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4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许珍想的是,通过宣传如何在洪涝中自救,来获取这份功德点。
    正好自己的工作单位是礼部,想要印点小册子发出去,还是挺简单的吧。
    许珍美滋滋的想着。
    等时间差不多,就跑到宫里。
    她原本是想立马就写洪涝灾害的自救手册的。
    可到了宫中立马就被唐焉知拉去报备外出,接着往宫外走去,许珍这才想起,自己今天是要去学馆问问招生,顺便见见世面。
    两人去的学馆是鸿都学馆。
    鸿都学馆是长安最好的学馆之一,几乎可以和太学媲美,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桓灵时期,是宦官为了与士族占据的太学对抗而建造的学校。
    如今距离跟随朝代变迁,鸿都学馆从洛阳搬到了长安,依旧十分兴盛,学生千人,毕业后不少都当上了中央的大官。
    学馆被器重,便多了不少经常前去勾结的,为了防止人才外流,礼部每过五日要前来视察,三十日一次大查,看管的比太学还严格。
    今日就是礼部本月的第二次小视察。
    许珍一路上跟在唐焉知后头,笑嘿嘿的问:“这学馆招生有没有需求?”
    唐焉知笑着说:“肯定有的!学馆要求很高!”
    “那什么样的才能进?”许珍问。
    “你既然是员外郎,主事说不定会看在你面子上,放低要求。”唐焉知想了想,“但至少也要熟读经书的。”
    许珍点点头:“这个肯定熟的。”
    唐焉知又道:“要是之前有过个乡试之类的,就肯定能进了。”
    许珍说:“我觉得小——我那个阿妹,很厉害的,如果去考的话,说不定真的能考过。”
    唐焉知夸赞:“员外郎教的吧?我早听说了,你在江陵时候教了不少厉害的学生。”
    许珍谦虚:“没有没有。”
    唐焉知又夸。
    许珍赶紧转移话题:“学馆到了!”
    学馆庄严,格局大,比普通的县府还要宽广。
    门边小屋中,主事坐在凳子上。
    他瞧见许珍和唐焉知来了,便起身迎接,只是对唐焉知热情,对许珍并不怎么热情,和许珍道贺完,介绍了一些最近的学生状况。
    主事对员外郎的态度冷淡。
    唐焉知觉得有点奇怪。
    但这冷淡其实并不能怪主事。
    冷淡是因为,主事今天一大早被人提点过,那个提点他的也是礼部司的人,给了他一个香囊,告诉他新来的员外郎并不怎么被重视。
    能混到学馆主事,甚至是在宫中当值的,哪个不是人精。
    主事立刻就猜到,这新来的员外郎得罪人了!得罪的肯定还不是什么小人物!何况如今虽说江山是圣上的,但实权在谁手中,并不好说。
    若新员外郎真的得罪了人,那自己肯定不能讨好,还得疏远。
    毕竟这员外郎,只是个被赏赐的。
    主事如此盘算好,对许珍一直保持一种疏离的态度,许珍问,他便回答,不问就不说话。
    许珍其实没有过分的感受到什么,只以为是学馆的人比较严肃。
    她跟着唐焉知逛了一圈学馆,熟悉如何考察学务,查看功课之类的。
    看完后,她跑到主事那里问:“你们这里招生吗?”
    主事哪敢给许珍行方便,冷淡的说:“不不不不招。”
    许珍问:“成绩特好的那种也不招吗?”
    主事忙说:“不招!”
    唐焉知听见了,跑过来问:“怎么就不招了?前几日我还听你说要招生啊。”
    主事有苦说不出。
    学馆学生当然是越多越好,可要是给这个新来的员外郎面子,那就是得罪别的更厉害的人,他怎么敢。
    主事重复强调道:“不招了,员外郎可以去隔壁的满月学馆问问。”
    唐焉知更加觉得奇怪。
    许珍也觉得有点奇怪,但是既然不招了,那也不能难为人家。
    她跟着唐焉知继续走,走过一片田地。
    唐焉知介绍道:“这里是学生种田的,学馆馆长农科出生,务农。”
    许珍点点头:“厉害啊,务农的确是发展国家最好的方法了。”
    两人继续往前,走过廊桥,瞧见平齐的竹屋,里头书声琅琅,外面摆了许多雕刻品。
    唐焉知指着外头的雕刻品说:“这是墨派的,读书之外,爱做发明。”
    许珍问:“墨派是什么?怎么感觉分了这么多科目?”
    唐焉知给她科普:“学馆老师多,自然有主张不同学说的,墨派的就是崇尚墨家的,同样做手工的还有推崇班输的。”
    许珍原本听白虹书院的说书院分科,以为已经够多了,没想到学馆的不但分科,还分学说。
    两人继续往前走,唐焉知忽然肚子疼,和许珍说了一声,让许珍先去学馆外头看看学生背书,自己等下就来。
    说完提裙匆匆离开。
    许珍站在原地站着,有点累,走到边上坐下。
    她原本穿着官袍,但是出宫之后被唐焉知拉去换成了常服。
    正巧周围有人在踢蹴鞠,蹴鞠从高空飞起,不知怎么的踢到了许珍这边。
    在地上弹跳两下,滚到许珍脚边。
    远处几个踢蹴鞠的招手,让许珍踢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