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主也不是好脾气之人。”说着,楚长宁放小花落地。
甫一落地,小花欢快地朝立在门口的人奔去。
“算你狠。”
丢下一句话,程玄一掀衣摆,朝院外飞奔,夏竹追了出去,瞧见被狗追得落荒而逃的这幕,笑得直不起腰。
得了夏竹绘声绘色的描叙,楚长宁眉目舒展,通体舒畅:“明儿,你到人牙子处寻两条狼狗,莫要温顺,捡凶猛食肉的挑。”
夏竹连忙应声:“奴婢一早便去寻。”
一转眼,到了元珍送嫁这一日。
楚长宁已能下地行走,只是不能走太多路,皇宫内张灯结彩,装扮得喜气。
近几年,宫里一直不太平,难得有这样的大喜事,自是热热闹闹的大办。
翠微宫,乃元珍所居住的宫殿。
楚长宁到时,已有许多皇室家眷早已到场,见了她,纷纷感到晦气,恨不得离得远远的,生怕跟着一块儿倒霉。还在心底埋怨贤妃不会办事,好好的喜事,结果给长公主一家子下了请帖。
整个盛京都知道东宫那位潜龙在渊时,曾是长公主府内马奴,后又闹了许多不快,算是结了仇……这些为盛京妇孺皆知的,贤妃能不晓得?
那些人只知表面,不知内里详情,贤妃但笑不语,只是在瞧见了长公主一家后,热情地迎了上前。
收到贤妃请帖,长公主还道贤妃是看在太后面上,不好太过冷落,可眼下贤妃这般热情,联想她膝下仅有一女,无甚图谋,一时也不知这贤妃心里头打的什么算盘。
同母亲说了一声,楚长宁往元珍寝室过去,这时候新娘子已经装扮妥当,凤冠霞帔,面上妆容端庄艳丽,叫人看得晃了晃神。
“哟,人家大喜日子,她来做什么,一个名节清誉损毁的人,就算八皇子没有谋逆,人家也另有婚配。”开口讥讽的人,是同她母亲有过节的公主之女,同是县主品级,从前楚长宁得宠时,连话也不敢多吭一声,好不容易等到楚长宁落入败势,立时恨不得踩上两脚。
这厢楚长宁还未说话,坐在梳妆台的元珍突然开口:“今儿乃我出阁之日,清远县主怎的毫无尊卑,大放厥词。”
清远愣了愣神,想要去抓她的衣袖:“公主,我可是为你鸣不平啊!”
元珍挥手打开,站了起身:“少拿我做筏子。母妃亲自向公主府发的请帖,楚长宁便是我府中贵客,由不得外人说嘴。”
这话,便是护着楚长宁。
清远狠狠朝楚长宁瞪了一眼,小跑着出了寝殿。
室内,除了婢女们,只剩下楚长宁和元珍。
她细瞧了瞧,红妆虽艳丽动人,可新娘眼角眉梢看不见喜气,想起那年偶然在御花园撞见元珍与人私会,兜兜转转,竟还是嫁给了贤妃母族的侄儿。
她压低声线,低若蚊吟:“知你万般无奈,便不在这里祝福。”
直到现在,元珍也不知楚长宁有没有猜到当日那人是谁,佯装轻松地笑了笑:“方才我替你说话,怎么你也不道一句谢?”
从小到大八字不合的二人,还能有一天保持面上和气,这是楚长宁没有想到的,她到:“元珍,这是你欠我的。”
元珍,欠她一个道歉!
似想起了什么,元珍唇角扬起的笑容凝固:“其实我并不想替你说话,还不是因为母妃交代,要同你打好关系。否则看到你被人奚落,我拍手称快还来不及。”
扯开了虚伪的面具,这才是元珍心里的想法,对于楚长宁,她不需要隐藏自我。
同样,楚长宁也可以畅所欲言:“其实我也并不想来替你送嫁,可不来吧,总有些闲言碎语,只好委屈自己走一趟。”
论嘴毒,元珍真真及不上,又气又怄,别开脸去,不想看她。
吉时到,外面管事嬷嬷小声催促,元珍身穿吉服去到宴厅拜别皇帝太后。
来到宴厅,立在人群里的楚长宁,感受一道灼热的视线,抬眼,与立在龙椅旁的程玄目光交汇。
她冲他吐了吐舌,众人眼瞧着立于龙椅旁的太子,本是不苟言笑,仪表挑不出半点错处,不知为何突然憋不住笑意。
公主出降拜别,因皇帝身体缘故,不宜来回折腾,谨训只能由太子代劳。
这样庄重严肃的场合,太子此举极为不庄重,太后清咳一声,盼他收敛些。
程玄肃了肃面色,一本正经代替帝王发表谨训。
事毕,送走了公主驸马,程玄朝人群再看去,哪里还有她的人影。
上次小路子惹了祸事,时时刻刻想要将功补过,当下告知楚长宁的去处。
太后身体疲乏,先回了慈宁宫。
程玄再无顾忌,朝小路子所指引的方向过去。
果然在凉亭见到楚长宁,凉亭边上一圈围栏,内里是一个枯瘦的荷花池。
“刚才孤在众人面前失了仪态,算作对你那日的道歉。”那日回去,他翻了写书,才知道其中深意,思及此,眼神不由自主地由她脸上滑下,停在她胸脯那里一抹小有迭起的弧度。
楚长宁一抬眼,见他喉结上下滚动地吞咽动作,慌忙火急地挪开脸去,一阵莫名。
转念一想,他说那日,约莫就是因着那木瓜吧!
程玄别开脸去,假装望着风景。
良久,亭子里无人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