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页
    红薯做的内馅她也加的足,有时候她跟李芝直接拿一块当晚饭,都能管饱。
    这一锅看着都好吃的南瓜红薯饼,才七分钱一个,众人三三两两的买起来,有的是第一次吃,有的买过好几回,直接包了好几块。
    等到人群散去,这一筐红薯饼也见了低。
    李芝擦擦手,看着满兜子的毛票,心里别提多高兴。
    “扶柳妹子,你中午想吃啥,我让李舟买了送过来!”这兜里有了钱,就算是李芝腰杆都挺直了。
    之前她哪敢说想吃啥随便买?也就是看冯康长身体,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买一次肉。
    现在的生活水平,远比她在冯家的时候好,她都觉得天天吃辛扶柳做的这些好吃的,人都胖了一圈。
    不行,今天晚上绝对不吃饭!
    “我都行。”辛扶柳笑眯眯的应着。
    结果是李舟中午有事没来,辛扶柳就用现有的东西做了一锅酸辣汤。
    喝的李芝直冒汗,嚷嚷着再来一碗。
    下午倒是没之前那么忙,辛扶柳在屋里,李芝在外边看摊子,没一会儿就见李芝匆匆忙忙的出来:“扶柳妹子,有人要来定礼盒了!”
    一单两块钱的礼盒,比那几分几分的买要来钱快,现在李芝都期待着她家的礼盒能够大卖,一天五十份全都订出去,一百块钱再去去本钱,赚的可比任何一个去厂里上班的人都多!
    “找个本子拿支笔,定金提前收一半,把来定的姓名,住址都写清楚。”辛扶柳缓交代。
    “啊,哦,好、好的。”李芝镇定下来,听着辛扶柳的话拿笔那纸出去,原先那人听说还要付一半的定金还不乐意,李芝送了一块南瓜馒头对方才松口,这一单定的也不少,要六份,后天晚上来拿,隔天早上回门用。
    李芝仔细的记下时间,这半天下来,等到晚上一合计,这定礼盒的竟然还不少!
    前前后后十五六份,李芝猜是被那个铁盒子吸引,可辛扶柳有自信等他们吃了里边的桃酥,绝对会念念不忘。
    这种点心在中国经久不衰,那绝对是有它本身的魅力,上到八旬老奶奶,下到五六岁的稚童,都喜欢!
    年前卖一波,等年后再开始大肆售卖桃酥。
    紧跟着就是春天,再之后夏天,夏天卖这种吃的甜腻,最好能够搞一点饮品……
    便宜的,大家能消费的起的。
    辛扶柳越想越远,李芝看她想的入神也没打扰,收拾摊子又盯着回来的冯康写完作业,等她收拾完见辛扶柳还在坐着,没忍住提醒:“扶柳妹子,天冷早点睡。”
    现在两人的屋子里都放了炭火炉,这个年代能用来取暖的东西就这些,晚上窗户也不敢关太严。
    辛扶柳躺在床上,朦朦胧胧间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适应这里的生活。
    没有暖气,没有室内卫生间,没有冬天带着浴霸的的淋浴间,没有手机和电脑。
    可没有这些,她每天却过得无比充实,想着以后怎么挣钱,怎么把后世自己吃到过的看到过的东西亲手做出来,目标仿佛只剩下了一个,努力赚钱。
    辛扶柳不知不觉睡过去,第二天一大早神清气爽。
    她做完冯康学校需要的,又重新出炉了一锅,天刚蒙蒙亮。
    李芝踏着夜色回来:“给冯康做的那锅我拿去二中门口试了试,也卖了二三十块,还不错。”
    李芝难掩脸上的喜意,这扶柳妹子做的东西,好像根本就不怕卖,不管走到哪都能吸引人!
    二中之前辛扶柳想到过,不过店一开起来就忙得没有时间去。
    “好,那要不明天早上我再多做点?”辛扶柳问。
    “好!”
    虽然现在一天比一天冷,天不亮出去跑一圈浑身都冷飕飕的,可有钱赚谁还管它冷不冷,钱挣到自己口袋里,那才叫踏实,才能暖人心。
    两个人忙活着天亮开门摆摊,意外的看到刚准备敲门的一个熟悉的人。
    来的正是上次来送货的那位大哥,他看到辛扶柳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大妹子,你上次让我带回去的糕点,我带回去厂里大家都乱问,就连我们老板都来找我,如果要的多的话,你这儿能便宜点买吗?”
    礼品厂?
    辛扶柳将人迎进屋,又给人倒上热茶:“大哥,你们是想要哪种的?有礼盒也有散装的,不过上次给你带过去的桃酥不散卖,只有定礼盒才有。”
    “啊?这、这里边还有这么讲究啊?”那大哥看上去很是迷茫。
    “是的,并且你得给我一个具体的量,我才能给你报价格对不对。”辛扶柳没有别人一上来问,就急匆匆的给人说价格。
    总得明白顾客的真正需求再说其他的。
    那大哥搓了搓手:“那等我回去问问?”
    辛扶柳自然是没什么意见,将礼盒和散装的再次跟他讲了个透彻,那大哥才走。
    李芝一直在听,等到人走了才过来问:“扶柳妹子,这是人家又来要货了?”
    “是啊,我看得赶紧准备起来,总感觉这次会是个大生意……”辛扶柳幽幽道。
    第31章 孟兰英
    李芝一直等着辛扶柳说的大生意,自从那人走了之后,她一上午的时间除了看店就是不停往十字路口那边张望。
    这盼着盼着,没等来大生意,倒是等来了李舟带着一个陌生的姑娘一起走了过来,其实也不算陌生,李芝之前见过一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