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是很看重和顾家的婚事,自他们回京以来,曾经的那些旧友都是步步高升,瞧不起他们杨家,认为他们家就是个破落户。
可以说,和顾家结亲,是杨平再用女儿为自己和儿子铺路。有了定国公的帮扶,杨家一定能够重拾以前风光。
杨老太太这才后知后觉,若是以后顾家真的要退亲,那真真是辜负了她一番谋算,耽误了棠姐儿的大好青春。
但,想要在不得罪顾家的情况下,如期举行这件婚事还是有些难。
“顾老夫人并没有将顾煜旧疾复发的消息传出去,就是怕影响他的名声。毕竟这些年传言四起,若是再传出什么难听的话,那顾煜以后的婚事怕是更加坎坷了。”
杨平蹙眉沉思,良久突然眼睛一亮,忙道:“不如我们将顾煜病重的消息传出去,然后再制造些其他传言,就说这喜事能够冲散病气,我想顾老夫人一定会同意的。”
杨老太太听罢直点头,赞赏道:“我儿如今行事老练思虑周全,娘老了,以后去了也能放心了。”
……
次日一大早,京中就传出了顾煜病重的消息,不乏有添油加醋者,说他活不过三个月,说顾家杀伐之气太重,这是遭了报应。
杨老太太见计谋得逞,赶紧就去定国公府下了拜帖。顾老夫人早就被那些谣言气的胸口发闷,听说杨老太太来了,赶紧请人到府上来。
这会儿杨老太太刚走进花厅还没站定呢,顾老夫人就迎了出来,控制不住情绪的流下了眼泪。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外头竟然这般说我的小五!”
杨老太太赶紧扶着顾老夫人坐了下来,忙不迭轻声安慰道:“你放宽心,又不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国公爷他福大命大,之前的凶险都熬过来了,这次也一定能熬过去。”
顾老夫人叹道:“昨儿太医来瞧过,说情况不太好。”
见顾老夫人忧心忡忡,杨老太太心思百转,将来之前想好的话一字不差地说了出来。
“当年在我们流放之地,曾有一个财主老爷,他也是从小体弱多病,和国公爷的情况一模一样。他家就想办场喜事冲一冲,说不定这病就好了呢。只是这财主老爷早就是三妻四妾,她的妻子又是个母老虎,早就不满他纳妾之事,这次说什么也不同意给财主老爷纳妾。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让他家的大儿子娶妻,热热闹闹地办了一场。没想到,那财主老爷的病居然好了,不仅能够下地走路,居然还活到了九十八岁。”
顾老夫人听得入迷,似乎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忙问道:“可是真的?”
杨老太太笑道:“自然是真的,不信你可以派人去那边打听打听。”
“那倒不必,老姐姐你是不会骗我的。只是,现在筹办晟明的婚事,难免有些仓促。总不能用他侄儿的聘礼去娉别家的姑娘吧。”
一听这话,杨老太太急了,她可不想说了一通,还是把杨絮棠和顾端良的婚事拖后了,于是忙道:“不如就先让絮姐儿和良哥儿成婚,为他五叔叔冲冲喜。虽说不是儿子,但是这侄儿也是亲近的。”
顾老夫人觉得甚有道理,止不住地点头。她如今也是关心则乱,只要是能救顾煜的法子,她都想试一试。
“是呀,我怎么糊涂了。不如就先如期举行良哥儿的婚事,若是晟明的身体还不见好,那再给他寻合适的姑娘也不迟。”
杨老太太松了口气,还以为要再费些唇舌,没想到事情进展得还挺顺利。
第十九章 喜事 那一刻,她无比地羡慕……
杨家想尽快将杨絮棠嫁过去,但又怕外头的人说闲话,说顾端良这个被叔父照顾大的侄儿不懂感恩,叔父还病重时却想着娶妻。于是早一天就将传言散播了出去,说顾端良的婚事如期举行,就是为了敬爱叔父这个长辈,用他的婚事来为顾煜冲冲喜,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
如此一来,外头的人只会说顾端良孝顺,而不会说他忘恩。
这婚事的消息放了出去,杨家陆陆续续也接到了亲朋好友的贺礼。贺礼不多,来送礼的也都是杨平官场的上的一些朋友,还有几家姻亲送来的添妆。
大白氏虽然死了许多年,但杨家和白家的关系却没有断。一方面是白家近十几年不如从前,后辈们越来越没出息,做官的也没几个。这杨家高攀上了顾家,他们白家作为姻亲,自然是要来锦上添花。
其实最多的,还是白老太太心疼杨絮棠这个外孙女。谁都知道杨家就是个空壳子,流放十年吃饱穿暖已经不是容易事,哪还有多余的家底。
白老太太从自己的嫁妆里拿了一间铺子,还有首饰、香料什么的,亲自领人送到了杨家,拉着杨絮棠的手好一通嘱咐,嘱咐她嫁过去了好好过日子。
“这做女人的,日子要过得精明,但在感情上要装作糊涂,男人哪个不是三妻四妾。不然为难的是自己,成全的是别人。你母亲就是眼里容不得沙子,有什么气都自己憋着,憋坏了身子年纪轻轻就走了。若她能放宽心,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不就可以看着你们姐弟长大成人成家立业?”
白氏姐妹的事,在白老太太心中一直就是个疙瘩。瞧着他们姐妹反目,她这个做母亲的怎会不心痛。所以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原谅白姨娘,后来听说杨依梦找回来了,也没说见见,完全是不想认这个外孙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