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只能猜想,那个番突女子给他们喂水,是出于倍基的授意?番突男子不敢得罪倍基,就只好不追究了?
如果那个尊贵的番突少女真在照顾他们,不禁又让安然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第171章 为奴
被绑着饿了三天三夜后, 安然等人终于被番突人从木桩子上解下来了,几个人基本都陷于昏迷之中。
好在他们在中途被人喂了三回水,都挺过来了, 只是手脚被绳索勒出了伤口和肿胀坏死, 要养一段时间。
在几人还昏迷之时, 他们被分开带进了不同的帐篷里。等他们清醒过来时, 他们都成了隶属于不同番突贵戚家的奴仆。
等他们身体和伤势好一些之后,就被驱策着做些脏活累活。番突人主要放牧马和羊两种动物, 安然这些奴仆的工作主要也就是给马匹和羊只切饲料,收拾马栏羊栏,给马修毛洗澡,给羊剪毛等等,负责放牧的是另一批人。
安然等人在干完活计后, 总要臭哄哄地凑到一起,嘀咕嘀咕自己的见闻。想到他们可能要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 大家不约而同地用心学起了番突话。
能在音乐上有所造诣的都是聪明人,番突话跟唐话相比,简单太多了,就是觉得音调怪异, 难以掌握。两个月下来, 说番突话还是只能说些最简单的,不过听番突话,还是能连听带猜懂个七八成。
安然等人渐渐知道了,番突人一般人家养不起奴仆, 只有一些豪富贵戚才养奴仆。这些奴仆被抢掠过来时, 都会被绑在木桩子上渴饿三天三夜,不死的, 才能成为奴仆,说是天神的选择:这三天是对奴仆的考验,天神会让对番突有敌意的人死亡,只留下对番突忠心的奴仆。
因此,在这块营地里,并不只有安然几个奴仆,还有其他各族因各种原因被抢来的四五十个奴仆。最老的一个奴仆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八-九年了。
据他说,总有奴仆试图逃跑,但无一例外的都被抓回来了。活着的,抓回来杀掉,死了的,拖回来示众,以震慑其他奴仆。
安然等人甚至在奴仆中看见了几个在这里生活了两三年的唐人,只他们跟那几个唐人的目光一对,大家都齐齐转开了目光,连话都不想说。
安然几个仿佛从那几个唐人惨白憔悴,绝望木然的神色中,看到了自己惨淡的未来。
奴仆们在番突人眼里,就跟他们放牧的牲口一样卑贱,好在番突人对牲口和奴仆一样,只要听话,并不怎么打骂虐待,会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在吃的穿的住的方面并不太苛待。
也没有派专人随时盯着奴仆,奴仆在营地里还有一定程度的人生自由,只有一两个专管奴仆的番突管事盯着他们干活,如果干完了活计,管事也让奴仆们休息。
番突的阶层是怎么划分的,安然几个完全不知道,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何人的奴仆,反正就是每人被驱策着干活就是了。不过,安然几个也都不关心这一点,他们最关心的是怎么逃跑。
他们都才二十多岁,连最大的阿辰,也才三十出头,都还年轻,他们怎么能安心给异族人为奴为仆一辈子?就算要为奴为仆,也得是给自己族人啊!
虽然存着想逃跑的心,但是实在不具备逃跑的条件,大家只得暂时忍耐着,等待时机。
两个月下来,他们基本上把这块番突营地的情况摸清楚了。这时,安然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让军乐队的成员们在累死累活干完苦力后,聚到一起,拿起乐器,弹奏起来。弹奏的多是节奏舒缓的乐曲。
本来夏古琴挺有气节,觉得自己的琴音不能弹给敌人欣赏。安然则觉得,他们六人之所以会被带到优兀草原来,多半就是因为他们会奏乐。
因此,他们想在这里生活得好一些,得到番突人的优待,就必须表现出跟其他奴仆不同的地方来,被需要,才会被优待。为了生存而被迫献媚于异族,有什么值得可耻的?
奴仆们干完活计,一般都在天色渐黑之时。灯油烛火在大唐都是昂贵的,在番突这边更加稀少珍贵,大家都是用篝火照明,匆匆吃了晚饭,等天色完全黑下来,就在朦胧的月光照映下,收拾收拾睡觉。因此。军乐队们演奏起乐曲的时候,差不多都在番突人吃晚饭的当口。
一边听着舒缓的乐曲,一边吃饭,实在是件很舒服的事,哪怕听的人并不懂得欣赏乐曲。舒缓的乐曲也能调整听者的心态,让人放松下来,心情愉悦起来,吃起饭来心情松快。
所谓钟鸣鼎食,在大唐,也只有豪富奢侈之家才能在吃饭设宴之时,叫乐伎奏乐助兴,安然为了能在番突的地盘活下去,活得好一些,也是拼了,让这些番突蛮子享受了一回吃饭时的钟鸣待遇。
开始的时候,番突人对军乐队的演奏不理不睬,半月之后,渐渐有番突人来打量围观他们,还说他们的乐器弹出来的声音好听。
后来,有些比较富裕的番突牧民会把自己家吃剩的食物赏给军乐队吃,可怜他们,在自己吃饭时奏乐,错过吃饭时间,只能吃别的奴仆吃剩的食物。
那些南下侵袭大唐边民的番突男人虽然凶恶,残暴,但对自家的女人和孩子却十分温和,而生活在优兀草原上的番突女子们,性情却相对温柔很多,心肠也软。
再后来,番突管事接到主家的吩咐,减少他们的活计,一到晚饭时间,就叫军乐队开始演奏,还经常赏给军乐队一些精细的吃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