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3页
    只不过偌大一个由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如果仅有这四个研究组,成员也不到四十个,那实在有些寒碜,苏娇杨就动了人才招聘的心思。
    国家重点实验室虽然依附于学校,但性质却是与学校相仿的,可以独立培养研究型人员。
    苏娇杨打算将所有入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都按照副研究员对待,等做出科研成果,拥有独自开展创新型科学研究的能力之后,再升职为正研究员,由其单独带领一个研究团队开展研究。
    而且,苏娇杨并不准备招聘太多人。
    人多之后,难免会出现鱼目混杂的情况,不便于管理,不如从小处着手,将蛋糕一点一点做大。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导师临时通知要加班,十一点才回到住的地方,困得实在写不下去了,明天周六,我睡个懒觉,早晨起来补。
    第45章 求之不得
    国重组建初期,各种事情都需要苏娇杨来亲力亲为,尤其是行政方面的事情,各种各样的表格和申请书填到手软苏娇杨苦不堪言。
    好在那些跟着她做本科论文的学生已经全部上手,虽说数学功底还有些差,但苏娇杨对他们的规划也不是纯粹的理论数学研究,他们那点数学功底用来做应用数学还是可以的。
    有了这些学生的加入,苏娇杨在国重发展初期确立下来的四个研究组总算步履蹒跚地站了起来。
    苏娇杨自个儿已经忙得脚打后脑勺了,没想到国防科大还给她找了一个事儿。
    经过建国三十年的积淀,华国积极融入国际世界,总算搭上了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车,准备于来年六月前往靠小球转动大球的美国参赛。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已经开始了很多年,每年的竞争都相当激烈,往小了说,这只是一群面向青年人的数学竞赛,往大了说,这是涉及国.家荣誉的青年人一代的竞赛。
    少年强,则国强。
    为了应对来年那次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华国自个儿先组建了一个国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准备先在国内大规模地选拔优秀人才,于三月份到京城进行内部比赛。
    经过内部比赛之后,再缩小选拔范围,选出实际参赛人数的三倍来进行培训。培训进行到五月底,到时候国内还会再举行一次选拔赛,以三比一的比例确定最终参赛人员名单,由带队老师带队,前往美国进行为国争光的终极决赛。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所测验的东西并不是那种难到令人发指的冷门、偏门数学知识,而是考核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故而大学生不一定会占便宜,高中生也不一定会吃亏。、
    国防科大刚刚在国内数学界斩露了头角,正处在一鼓作气向上冲的阶段,陈润之老先生思来想去,决定拿了套历年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试题,让数学系的所有学生都参与测验,先在数学系内进行一次筛选。
    当然,其它院系的学生想要参加,也是可以来数学系报名的,只不过数学系的学生都是经过系统数学训练与学习的,逻辑思维都得到了有效的拔高,早已非一般的学生能比。
    跟着苏娇杨做毕业论文的那些本科生尤其占便宜。
    苏娇杨给她们定的论文题目都是应用数学,即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一点与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不谋而合,故而跟着苏娇杨做毕业论文的那些学生看到试题后就笑了。
    别人愁的挠头啃笔,他们笑得轻松写意,答题过程中偶有停顿,也能很快想出破题思路来。
    校内测试结束后,陈润之老先生组织了数学系的老师进行阅卷,将全校排名前两百名学生都张榜公布出来,发布了一则公告。
    校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测试排名前两百的学生可以留校参加由数学系教师组织的寒假培训,寒假结束后,校内会再行组织一次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预备组成员遴选,届时排名前二十的选手将会被推荐到京城参加全国遴选。此次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也不发放任何补助津贴,学生自愿参加。
    单单是一个校内遴选,就将晋升比例提到了十比一,残酷程度可想而知。
    苏娇杨一直都忙着国重的事情,当陈润之老先生找上门来问她能不能担任校内培训老师时,苏娇杨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陈主任,不是我不想为学校效力,而是我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啊!我带的那些学生都已经完成了论文的投稿工作,我得帮他们盯着期刊返回来的审稿意见,如果期刊编辑部要求审稿,我还得帮他们再想办法润色,这就足够我忙一阵子了。
    国重的主要研究项目我还没申请下来呢,最近正在给铁道部那边写项目申请书,估计忙完就得到开学了。石油工业部那边委托了好几个油田的项目过来,合同马上就要签了,我也得分出一部分精力来盯着。
    还有鹏城那边的发展规划署,鹏城作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窗口之一,发展规划署相当重视鹏城的发展策略,我提出了那一套发展经济学,所以鹏城发展规划署让我给鹏城提一套科学的发展规划建议,包括城市集群分布,行业扶持优先级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