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8页
    这次容歆再不能推辞不抱十二阿哥,便十分痛快地应了一声,抱着十二阿哥径直出了屋子。
    “额涅,您身体尚未痊愈,有事叫容歆禀报一声便是,何必折腾?”
    “皇上。”苏麻喇姑强撑着行了一礼,感激道,“您善待奴才,奴才感怀在心,然抚养十二阿哥之事,不合规矩。”
    嫔位以上的后妃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苏麻喇姑实际只是一个奴才,自是没有资格的。
    可是康熙不许她妄自菲薄,极认可道:“朕幼时由您启蒙,受您教诲,您的学识和德行,足以抚养皇子。”
    苏麻喇姑又推辞了几句,见康熙并不欲收回成命,便又改口道:“奴才确无教导皇子的资格。皇上宽仁,可否另与奴才一个恩典?”
    康熙立即道:“额涅,您直言便是。”
    “奴才想求皇上应允奴才与容歆一同去东陵,奴才想为太皇太后守陵。”
    太皇太后的陵寝还未定下,论制,应是葬于太宗文皇帝的昭陵,可太皇太后临终前有遗言,希望葬在东陵,陵寝挨着顺治帝和康熙的陵寝。
    康熙若是应允,便是明确表示,太皇太后将葬于东陵;另一点,苏麻喇姑年迈,康熙也不忍其在陵园清苦守陵。
    他一时无法做下决定,便道:“额涅,此事还需考量,过些时日再说罢。”
    苏麻喇姑沉默稍许,点点头,叹道:“皇上,太皇太后一生皆为爱新觉罗家奉献,临终前只留下寥寥数语……”
    康熙心中一痛,忆及皇玛嬷临终前的模样,良久,颔首应允道:“额涅若执意,朕便不再阻拦,只务必要照顾好自身。”
    苏麻喇姑眼中闪过泪光,应道:“奴才遵命。”
    康熙无奈地摇了摇头,顿了顿,又道:“至于十二阿哥,君无戏言,便是您要去东陵,依然由您亲自抚养。”
    苏麻喇姑推无可推,只得应下。
    而容歆此时正抱着十二阿哥读书认字,并不知道只这一会儿的功夫,她出宫的变数便来了。
    第112章
    康熙二十七年四月, 康熙命太子胤礽留京, 将带着大阿哥胤褆、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一同送太皇太后灵柩前往直隶州的昌瑞山。
    太子对容歆的暂别并未表现极多的不舍,反而诚挚道:“姑姑,您此番远行, 务必要顺心而为,待到您归来之日, 胤礽亲自去城外迎您。”
    容歆微微仰头看着太子的眉眼,温柔地回道:“好,望殿下也平安顺遂, 万事想开些,莫要失了本心。”
    “是, 胤礽明白。”
    二月份,徐乾学的学生——左佥都御使郭琇列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贪污收贿等十一项罪状参武英殿大学士明珠、余国栋等人。
    因去年便有直隶巡抚于成龙参明珠、余国栋卖官受贿,康熙对明珠一党权势过盛早已有所忌惮, 遂今年郭琇证据确凿,便罢了明珠等人官职,着手打压明珠一系。
    而随着明珠的倒台, 支持大阿哥这一系的势力大损, 与此同时, 太子身后的索额图一派士气高涨,趾高气扬, 隐隐有一家独大之势。
    太子与容歆说过, 若是长此以往, 一则担忧索额图等人借他之名行事反害他声名受累, 二则担忧长此以往朝纲不稳,遂有心稍加打击索额图的气焰。
    至于何时行事,还要等康熙从直隶回归。
    太子诸多打算只简单与容歆说了说,容歆于政斗一事上敏锐度一般,便也不对太子的行事横加干涉,只反复叮嘱提醒他“莫要失了本心”。
    而除了容歆,也不会有旁人对太子殷殷嘱托,是以太子从未不耐烦,每次皆会认真地回答。
    但太子也不是无欲无求的,因为他回答完便又要求道:“姑姑,到东陵之后,小十二再如何讨人喜欢,也莫要为他做蜜饯。”
    容歆闻言,笑道:“我又未带着雪青,何处去寻作弊之人?自然是不会的。”
    “那便好。”
    其实容歆本也不愿做这等李代桃僵之事,只不过那时宫中不知为何突然传出:康熙在寝宫中藏了一只蜜饯罐子,不许宫侍随意触碰。
    后来不知怎地风向又吹到容歆身上,她实在不想任其发展,便借机表明,她做的蜜饯只是寻常,而真正不寻常的,其实是蜜饯原本的主人。
    那就是事实,可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以为的“事实”。
    及至如今,宫中还有许多人认为容歆和康熙之间必定有什么不为人道的风流韵事,容歆也是很无语,难道以为抄书到死是什么情·趣吗?
    而想到抄书,容歆对太子道:“我先前打算先抄完一遍带到直隶去,可实在没能完成,便直接从您书房取了未抄的医书。”
    “我正要与姑姑说。”太子笑道,“皇阿玛教您量力而行,有为百姓教化尽一分力的心便可。”
    冠冕堂皇。
    然心中嗤之以鼻,容歆也不好当着太子的面表现出来,便道:“我近几日收拾书时想到,皇上只教我抄医书,倒没教我每一本皆抄,我瞧着有许多译本以及后人注解的版本,便只择了其中之一。”
    可即便这样,也只去了一半,另一半她若想抄完,还是得到垂垂老矣。
    不过容歆想着,她慢慢抄下去,康熙再有何处不顺心想要借机罚她,恐怕也要稍作琢磨,也算是好事一件。
    万一有幸,千百年之后人们考古发现她的墨迹,不拘是佛经还是医书,总教她的存在留下一丝痕迹,这便是意外之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