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一直都有来大秦这边的夜郎国百姓们,皇室小国的百姓就有数万之众,极大的缓解了大秦目前的压力。
没错,大秦的压力。
武力大秦已经不缺,地盘和粮食也不缺,现在就欠缺人口这个问题。
大秦打败了匈奴,却没有征服茫茫大草原,那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如今已经野草旺盛,正等待着牛羊马们去为它们做修剪,还有大秦许多地方也因为收缩政策,集中发展而导致原先的土地变得荒凉,这些都需要人口去填充。
看到有的郡县经过数年发展人口已经饱和,甚至有些溢出,赵燕歌让郡守们把那些多出来的人口按照户分出来,成立更多的村、镇、县和郡。
后勤储备人才足够,又有老一辈的官员在官报上手把手的教导他们如何做事,地方刚接手重任的年轻一辈也长得极快。
这天,赵燕歌让右相和严晏进宫来,让他们拟定新的律法。
右相不用说,堪称法家的定海神针。
而严晏同样因为王田政策而一跃成为法家的新秀。
目前右相已经开始带领着严晏四处学习,尽快的帮助严晏成长起来。
“陛下,这次您想拟定什么律法?”右相问道。
“这一次啊,拟定我大秦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赵燕歌眸色幽深道。
“知识产权……”什么可以被称之为知识?文字、书籍、字画、文章、诗词、……
知识产权保护法就是为了保护这些东西而存在的。
大部分知识产权都是笔述,也有一小部分是口述。
右相和严晏两人听的一愣。
毕竟这个时候文风淳朴,实在很难想象的出来有人会掠夺、抄袭、侮辱别人原作的卑劣至极的各种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那就是手艺传承保护法。”
“百家人大都慷慨,可民间的情况实际上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听说手艺绝活一类都以家族形势世代相传,就连自己的子孙都得等老人咽气前才会把最后一手绝活交给传人,他们为什么不外传?”赵燕歌问道。
第173章
“因为手艺一旦外传,就有可能会出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
“有时候自己的亲子都不一定能靠得住,更何况是不亲的徒弟了。”右相叹息道。
你能说他们固执,但是他们只想保住自己的饭碗,为了能够更好的活下去。
“是啊,就是因为这个,当师傅的教授徒弟才会留一手的。”
赵燕歌和公孙起两人研究过,为什么很多璀璨至极的文化,
比如秦时的机关术和兵器冶炼还有很多时代的巅峰技艺越到后面就越少,每个师傅都会下意识的为自己留一手绝活,师傅越多,
留的越多,慢慢的,到最后可不就什么都没传承下么。
而真正想要改变这个现状,不是用嘴炮发动那些当师傅的为自己的徒弟慷慨解囊,大公无私的传授和教导,而是要从根本上把这件事情给解决。
事情的根本就是,师傅们之所以会给自己留一手,就是为了能吊住自己的徒弟,让他们一直保持住自己的孝心。
只是这中间的变数太大,一旦发生个意外,有些东西就真的失传了。
他们要做的就是推出足够完善的传承保护法,比如徒弟在出师以后,每接一件活计的工钱都有师傅的十分之一,
这样一来,双方的利益捆绑,师傅教授徒弟时会更加细心,也不会想着留那一手,而是会把全部手艺传承给徒弟。
而徒弟同样也能借着师傅积累起来的人脉尽快的上手挣钱。
“陛下,这个律法好,既能保障那些师傅们的利益,也能让那些徒弟们学到真正的本事。”至于十分之一,真的不多,这十分之一指的是徒弟挣到手的净利润,而不是让徒弟把家底都给填进去。
一个手艺人一生总能教导几个徒弟,徒弟一多,师傅简直可以坐着收钱享福。
这个时候的传承可是十分严谨的,徒弟一学就是十几年,就是因为不到火候,当师傅的都不会让徒弟出师,传承法在这方面自然也有涉猎,而不是让师傅们眼睛一闭心一黑,净教出一些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徒弟们出师。
右相和严晏两人负责完善律法,除非像王田那种涉及颇广,利益冲突太过厉害的律法需要人一点一点的去渗透,其余的律法基本颁布出来就能使用。
就像赵燕歌以前让右相颁布的交通法,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青铜油车,马路也才刚修建没多久,相关律法就已经得到完善。
虽然直到现在路上的青铜油车都还没有得到普及,但是百姓们已经习惯了靠右行,别说,这么一分,道路变得更加宽广和顺畅。
朝廷新颁布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没有在大秦掀起多大的风波。
——原作者如果遇到了抄袭自己知识并且用手段盈利的人,可以去官府去告抄袭者,抄袭者所得非法收入会全都返还给原作者。官府如果发现有抄袭者,也会主动介入调查。
……
这个时候的文人大都要脸面,也心有傲气的很,是以,这条律法虚虚看过一眼就没再放在心上。
而手艺传承保护法则在民间的那些手艺人手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让那些师徒们心中久久都没能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