嗣子也不可能把陈宣帝当成自己的亲生父亲,把柔嘉公主当成亲生姊妹,隔阂从一开始就存在。。
“还有不到五年的时间,朕要为柔嘉铺好登位的路,为她扫清障碍和反对者。”闭了闭眼,陈宣帝往后靠在椅背上,神情略带疲惫地低叹一声。
和之前相比,本就瘦削病弱的陈宣帝越发虚弱,脸色枯黄黯淡,头发直接白了一半,看上去不像年逾不惑的中年人,倒像是五六十的年老之人。
端王、陈琅为了确保陈宣帝中毒后早日毒发身亡,特意寻来了毒性极为强烈的慢性剧毒,虽然陈宣帝反应及时,可毒素已经深入他的身体,即使毒解了,他的身体依旧被透支得很厉害。
闭眼靠坐在宽大的座椅上,陈宣帝神情怅然地长长叹息道:“希望柔嘉不要让朕失望,也希望日后……她不要怪朕逼她走上这样一条路。”
陈宣帝很清楚,一旦女儿柔嘉踏上那条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登帝之路,将会发生什么、将要面对什么,她所承受的阻拦、反抗和诋毁将超出她的预料,会比她以为的还要多出一百倍。
在景寒忽悠陈宣帝推举柔嘉公主为帝时,他之所以犹豫不决,不仅仅是因为以前从未有过女子为帝的先例,还因为他心疼女儿,不想让她走上登帝的路。
但最后,陈宣帝还是为心中的不甘和愤怒选择了推女儿为帝,彻底杜绝了再选嗣子继位的可能。
景寒于御书房消失,离开皇宫,回到自己在京城买下的小院,是直接出现在他之前一人独处的书房里。
从头到尾,小院里的书童、厨娘和管家,都没有察觉到景寒曾短暂的消失过一段时间,他们依旧无知无觉地在做自己的事。
毕竟,这些时日以来,景寒经常一个人待在书房里“苦读”,借春闱科考的名目在书房里勤奋读书,复习功课——嗯,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景寒一段时间不出房门,不叫人伺候,院子里的其他几人根本不会觉得奇怪,只会认为景寒又在苦读,根本不会想到景寒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离开了院子,去了皇宫一趟。
坐在书桌后,景寒有些兴致缺缺地拿起书桌上摆着的书看了两眼,撇了撇嘴哼道:“还有好几个月才是春闱,真是麻烦,还要耽误好一段时间。”
看着眼前那些懒得多翻、多看几眼的四书五经,景寒坐姿散漫地斜倚在木椅上,有些百无聊赖和无所事事,他实在不想把时间浪费在看书上。
就在景寒纠结着,要不要在书房里再待一会儿、假装勤奋苦读时,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不由长眉微扬,屈指轻轻敲了几下书桌。
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景寒自言自语道:“陈涵……原来是他,我就说这个名字怎么有些耳熟。”
在原本没有景寒乱入的剧情线中,陈宣帝最终是为了大陈江山、祖宗基业捏着鼻子忍下了陈琅和端王下毒害他的仇。
原剧情中,陈宣帝只处置了端王,放过了天命主角陈琅,依旧按原计划那般立陈琅为太子,并在病死后将大陈天下交托到了陈琅手中。
陈琅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自己的亲生父亲端王平反,追封端王为皇帝,并将流放岭南的亲人尽数赦免,恢复他们的身份地位、彻底推翻了陈宣帝对他们的处置。
而接下来,陈琅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下旨让柔嘉公主和亲塞外蛮族,将已有婚约在身、年仅十七岁的柔嘉公主嫁给蛮族已经四十多岁的蛮王。
陈宣帝故去前,自然有为唯一的女儿指婚,有为她挑选出一个样样出色的夫婿,尽量保证女儿未来的生活能够幸福安康。
但在陈宣帝死后,已经登基为帝的陈琅根本不管柔嘉公主已有婚约在身,态度非常强硬地要将她嫁去蛮族和亲。
在陈琅下了和亲圣旨后,与柔嘉公主定亲的徐家根本不敢反抗圣旨,一个字都不敢说,竟然是直接推诿了与柔嘉公主的亲事,彻底推翻了陈宣帝从前的指婚旨意。
在柔嘉公主将要被逼着嫁去蛮族时,宗室里只有一向好玩纨绔的闲散亲王福王站出来为柔嘉公主说话。
可惜的是福王手中并不掌权,虽然他有勇气为柔嘉公主说话,却也无力反抗已是帝王的陈琅,最后柔嘉公主还是被扭送上了和亲蛮族的车队。
福王顾念着柔嘉公主孤苦无依,特意将自己的外孙陈涵塞进了护送和亲的队伍中,想让自己的外孙一路上多加照顾柔嘉公主,至少不要让她再受磋磨。
去往蛮族和亲的路上,陈琅有试图帮着柔嘉公主逃跑,可惜和亲一路上都有陈琅派出的精锐侍卫盯着,最后柔嘉公主也没能成功逃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