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页
    南瓜有籽儿,还不少,一个南瓜就能掏出不少来,老乡们把南瓜子晾得干干的,逢年过节的炒上那么一碗也能犒劳犒劳嘴。
    骆琦找了好几个老乡才凑够的今天开茶话会的瓜子儿。
    工人们经济条件都不错,但看到有免费的东西吃也是很高兴的,一人抓着一把瓜子便聊起了天来。
    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高厂长才带着已经变成周镇长的周秘书出现,高厂长让周镇长到食堂中间的空地上讲两句话,周镇长拒绝了。
    高厂长上去说了几句话,再由公会这边的孙主任上去讲几句,最后再由打扮隆重的白琳上场做主持人。
    白琳今天穿着一身宝蓝色的列宁装,一直扎在胸前的两根辫子也不见了,转而变成了一个盘在脑后的发髻,她还打了粉涂了口红,唇红齿白的样子漂亮极了。
    骆琦坐在第一排,白琳照着题卡念完了台词后节目就开始了。
    节目都是车间里的工人们自己准备的,她们有的□□歌,有的演小品,也有人上去表演念主席写下来的诗。
    大家也都不怯场,各个都落落大方。
    从茶话会正式开始到结束大家欢声笑语不断,气氛其乐融融。
    茶话会结束后,骆琦回了办公室,把今天茶话会的内容写了下来,准备投到省人民日报去。
    她这人没什么野心,但也绝对不甘心这辈子都在一个小小的纺织厂做事。而和上辈子一样进体制内则是现阶段她最好的选择。
    在白琳到来的这段时间里,骆琦手上的工作变少了,但她也没闲着,她几乎把工厂里能看到的报纸都看了个遍,并且学习这个年代人的行文手法。
    今天,是检验她学习成果的时候了。
    洋洋洒洒地写完了一篇文章,骆琦起身去厕所,出来到洗手池时骆琦听到了一个女人激动地声音。
    骆琦止住脚步:“周辉文,我年纪不小了,我已经追着你跑了两年了,这两年来,我对你的感情我不信你不知道。我家里又在催我结婚了,周辉文,你给我个准话,你对我到底有没有意思。”
    回答白琳的,是一道清冷的声音,连音调都没有半点起伏:“白琳同志,我以为我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我对你并没有男女那方面的意思,你现在有什么立场来问我这句话呢?”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来了~~~
    大家晚上好呀~~~~
    第025章
    骆琦脸色都僵硬了,骆琦觉得自己咋就那么倒霉呢?她不过是上个厕所而已,咋就让她听到了这种秘密了呢?白琳那人看着温和,实则骄傲极了,要是白琳知道她朝周辉文表白被拒的事儿让自己知道了,还不知道要怎么打击报复自己呢。
    骆琦觉得这事儿十分麻爪。
    骆琦听着那头白琳哭了,她一激灵,立马转身轻手轻脚地往外走,过了安全距离后便小跑了起来,她直接回了办公室。
    她刚坐下没多久,气都还没喘匀呢,白琳就回来了,她眼眶红红的,见到骆琦还在办公室,她有些诧异:“晓琪你还没走呢?”
    骆琦脸色十分平静:“白天孙主任不是交给我一点工作吗?我还没做完,刚刚才赶完工,白琳接你也还没走呢?”
    白琳的家在县里,一周里她有五天都是要回去的。
    白琳也没有怀疑骆琦,她拿了包:“这就回去了。”
    白琳出了办公室,然后又折了回来:“对了晓琪,我可能很快就要调回县里了,我走了以后你这儿能搞的定吗?”
    骆琦一愣,转而明白了白琳为什么要调回去。她来芦岭镇就是为了追求周辉文的,现在周辉文很明确地拒绝她了,想来白琳也没有理由再在这里待下去了。
    骆琦心知肚明白琳要走的原因,但她表面上却装傻道:“在这儿不是干得挺好的吗?怎么就要走了?”
    白琳对骆琦微微一笑:“晓琪,我今年二十四岁了,马上就二十五岁了,我年纪大了,该结婚了,我父母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是在水利局上班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我一会儿回去以后就去见见他,如果感觉不错,那么过不了多久,你就该喝上我的喜酒了。”
    骆琦怔了怔:“那么快?”
    “不算快了。”白琳道:“其实如果不是那个人,那么嫁给谁都一样的。”
    骆琦没说话,故作茫然地看着白琳,白琳叹了口气,转身走了。第二天早上白琳来上班的时间比平时晚了很多。来了以后她也没多少笑容,相比平时,她的话也少了很多。
    中午孙主任出去时应酬时叫白琳白琳也没跟着出去。下午下班时,骆琦看到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骑着自行车来把白琳接走了。
    第二天白琳就请假了,中午吃饭的时候骆琦是和黄干事在一起吃的,黄干事跟骆琦说悄悄话:“白琳过两天就要调回去了。”
    骆琦嗯了一声,问黄干事:“英姐,白琳她工作调动怎么那么容易啊?”
    黄干事名字叫做黄英,她朝骆琦挤挤眼睛:“一厂的厂长姓白。”
    白琳的爸爸是防止一厂的厂长,在这个年代,他的权力无疑是巨大的。骆琦曾经看到过一篇报导,那篇报导称60-90年代中型国营企业的厂长在位00-9三十年间,滥用职权揽财近百万。
    别看一百万不多,在后世连一线城市的一栋房子都买不了,但是在这个90年代之前,百万资产能办的事儿太多了。特别是八十年代,那时候要是有人成了万元户,还会上报纸全国发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