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冬天到来的格外的早一些,早早的就开始要下雪了。
考完试赵曼去市里面看了赵传炯一趟,他精神也还不错,不过还住在传染病房,出来见人都带着厚厚的口罩。
看见女儿现在都当上新区的教育局长了,似乎也释怀了。
赵曼给他买了些营养品,又说起当初拿走他两千块钱的事情。
她不缺这个钱,还是想把钱还给他,当时拿走钱只是怕方曼丽拿走。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下乡插队五年,五年来知青们多少都得到了家里的照拂,只有她一个人,无论经济上还是物质上都没能得到父亲的照顾,要说原谅他也是不可能的。
赵传炯叹息道:“我还有什么好指望的呢,我的什么都是留给你的,爸爸的钱你拿着我才放心呢。”
赵曼知道说什么都没有用,每次去看他都买些麦乳精罐头什么的。
她不知道赵传炯还能活多久,即便是不能原谅和理解他的行为,这也算是原主在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亲人之一了。
后来她又去看了赵传炯几次,疗养院那边出来人把东西拿走以后,赵传炯本人都没出来。
她猜想赵传炯是不是病到下不了床了。
赵曼把志愿报完了以后,整个人就轻松了很多,开始准备起来今年的安全教育工作,忙起来新鲜事儿就有新鲜劲儿,竟然也不觉得累。
下班的时候突然才想起来,出门的时候忘记给家里的煤炉
子换煤球,回家以后八成还要生火。
晚上六点钟,她才走回家,就看见屋子里面有孩子们忙活着的身影。
她心说孩子们今天不用卖瓜子了啊,这都腊月了,怎么还在忙活着啥呢,一进门就看见脸上都是煤灰的小老三,正拿着把扇子给煤炉子煽风点火呢。
她这心里顿时就觉得暖洋洋的。
“妈妈。”小老三看了她一眼,甜丝丝的叫了一声她:“你吃饭了没有啊?”
赵曼走进屋,看见其他两个还在给煤球摊开,原来白天有一桶水漏了,煤球点不着,点不着就连饭都吃不上,几个孩子还在艰难生活。
赵曼赶紧走过去,掏出来毛巾打湿了给他擦擦小脸:“哎哟喂,炉子灭了就去别人家借火嘛。”
她顺便带着小老三去洗手手,很快又是白白嫩嫩的小老三啦。
小老三甜丝丝的享受着妈妈最大的宠爱:“哥哥说怕你回来还要生活心里烦,然后让我们学学怎么生火。”
赵曼偷偷的亲了他一口:“可真是妈妈的乖宝宝。”
门口还挂着一条腊鱼,赵曼惊讶的问:“这鱼是哪来的。”
大娃看了一眼说:“是我们找农场的人买来的,他们今年去河边打了不少鱼呢,这一条鱼才一块二,便不便宜。”
赵曼:“你们哪来的钱?”
二娃:“上次卖瓜子赚的啊,我说想吃鱼,然后我们一人凑了四毛钱,找农场的大旺家里买的。”
大娃:“绝对划算,平常去买新鲜鱼要三毛五一斤,还是带着内脏的,这条鱼晾干了还有四斤,那说明晒干之前至少有七斤重。”
好嘛,大儿子脑瓜子好,算账起来溜溜溜。
二娃算不通这个账,就觉得想吃鱼,妈妈还不让打。
心疼归心疼,可是买糖也是花了,买鱼也是花了。
居然花的是自己挣的钱呢,这也是棒棒哒,当初卖瓜子和卖板栗赚了一些钱,赵曼不想给孩子们太多,就零零散散的买了些肉,给孩子们加餐补身体了,分给他们到手里的也就只有几块钱,三娃的钱还是大娃给管着的。
没想到儿子们用自己辛辛苦苦挣得钱给妈妈买鱼吃,真的是好感动呜呜呜呜。
好吧,赵曼又要吐槽一下物价,这一条鱼一块儿
,真不贵,因为肉价也要七毛二,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只能买两斤不到的肉。
另外又要鄙视一下当下物价的无脑吹。
这条鱼目测有六七斤重,晾干了也有至少四斤,是真的划算吧。
但是下班以后能在河里捞几条鱼,就能顶上班干好几天,难怪那么多人愿意去河边打渔了。
二娃看赵曼回来了,解释道:“这几天我看你考试考完了,肯定很辛苦。”
赵曼很安慰:“儿子们在给我做饭吃呢,我不挑剔的,来来来,咱们看看今天晚上能吃啥。”
大娃正准备做饭,不是三娃还没有生起来火么,兄弟几个都在等火生起来,就直接傻掉了。
最后一致决定还是在大灶里面烧柴火,好在饭已经蒸上了,锅盖里面传出来香喷喷的米饭味道,瞅了一眼灶台上面还有一碗米汤哎!
好家伙,都享受到儿子们的服务啦。
赵曼心说沥米饭可不好煮呢,你们妈妈我可不敢暴露我到现在还不会煮沥米饭的事实。
她每次都是搞个不锈钢盆直接上锅蒸,其实蒸米饭更好吃,但是沥米饭可以做成锅巴饭,还有米汤可以吃。
米汤是好东西哇,大热天的时候喝一口凉米汤可是太好不过的事情了。
第222章
冬天呢, 她小时候喝过红糖米汤,也是很好很好喝的呢。
“你们等等,妈妈给你们好吃的。”她打开碗柜找出来红糖, 熟练的用几个碗,一个碗里放半碗米汤,然后一勺红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