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是因为小姐貌美,才衬得这翟冠更好看了。”
林初月眸光微动,轻扬唇角浅笑, 一双眼中仿若含着盈盈秋水, 清澈而诱人。
一旁的丫鬟便端着朱红金漆的托盘上来,托盘中间摆着一方花团锦簇红盖袱。
林初月侧眸看那盖袱,心口跳的忽而加快。
看出了林初月的紧张, 那嬷嬷轻轻拍了拍她的双肩宽慰道:“小姐不必紧张,李儿和朱儿都会在旁边陪着你,我也在呢。”
她轻轻点头。
嬷嬷早早的就与她说过,这婚嫁礼节繁琐,兴许得大半天都吃不上东西,所以起来就让人给她备上了几块去了核甜枣,用布袋装着笼在袖中,若是饿了便取出一颗吃。
那布袋便藏在她袖中,她悄悄攥着。
朱红色的锦缎盖袱盖上之后,林初月再看不见眼前的景象,只能低头看见自己的衣裳裙摆。
这种陌生的感觉,又让她心中有几分恍然。
嬷嬷在一旁,轻轻握了握她的手。
“小姐,前头热闹起来了,迎亲的队伍该是进来了。”
林初月下意识就要抬头出去看,但她忘记了自己,这样子是什么都看不到的。她垂着头笑了笑,听着愈发接近的鼓乐吹奏声,轻轻吐出了一口气。
“将军已经出门迎接姑爷了,姑爷马上就进来了。”
林初月低声道了句好。
没过多久,林初月也被引出了屋门。
她跟着侍女一路走到了主屋的大堂之上,虽说看不见,但林初月能察觉得到周围又人,且数量不少,她有些紧张,下意识就攥紧了袖子。
站定后,林初月直立面前的人。
听后一旁赞者的唱引,她朝林朗福身拜了四次。
每一次林初月都拜得很慢,她生怕头上的翟冠由于她动作太快而滑落。
礼毕,她行至林朗身前。
按照这时的规矩来说,她应听林朗的训诫。
“阿月,”林朗声音有些哽咽,“去了那边,好好与他相处,若是想我亦可归来。”
明明是喜庆的日子,林朗却红了眼角。
他缺席了林初月十几年来的成长,却也能有机会亲自把她送离自己。
不舍、难过却又庆幸。
“阿月从命,谨遵爹爹教诲。”
林朗扬眉大笑连声道好,眼底的湿意被他压了回去。
林初月母亲已去,所以此刻就只有父亲的教诲。
随即,她跟着赞礼的唱引,朝着林朗再拜四下。
这边礼成,林初月在侍女的引导下,一点一点,轻轻慢慢的上了那顶八人抬的花藤大轿。
帘子垂下,这一方天地只留她一人,方才紧张的情绪也渐渐平缓。听着身旁吹奏的鼓乐,此时此刻,林初月的紧张消散的一点不见,只剩下开心了。
虽然看不见外面的景象如何,但林初月知道,在最前面她的阿砚一定和她一样,也穿着大红色吉服,也肯定要比跨马游街那天,更加好看。
她这一路,十里红妆,越过长安街,直朝柳枝胡同而去。
林初月在轿内看不见外面的热闹,但确实要如他所想,这外面的景象,比她当初看那进士跨马游街有过之而无不及。
鼓乐仪仗,花灯夹道,热闹非凡,大街小巷的百姓听闻这样的阵仗,有空闲的,没空闲的都挤到街道两旁,翘首以盼,看看究竟是发生了何事。
见着是有人迎亲,有些还在路旁,面上带笑,大声说着吉祥话,见有人这样做得了赏银,路旁的人纷纷模仿。
只是林初月没瞧见,要是她知道了,看见了邵砚山给路人打赏,还是这样大的手笔,定是要说他铺张奢靡了。
反观邵砚山,比起夸官那天,此刻他面上的笑意更加真挚明显。
与夸官游街那天相似,他乌纱帽间左右各簪着两朵金花,穿着大红圆领鸂鶒补子吉服,肩上斜披着一红色金纹锦缎,披红挂彩,他始终眉目缓和,面上挂着清浅的笑意。
这番打扮,使得他平常疏冷淡漠的气质都收敛了几分,整个人柔和温吞,如明月清风。
街头依旧热闹,街旁站着的百姓,似乎还在热议着这声势浩大的迎亲队伍。
“我怎么看着这接亲的新郎官颇为眼熟,像是在哪儿见过似的?”
站在旁边的人,笑着拍了拍他肩头:“眼熟是该的,前些时候跨马游街的新科榜眼,不就是这位吗?”
那人听了面色惊讶:“新科榜眼高中不久就立刻娶亲?难不成又是被何人榜下捉婿了?”
身旁的人垂着眼摇了摇头,仿佛在说什么密不可宣的秘闻似的。
“新科榜眼娶的,可是那镇国将军家的女儿?”
“就是前些日子才寻回失散多年亲女的镇国将军?”
“那可不是。”
犹记得镇国将军那日认回亲女的场面,宴请百家,只要有人上门道贺,都分得了一份赏银,有许多人挤破了头去到镇国将军府门口,只为说上一句祝贺,拿那一分不少的赏银。
先头发问的那人悠悠叹了口气,低声感慨:“那新科榜眼可真是好运气,这边高中那边又做了镇国将军的女婿,双喜临门,真是羡煞旁人啊!”
身旁的人瞥了他一眼,哼了声:“你当这镇国将军的女婿很好做?”
“人家新科榜眼是什么品貌,又是何等的文学才识,这可是运气二字就能言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