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棉袄到时候可以带走,棉被却不行。
“你看着办,等咱们走之前,东西还能卖些钱。”当初的自行车让他改造成了三轮车,卖钱的话,少说能卖个六七十块。
“卖东西?”宋红米念叨着,突然有了灵感,“老公,也许咱们不只可以卖东西,还能卖技术。”
……
春风吹大地,万物复苏。
柳宵和宋红米还在老地方摆摊,不过旁边却支着一个大纸壳子,上面写着手艺转让,包学会,学费一百块。
所以今天围观的人格外多。
有人真想学,也有人是凑热闹。
宋红米和柳宵边卖货边解释。
她们家一共两样手艺,一种是卤肉一种是做糕点。
手艺如何,大家也吃了这么长时间了,心里也有数。
她们要回老家,以后不回来了,所以才准备技术转让的。
保证全无保留,包学会。
“那要是只学一种呢?”有人问道。
“学一种五十,别觉得不值得,等你们自己摆摊,就知道多挣钱了,我们是老家爹娘老了,才不得不回去的,也不愿意呢。”宋红米叹着气,装的挺像那么回事。
“啥时候能学啊?”感兴趣的还挺多。
“先报名,可以先教十块钱定金,下个月初一开学,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不相信我们的,你们就等到月底再说,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就我们两口子教,人太多肯定教不了,到时候报不上名,别叽歪。”她们倒是想多挣钱,可现实条件不允许啊,所以名额真有限,不是广告托词。
“也不着急,大家回家商量商量。”柳宵扬声说道。
所以就别围着了,影响做生意了。
可是这种新鲜事,怎么会不被围观呢。
晚上回家嗓子都哑了,说话说多了。
惹得三个闺女直心疼,都要哭了。
宋红米和柳宵少不得又是一顿安抚。
不过却没有和往常那样给她们读画报、教认字。
嗓子真的是不舒服。
宋红米找来纸笔开始写。
柳宵探过脑袋去看,就看到纸上写着各种问答。
全部是今天顾客问的问题。
柳宵也明白了,他们老扯嗓子说,嗓子要不要了。
还是写纸上,让她们自己看去。
不认识字,也有那热心人给念。
他也找来纸笔,跟着红米一起写。
两人一人写了七八页才停手。
觉得差不多够用了。
结果一上午不到,十几张详细说明纸就没了。
下午趁着休息,又重新写的。
这回看严了,没再全丢。
后来干脆写个大的,然后贴纸壳上了。
两人才消停,偶尔还是要解释两句的。
几天后,有人陆续来报名。
都是下午她们收摊,等在半路上的。
宋红米很疑惑,难道是事前商量好的。
不过还是麻利收定金,记好名字,还把身份证号给记下来了,这样就保证不会弄混淆了。
“老公,你说这些人怎么感觉跟做贼似的。”宋红米和柳宵吐槽。
柳宵也被问乐了,“谁知道这是什么心理。”
“男的都是学卤肉的,女的学糕点,这还分性别呢,暂时一个全学的都没有。”宋红米觉得这样挺好,女的最起码有一定的厨艺基础,学起来会快些。
柳宵猜测,“一百块钱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笔大钱。”
宋红米想想也是。
甩甩本子,“人有些多啊,以后可能还会更多。”
“反正到月底截止,其实卤肉好说,把各种调料分量一说,练习两回也就可以了,人多可以分批次,麻烦的是糕点。”这个他还帮不上什么忙。
“糕点也不难,一通百通的事。”她很庆幸当初没选择太难的。
到了月底,两人看着写满两张纸的报名,也是大感意外。
最初觉得能有十几个人就不错了。
刚挂出说明那两天,问的特别多,她们就把这数量提高了。
变成了二三十。
结果现在学习卤肉的有32人,学习糕点的有21人。
仍然没有一个是全学的。
不过有一家子的,丈夫学卤肉,妻子学做糕点。
因为地方有限,所以要分批次来。
不过不用去找“学生”通知,好些人这几天一直在她们周围晃悠,还有上来帮忙的。
宋红米开玩笑,这是怕他们跑了。
两人把要学的都集中在一起,将学费收齐。
这是重中之重。
然后柳宵很是干脆的将卤肉配料表交给了他们。
宋红米则让那些女的,明日带糯米粉、面粉和红豆去家里。
人太多,她家里的原料也不够,只能让她们自带,当然做出来也归她们自己。
她们也没什么不乐意的,即使心里不乐意,也不敢说,怕宋红米不好好教。
约定好了时间,双方就散了。
柳宵和宋红米还是要去买猪下水。
总不好让学卤肉的一人买一副下水,也没地方买啊,所以只能他们准备。
“老公,三十多个,你能教的了么?”宋红米没想到学卤肉的那么多。
“没问题,咱们正好要买两副下水,正好把他们分两次。”柳宵很是有信心,觉得问题不大。“你呢?家里案板不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