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谦逊道:“老太太谬赞了。”
——哈哈,老太太夸他了。
按照往日的流程,每当老太太夸赞他之后,就会把好东西都给他。今日,老太太也一定会驳回太太的话的。
果然,就听老太太开始说:“政儿这样知礼,老婆子也不能让他心里不安。罢了,就顺了政儿的心思,让他和赦儿平分吧。”
贾政:“……”
——不是,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
第371章 贾政(十八)
贾政只觉得难以置信, 觉得老太太偏心。
——明明上辈子贾赦就能独得七成,怎么这辈子轮到了他,就只有六成了?
而且,只因太太一句话, 六成, 就又变成了五成。
老太太不是和太太不对付吗?这回怎么就顺了太太的意了?
他却不知道, 孙氏其实, 还是在为他打算。
经了贾源的丧事之后,孙氏就觉得,自己的身体也不大好了, 还不知道能撑几年呢。
这时候, 孙氏就有点儿后悔, 以往抓贾政抓得太紧, 弄得贾政和亲娘不亲。
今日, 史氏一开口, 孙氏就知道, 这是对两个儿子得到的待遇不平等表达不满。
所以, 孙氏才顺势让他们兄弟平分,就是为了平息一下史氏心里的不满, 让她往后在对待贾政的时候, 也能一视同仁。
孙氏的这份苦心, 也不知史氏有没有体会到。反正她是绝对不会顺了孙氏的意就是了。
******
在贾代善回金陵之前, 还有一件事, 必须得处理好。
那就是关于贾政的学业。
因着贾政是嫡长孙, 也就是承重孙,贾源过世,他是要和贾代善、贾代儒一样, 守“斩哀”二十七个月的。
的那
但守孝归守孝,学业却不能耽搁了。
于是,在临出发的前一日,贾代善特意换了件能出门的浅色衣裳,提着礼物,到程先生家里拜访。
他是想着,他们家热孝已经过了,就把老爷子生前住的梨香园收拾出来做新的书斋。
那里单独有个门可以通向外边,程先生不必入府。一是避免冲撞了人家,二也是和家中的女眷避嫌。
他考虑的很周到,若是没有特殊情况,程先生也必然不会推辞的。
可是,程先生他羞愧呀!
他一心觉得是自己本事不够,才把好好的一个神童,险些教成了伤仲永。
所以,他坚决地推辞了。
“国公爷还是另请高明吧,学生实在不敢再误人子弟。”
这完全出乎了贾代善的意料之外。
他怔了一怔,立刻就从自家身上找原因,“可是家里有那个不长眼的,怠慢了先生?”
“不、不、不,”程先生连连摇手,“国公府乃是积善之家,府里的下人也都十分懂礼。实在是学生德薄才浅,不敢耽误了大公子呀。”
见他说得十分诚恳,贾代善道:“还请先生明示。”
再看程先生,已是满面羞愧之色。
“不敢欺瞒国公爷,实在是……唉!”
他重重地叹了一声,把贾政在读书上前后的剧烈反差说了出来。
末了,自责道:“定是学生教导的不得其法,这才让大公子学不进去。大公子这样的良材美质,学生实在是不忍心使之蒙尘。因此,才请国公爷另请高明。”
贾代善沉默了。
曾经隐隐在心底出现过的违和感再次抬头。
虽然程先生一意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但贾代善却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贾政又不是程先生的头一个弟子,人家程先生二十多岁就中了秀才,然后开馆授徒,距今已有二十多载,教出的秀才公也有二十多个了。
虽说没有教出过举人,但那是因为人家中了秀才之后,就到县学甚至是府学去读书了。
程先生以往的弟子还不是那种绝世天才呢,都能考中秀才。如今贾政连个童生的功名都没有,怎么就教不了了?
他觉得,肯定是家里哪个奴才不长眼,见程先生家贫,就给人难堪。
读书人嘛,都好脸面。程先生受了辱,却拉不下脸来说,所以才找了个借口要辞馆。
自觉已经闹明白了的贾代善,没有再强求,而是再三给程先生陪了礼,又让他一定把礼物收下,这才告辞离去。
回家之后,他就让史氏仔细排查在书斋伺候的下人,甚至于从府门到书斋这段路上可能遇见的下人。
“务必要弄清楚,究竟是哪个眼皮子浅的,败坏我们家的门风!”
史氏赶紧应了,却又发愁道:“老爷马上就要去金陵了,程先生辞了馆,这政儿和赦儿的学业怎么办呢?”
这个,贾代善已经有了打算。
“你放心,我已经托了代化哥哥,把政儿和赦儿送到东府去,让厉先生一块儿教导。”
史氏喜道:“这敢情好,贾敬可是已经中了秀才了,说明这厉先生是个有真本事的。”
“你这是什么话?”贾代善有些不高兴“程先生也是极好的,手底下也教出过二十多个秀才呢。要不然,当初老爷子也不会亲自去请了来。”
史氏忙道:“妾只是关心两个儿子的学业,没有别的意思。”
贾代善叹了一声,语重心长地说:“咱们夫妻多年,我还不了解你?你不就是觉得,程先生只是个秀才,不如厉先生那个举人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