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过得很快,渐渐的到了年尾。
俗语说: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扫房子……
今年安山大队因为养猪多了一份收入,所以到过年时,大家也比以前舍得,腊八的时候家家户户就飘起了腊八粥香。
季明珠也随波逐流,用米,小米,红枣,核桃,板栗,花生,豆子,香菇等八种材料煮了咸腊八粥。
二十三,祭灶神是属于封建迷信,破四旧,是不允许的,每到这天,上面的人就会要求大队组织人手,挨家挨户的查。
不过再怎么阻拦,大队还是有不少人偷偷祭灶神,只求来年合家平安,当然大家也不会明着反抗,而是把祭灶神的时间选在深夜,连灯都不点,摸黑着祭灶神。
大队的人也知道这个情况,他们也就是做个样子给上面看,谁也不会真的抓人。
到了第二天后,勤快的人们就会早早起来,把家里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部打扫的干干净净,除旧迎新年。
之后几天,大队里的欢声会越来越多,因为过年是个大日子,再抠的人家也会在这段时间做上好吃的。
富裕点的人家会选择蒸白面馒头,鸡吃不起,肉怎么也要买一些。
至于穷点的人家也会选择蒸三合面馒头或者高粱馒头,肉吃不上猪下水也要买点回来。
大年三十,年夜饭就是最重要的。
季明珠从早上起来,就开始准备年夜饭。
在蜀地,年夜饭必不可少的是年糕,寓意一年更比一年高;第二就是鱼,‘鱼’谐音‘余’,寓意年年有余;第三就是鸡,象征着全家有福。
当然,只有家里有条件,还可以多准备一些菜,季明珠今年就从公社抢了两斤羊骨,所以季家的年夜饭又多了一道羊骨汤。
季明珠忙着做年夜饭,季明宇也没闲着,早早的他就跑去红阳公社的供销社里买上主席像,拿回家来贴在堂屋中央。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特色,以前过年都是贴上玉皇大帝,观音菩萨等神仙的画像,现在因为破四旧不允许贴了,大家就改成贴主席画像,因为主席现在就是人们的信仰,在人们心中就是最值得尊敬,爱戴的人。
到了傍晚,季家的桌子上就慢慢的摆上了羊骨萝卜汤,红烧鸡,酸菜鱼,炒年糕,麻婆豆腐,酥肉丸子。
这些菜在安山大队绝对是头一份了,季明宇季明安两人看到了,直呼道:“过年真好,要是天天能过年就更好了。”
季明珠笑着说:“会的,我们会越来越好,以后天天像过年。”
现在是文革期间,不许祭祖,也不许给祖先烧纸,连放鞭炮也不行,所以年夜饭做好后就可以吃了。
不过在吃之前,季明珠他们三人还要在主席像下背一次红宝书,要“坚决遵从主席的思想,贯彻落实主席的方针。”
吃过年夜饭后,剩下的就是守夜,现在也没啥娱乐活动,季明珠想着,干脆和季明宇他们说:“明宇,干坐着太无聊了,不如咱们来做灯笼。”
季明宇两兄弟听了都很感兴趣,不过季明宇还是说:“姐,我们不会做啊!”
“没事,姐会,”季明珠大手一挥,表示做灯笼很简单。
当然,季明珠会做灯笼,也是上辈子在孤儿院学的,那时候孤儿院经费紧张,为了让孩子们能吃饱,孤儿院就会去领一些像糊灯笼,串珠子,穿花朵等手工来让小孩子们做。
那时候做的好的小孩子还能得到食物奖励,季明珠为了食物,没少在这种小手工上花心思。
做传统灯笼需要把竹子劈成细条做支架,劈竹子这种事情不用季明珠做,季明宇就能搞定。
竹子劈成小细条后,季明珠就开始动手了,季明珠手很巧,很快,一个圆形的灯笼就在她手里慢慢形成。
季明珠做时季明宇和季明安也跟着做,季明宇手也比较巧,第一遍还有些歪歪扭扭的,第二遍他就熟悉了,做出的灯笼也是有模有样的了。
季明安就不行了,可能是因为他人小手短,明明是圆形的灯笼却被他给做成了椭圆形,特别像南瓜。
看着自己的灯笼,季明安瘪瘪嘴,有些嫌弃,不过脸上嫌弃,季明安却依旧小心对待自己做的丑灯笼,季明珠说要拆了从做时,他也不答应。
灯笼支架做好了,就要糊纸了,家里没有胶水,季明珠就用面粉搅糊糊来当胶水。
灯笼纸也是选用红纸,过年嘛,正好红红火火的。
灯笼做好后,原本要在里面点上蜡烛,不过季明宇舍不得,蜡烛可比煤油贵多了。
于是他干脆用竹子砍了几个竹碗,在里面倒上煤油,再搓根棉花做灯芯。
灯笼做好后,季明宇和季明安俩个人就兴致勃勃的要把灯笼挂在大门上,拦都拦不住。
季明珠无奈,只能和季明安小心的扶着梯子,让季明宇上去挂。
三十晚上是要守夜到十二点的,不过家里没有钟表,不知道时间,所以季明珠只能估计时间到了,就给季明宇两人一人发了六分钱的红包,希望来年六六大顺,然后让他们去睡了。
大年初一要起早,早早起来洗漱过后,季明珠们就要去拜年了。
大队里拜年是小辈给长辈拜年,季明珠三兄妹是小辈,所以不用再留人在家里等人拜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