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儿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比谁都清楚。要说她儿子才学见识渊博,自幼天赋绝伦,见过的无人不说芝兰玉树。哪怕实则他心思比谁都深,可他做不出逾越礼法的事。她儿子看中孟蕴云,就断不会做出有损她名声的事。
“五弟已经修书好几封寄给母亲,母亲一看便知真假,难不成五弟拿这事诓人不成。”在澹州日子过得还算安稳,只不过因着王家的规矩,他们在白云山上消息闭塞,好些事情传不到里头来。要不是他这边接到王令秋的信,只怕他也不晓得他竟然认了女儿。
王老夫人闻言,指示王令溱去拿信件,床板下头中间的位置是空的,王令溱才知道这地方还有这玄机。
他拿出里面一只红枣木箱,按照王老夫人的话打开木箱,里面是摞得整整齐齐的书信,只不过没有一封是被拆开过。
“你看看最新的几封信上面有没有提及?”
“母亲怎么从未拆开?”王令溱都不知原来王令秋寄过这么多信回来,王老夫人没有打开瞧过,更加别说回信,那肯定是没有的。
“他能说些什么?我不稀罕要他关心的话,儿大不由娘,我只能任由他去,他写的信,也不能管我瞧不瞧。”这还是被伤了心,她这辈子生了五子三女,可在那场变故里她不仅丈夫搭了进去,还搭进去二子一女,更别提王家其他族亲。现在白云山上的王家人又算何?还不及当初王家的三分之一。“我是权当做没这这儿子了。”
这话将王令溱想说出白云山的话给堵住,他没再提这件事,倒是接着道:“这五弟已经将孩子认回来,总不可能不给孩子上族谱吧?而且,母亲您可是当太奶奶了。”
“谁家又添了孩子了?”
“是五弟家的,那孩子从小流落在外吃了不少苦,肚子里的孩子是遗腹子,五弟直接让孩子姓王,取名王昭璧。”既然跟着王家姓,那自然就是王家子孙,奈何这边可才知晓消息啊,他也是最近才收到五弟的信书,此前五弟信书直接寄到母亲处,如今一反常态寄到自己这边来,可想而知还是想把事情好生解决的。
“母亲,咱们这边可是已经错过那头生孩子、洗三、满月了,难不成您还想错过那孩子周岁不成?”王令溱声音沉了下来,“那可能是五弟这辈子唯一的女儿和孙儿了。”
第142章 作亲(1)
“你少说几句,我心里有数。”王老夫人看了眼自家二儿子,到底是没肯点头应允这事,只道:“要回来这边可没有好东西招待相爷、相爷千金。”他们都是被贬回澹州,身上可都是白衣,哪怕从前站得再高,如今倒地是摔下来了,王家就王令秋那兜丢出去了。
“母亲哪怕不替五弟着想,家里这些后辈们呢?您也不替他们想想?孩子大了管不住了,我们是能忍耐,就算不能忍那也没有办法,不忍就活不下去,可是不能让孩子们跟我们似的,在这山头上蹉跎一生,他们还年轻着,自该有番天地。”
“你这是在说我这做祖母的会将他们害死?他们要是谁想下山,或者是离开澹州去京城,可以啊,跟王家断绝关系,再不来往。”说得好像很随意似的,王老夫人知道他们舍不得这里,父母妻儿、兄弟姐妹都在这里,“我看看到底还有谁是那白眼狼!”也不是人人都是王令秋,说脱离王家就脱离王家,还自己能走到丞相的位置。
“母亲,您这话说的……”这话说的是在诛心,像他们这种出身的人,没人能说脱离家族就脱离家族,甚至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家族为重,为家族牺牲不叫做牺牲,那是种荣耀。
王老夫人看了眼自家二儿子,她就是在诛心,不将话这么说,他下回还会跟她提这事。王家不比赵家,哪怕王家儿郎也有从军的经历,可人家那是历代先祖都是手里握着兵权,王家从文做不到那点,也不能叫文人在手里把兵权。
“要是想不明白就继续想。”
他们回到白云山,她为何执意要儿孙自己种地耕田糊弄饭吃?王家讲究耕读,哪怕是读书,那你自己的底子得要在这里,你不能当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更加不能叫人觉得自己读了几日书就了不起。
世家有世家的好处,便是能在家里借力,只需有才能就能青云直上,没才能也能混下去。可是世家盘根错节,底子就不干不净,这也不是谁的错,发展到如今不是一人之过,前人不能怪,后人怪不得,只能说现在没用到是用不了,那就只能等着。
都说她耽误了王家后辈找前程,可前程真要这么好走,他们真的不乐意?无非是他们明白,没了王家比有王家的路更不好走,哪怕是再想去京城,可京城已经出过个王令秋,圣上身边不需要另外个王令秋,王家人如果忘了自己的初衷下回还得走老路。
王令溱也不好再往下劝,老太太就是这么固执的人,谁劝都没有用,王家如今就是老太太辈分最大,大小事她都捏在手里,别人都翻腾不出浪花来,叫她知道下面的人自作主张,可没有好果子吃。
待到王令溱离开后,王老夫人摇了摇头,却是沉默下来,老二不适合这些东西,这又不免想起大儿子,若是要孩子像大儿那般聪颖,那她宁愿孩子都像二儿子,至少安稳活一辈子,而不会早亡。可这不是又出了个王令秋吗?
王老夫人脸上明显蔫了表情,进来的嬷嬷看在眼里,有心劝王老夫人,可主子的事做下人的不能多嘴,只好拐着弯的让王老夫人不要多想,儿孙自有儿孙福。在白云山这么些年过来了,往后还是能继续住下去,在这边的根基不是谁说能动摇就能动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