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熬到中午,肖瑞已经是一身疲惫,结果记工分还有一长串的队伍要排,他当即不满的嚷嚷道:“怎么回事啊,慢慢吞吞的,什么时候才轮到老子。”
大家上工大半天本来就很累了,情绪不太好,偏肖瑞又在那抱怨,于是一时之间抱怨的声音此起彼伏。队伍吵吵嚷嚷的,魏希想忽略都不行,她停下手上工作,站起来,对着后面大声安抚,“大家静一静,队伍虽然长,但是只是记个工分而已,很快的。但是,”她尾音一转,“你们再这么闹下去,时间只会越拖越长,这样大家休息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说完,她的眼睛缓缓从众人身上略过,一时之间,整个队伍都安静了不少。
魏希这才坐回去,接着记工分。而她这一露面,也让知青们看了个清楚。
王学恩有些激动,“刚刚那是魏同志吧,没想到是她负责记工分。”
李信皱了皱眉,“可是她看起来年纪那么小,为什么村子里是她记工分。”
蒋英对李信的话有些不以为然,“说明魏希很优秀嘛,不过她刚刚说话可真好听,细声细语的,就让大家一下子安静了,真好。”蒋英自己平时大大咧咧的,却很喜欢魏希这样很有女孩样子的姑娘。
别的知青兴高采烈的讨论,但肖瑞心里还是憋屈的紧,他好好的北京不能待,跑到这个乡下地方,还要排队受气。他沉着脸,就想接着闹,可话还没有说出口,徐衍的眼神就落在他身上。
徐衍神情淡漠,“如果肖老爷子知道你到了乡下还 * 是这副做派”他有些漫不经心,“你这几年应该都回不去北京了。”
肖家和徐家一直都是认识的,两家的老爷子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战壕里出来的生死兄弟,后来住在一个院子里,两家大人都很熟识。和肖瑞的不思进取不同,徐衍从来都是长辈最喜欢的别人家的孩子,脑子聪明,从小说话做事就很有章理,虽然他有一个很优秀的哥哥珠玉在前,但他的光芒完全不能被他哥哥掩盖。
他不是那种只在学习上有天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乖乖孩子,相反,同他表面的温雅有礼不同,他家世出众,自己也优秀,骨子里是有一份傲气在的。大院里和他一个年龄段的孩子从小就有一种以他为首的趋势,所以肖瑞才这么听徐衍的话,徐衍把大院里那群心高气傲的高干子弟们收拾的服服帖帖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小跟班。
而肖瑞的爷爷特别欣赏徐衍,在他心里徐衍说话的分量特别重,有时候他都会怀疑,他和徐衍谁才是爷爷的亲孙子。就今天这番话,别的不说,他是真的相信,爷爷会因为徐衍说的话,而把自己扔在这乡下地方好几年不管自己的。
所以肖瑞一下子就像只斗败的公鸡,瘪了下去,无精打采的跟着队伍移动,连说一个字的精神头都没有了。
因为肖瑞安静了,所以虽然前面闹了一会,但记工分的速度依然很快,队伍不断地变短,很快就轮到出于末端地知青们。因为后面没人了,所以每记一个人,魏希都会和他们闲聊一两句。轮到徐衍地时候,魏希不知道说什么,便专心低头记工分。
魏希写的正认真,徐衍突然说:“行云流水,铁画银钩,你这毛笔字写的很好,很大气,不拘束。女孩子写毛笔字经常会放不开,但是你写的很好,应该是从小就练的吧。”
第11章 对于徐衍的夸奖,魏希有……
对于徐衍的夸奖,魏希有些意外,但到这里这么久了,难得有一个人懂书法,她还是很高兴的。面上风淡云清,“尚可,从我四岁启蒙开始算的话,有十二年了。”说到最后,她语气微微扬起,还是可以感觉到她内心小小的自得和骄傲。
徐衍自然也察觉到了,他没有说出来,而是很捧场的跟着她的话接着夸她,“坚持练十二年应该很不容易,怪不得你写字如此好看,还是苦练加天分的结果。”
魏希面上不显,心里却很雀跃。
魏希心情好,徐衍的心情自然也不会差,所以下工回家的时候,知青里的氛围显得很好,尽管上午的活很累,但大家身上还是很有活力的。
不过接下来的几天,连续的劳碌,才真正让知青们感受到什么叫农忙,一个个都和霜打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的,下工之后恨不能瘫在啵啵奶茶床上。晚上,连女知青住的屋子里都传出呼噜声 * ,可见秋收究竟有多辛苦。短短的几天,原先白白嫩嫩的女知青也黑了不少。倒是魏希,她虽然没有下地,可除了记工分,也承担起送水送饭等等的杂活,不算很累,但很琐碎,一天时间泰半待在地里,可依然是原先肤如凝脂的模样。
好不容易秋收结束,因为这几天确实辛苦了,加上之前许诺过要给知青们放几天假,所以大队长赵柱国大手一挥就是五天的假。
魏希虽然不是知青,也放了三天的假。
所以他们几个人哪怕秋收很累了,但到了结束的晚上依然兴高采烈的聚在一起商量假期该怎么过。
讨论的最激烈的当然是王学恩,他对于凑热闹的事情最积极,在一众声音中,他的是最有穿透力的,“这还用选吗,我来的路上就听说了,这里的青云山很有名的,有瀑布还有各种自然景观,当然是去青云山。”
这个提议得到部分男同志的支持,比如李信,“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既能欣赏风景,又能锻炼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