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吴静香抠门,他们家现在包吃喝,到乡试结束至少要一百两银子投进去。
一百两银子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一般的农家子一年也赚不上一百两银子,一百两银子足够一家五口,花几年了。
够他们家的茅草屋,换个新屋子了。
他们家现在做卤肉生意,总不能让大家吃清粥小菜。
一百两银子在吴静香眼里也不过是笔小钱,她真正担忧的是,会不会把少年们的胃口养大,以后来他们家饭馆吃饭都不付钱怎么办?
斗米恩,升米仇。
前世她也不是没见过,以前爸爸那些所谓的朋友来他们的早餐店,就从来没有付过钱,爸爸还笑呵呵地不计较,几块钱算了。
但是爸爸生病时,她去找他们借钱,那些所谓的朋友立马换了嘴脸,说跟爸爸不熟、没钱。
爸爸的命,还是靠学校里老师和同学发起的募捐,垫了医药费。
从那时候起,她就知道钱只有拽在手里才有保障。
“小姑娘,年纪小小,皱着眉头,想些什么。”
温和地嗓音,在耳畔边响起,才从吴静香从思绪中唤醒。
“郑先生——你们怎么来了?”
吴静香抬头,一个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俯身与她说话。
“小姑娘,你知道我?”
“当初先生公堂之上,连连对县令的拷问,记忆犹新。
还有那天你跟着大红袍来我家,也见过面。”
吴静香与之对答。
“听闻你熟读《大齐律法》”郑文仲自从知道吴静香是那个可以让铜钱说话的小女孩后,对她很是好奇。
“算不上熟读,大致看过几遍。”
“小姑娘别想蒙我,看过几遍,便可记住第几页,第几条上写着什么?”
郑文仲表示不相信她的鬼话,他每天翻律法的人都记不住。
“这有何难,用心便可。”
吴静香成功装逼,看着对方一副你也糊弄我的神情,又添了一句,“许是我年少记忆尚可,只需一遍便可记住。
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记忆里逐步衰退,先生确实要多读几遍,方可记住。”
郑文仲:
这——他被人嫌弃说老了……
第22章
吴静香在与郑文仲装逼之时,她家的娘亲正被胡大力软磨硬泡。
“大妹子,你就把我这个猪蹄子让给我,你家就是卖卤肉,回家再自己做一只。
你是不知道,知府大人闻见你家卤肉的味道,非要尝尝,我哪里敢把剩饭给大人。
大妹子,你瞧见没?
与你家丫头聊天那个,文绉绉的,正是知府的师爷,专门盯我过来买卤肉的,你要是不卖我,我回去肯定挨板子。”
胡大力回头望着郑文仲的方向,眉毛一挑,手中的佩剑指着吴静香的方向。
远远一指,趁着苏采薇愣神的瞬间,提起装着大猪蹄子的木桶,扔下银子,绝尘而去。
苏采薇回神之后,别说是大猪蹄子,甚至连半边的猪头肉都没了踪影,十两银子被主人遗弃孤零零地躺在案桌之上,她是哭笑不得,晚上又得辛苦女儿多做几道菜。
“郑先生,案子进展如何了?”
事关自己的话本能否顺利刊印,办案的核心人员在此,吴静香岂能错过,探听第一手资料的机会。
“童试乃为大齐选才的大事,国之重事,案子只能推后,待乡试结束后,大人才有心力查案。
此次受害者皆是书生,我大齐未来的栋梁,行为及其恶劣,根本是毁坏大齐的根基。
大人怀疑是邻国的探子做的,已经上书圣上,请求圣上派钦差大臣前来查案。”
郑文仲说道。
牛逼了,死了几个人,上升到大齐的根基动摇,然后向上面要人、要钱,这大红袍知府是个狠人,栽赃嫁祸给敌国一手玩的很溜。
“郑先生恕我不解,离我们桂南城最近的便是国线交接的陈南国,他们没有理由派人前来祁县这个小地方杀几个毛头书生,费钱、费力,根本没有赚头。
如果他们是来刺杀你家大人,这话说出去别人倒是信几分。”
吴静香吐槽道,细作培养一个都要花好大价钱,陈南国的国主又不是一个傻子。
“小丫头,挺机灵和我们大人想一块去了,大人上书的时候这样写道,敌国细作肆意虐杀大齐的读书人,为的便是引诱我家大人出城,大人爱才如子,定不会坐视不理,前去祁县调查清楚。
他们用谜案牵制大人,为的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做好战斗准备,攻克我桂南城。”
郑文仲许是心情大好,或者爱才,对着吴静香说道。
“你们当官的,很会上纲上线。”
如果吴静香知道陈南的太子、公主现在还在桂南城,刺史还拼命凑和,请陈南的太子、公主住他们家,恰巧知府与刺史不和,便会说上一句,“你们当官玩政治的心真黑,不动声色给对手泼脏水。”
大齐皇帝接到这封快马加鞭的信件,先是嗤之以鼻,斐思谦什么性子他不懂,不见兔子不撒鹰的那种,他特地派遣他去桂南城驻守。
皇帝脑瓜子疼,斐思谦是他撵出京城的,这次上书要人,他也不一口否决,毕竟是他的人。
早朝之时,皇帝宣布鬼王为钦差大臣去祁县调查女鬼书生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