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2页
    殷陶过去乾清宫后,发现康熙不光传召了自己一个,十爷、十三和十五、十六都已经到了,殷陶在旁边站了不久,九爷和十四也紧跟着过来。
    康熙给几个阿哥都赐了座,又叫梁九功给几个小的都上了加了花旗参的养生茶。
    十一离开的事情不光对殷陶等几个皇子影响不小,对于作为亲生父亲的康熙也是如此。
    况且十一年纪尚小,且读书一向在几个阿哥的前列不说,也素来听话上进,跟重要的是未曾参与党争,不像太子等人都叫康熙心生过不虞和忌惮的念头。
    如今十一走了,康熙心里念的也全是十一的好。
    殷陶等人用过茶后,康熙叫魏珠取了一个药盒过来,交给几位皇子。
    “这是朕四十岁那年得疟疾之时,耶稣会士洪若翰、刘应进上的金鸡纳霜。朕记得,自己当时病得实在不轻,整个太医院都束手无策,毫无进展,不过这么小小的一帖药便让朕迅速恢复。这西药在某些地方,效果倒比咱们老祖宗传下的中医还要灵验。”
    康熙现在突然有些后悔,当初看十一身子不好,不应该只紧着太医院好生照看,应当也在西医上头想想办法。
    康熙招来几个还未出宫的年幼皇子提及此事,也是叫他们知道,除了中药之外,还有其他能叫身体康健的手段,希望他们得病之后要善于求助于人,善于接受不同的治疗方式,绝不可讳疾忌医酿成大错。
    下头坐着的几个皇子传阅了一番这个颗粒状药物,都觉得很是神奇,跟平日里太医院开的草药和丸药都不一样。
    其中以殷陶最为震惊。
    他没想到在十八世纪初的中国,便有了这种被后世称为“金鸡纳碱”的提炼药物,也没想到如今的西医已经如此发达。
    康熙又道:“朕叫他们在宫中也设立了一个西医药房,专门制作各种药物,若是你们有心思,得闲也可以去看看。朕前儿刚刚去看过,倒是有趣得紧,跟咱们传统医药是大不相同的。”
    中药是熬制,西药则是提炼,是两种不一样的研制体验。
    几个皇子纷纷出声应了下来。
    殷陶几人用过了养生茶,又陪康熙说了会儿话,表达了对皇阿玛关怀之情的感念,这才告辞散了。
    九爷几个大步流星地走在前头离开了乾清宫,殷陶则迟疑了一下,最终留了下来。
    康熙觉得奇怪,他这个儿子从来很少主动找自己交流什么,今儿怎么独独就留下来了?
    康熙想了想,阿哥所和定嫔那里似乎的确没什么事,既然如此,十二特地留下来,多半是想要问问福晋的事情了。
    “坐吧。”康熙示意殷陶坐了下来,对着这个儿子问道,“你可是有什么事要跟朕讲么?”
    殷陶上辈子的邻居兼发小进的是P大医学系,本硕博连读八年,平日里殷陶同他交往不少,打球约饭是常有的事,也在交谈之时得了不少关于西药的知识。
    他对于这些东西并不专业,来到古代学得医学知识也大都是中医,但在某些方向上可能比那些西方传教士懂得更多一些,比如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应该在那种植物当中制作提炼,比如一些简单的手术理论和消毒知识等等。
    且具有超越这个时代的先进性。
    如果能够推广西药,开工厂量产配方西药,是件造福百姓的大事。
    殷陶希望自己可以给西药事业发展助一臂之力。
    殷陶道:“方才皇阿玛说置办实验室研制西药之时,儿臣听着很感兴趣,若是皇阿玛用得着我,尽管差遣便是。”
    康熙愣了一下。
    自古以来,不管民间还是贵族,信奉的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连老三都知道以文养志,用写书和诗歌的方式确立在读书人当中的超然地位。
    满人大都不愿意做大夫这一类伺候人的事情,没想到十二却主动承担此事。
    康熙见殷陶眼里绽放着不一样的光芒,似乎有些兴奋和期许在里头。
    康熙心头一暖。
    这个孩子,一定是为着阿玛的身体着想,才想要去帮着做这些事情。
    说起来,十二这孩子最是孝顺,这点也跟他一样。不论对先帝还是太皇太后以及当今的太后,他都是极为孝敬的。
    康熙感动地拍了拍殷陶的肩膀:“好孩子,你的心意朕都知道,想怎么做就去做吧。”
    孩子非要对他尽孝,他总不能拦着孩子想法不是?
    殷陶当即应了下来。
    但在回阿哥所的途中,殷陶总感觉康熙的情绪有些不对。
    父亲是君王就是这一点不好,什么都不敢直接去问,只能靠猜,往往猜测的想法与真实答案大相径庭。
    三爷是读书人,最好“红袖添香”一类事情,荣妃了解儿子心理,更兼这次大选,惠妃等人都是打算要挑人的,荣妃便先下手为强,给三爷挑了两个格格出来。
    一个是满洲正黄旗的马佳氏,算起来是荣妃父亲堂哥家里的侄女儿,荣妃此举也是想给马佳氏一脉带来一些荣耀。
    另一个是汉军旗的美人儿杜氏,其父在翰林院供职,虽然杜大人只是一个七品小吏,但这姑娘毕竟出身诗礼世家,诗词书画都是信手拈来,应该会得三爷的喜欢。
    这两人旁的不说,容色都是一等一的,荣妃给三爷形容过后,三爷表示也十分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