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6页
    “是这样,今天一早,礼部和开封府联合抓捕嫖娼士子,结果抓获了一百七十余人……”
    “莫非其中有范宁?”
    “不是!其中一个士子叫做徐绩,他为了减轻罪责,便揭发范宁也在妓馆,只是他换了小厮的衣服逃脱了,卑下又特地去妓馆,找到了那个换衣服的小厮,证实确有此事,他答应指证范宁。”
    张尧佐大笑起来,这倒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范宁终于落到自己手上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鸟
    刘晋又道:“现在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关于徐绩的父亲。”
    “他父亲是谁?”
    “他父亲是工部郎中徐增益,他今天下午找到我,希望能消除他儿子的不良记录。”
    张尧佐笑了起来,“原来他是徐增益的儿子,算起来还是自己人。”
    徐增益并不是张尧佐的嫡系心腹,但随着张尧佐女儿日益受宠,他也开始抱张尧佐大腿,年初张尧佐过寿,他忙前忙后,颇为卖力。
    既然是徐增益的儿子,那应该问题不大。
    这时,张尧佐倒想起一事,“范宁住哪里,你们查到了吗?”
    刘晋点点头,“他留的联系客栈是旧曹门客栈,应该就住在附近,估计是租住民房,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今天就要明确他的住处!”
    张尧佐负手走了几步,又道:“这件事由开封府衙出面,写一份完整的报告给我,另外,各种证据证人都准备好,随时可以出来作证。”
    “要把范宁单独做一份报告吗?”刘晋又问道。
    张尧佐摇摇头,“那样太落痕迹了,把他和其他人混在一起,我去向官家汇报。”
    刘晋告辞走了,张尧佐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搞倒范宁不仅可以报三年前的一箭之仇,让自己狠狠出一口恶气。
    另外也可以给范仲淹安一个教孙不良的罪名,有了这个罪名,官家就算想再启用他,也会斟酌一下了。
    想到这招漂亮的一石二鸟之计,张尧佐忍不住得意地笑了起来。
    ……
    次日一早,张尧佐拿着礼部和开封府衙的联合报告,乘马车来到皇宫。
    张尧佐直接来到位于紫宸殿的御书房,在外面等了片刻,一名宦官出来陪笑道:“官家请国丈进房一叙!”
    张尧佐走进御书房,见御书房除了天子赵祯外,还有相国宋痒、文彦博和太师庞籍。
    今天是上朝的最后一天,明天就开始放长假,估计几人是在商议元旦大朝之事。
    见张尧佐进来,宋痒对他笑了笑,文彦博则扭过脸去,强忍心中的厌恶。
    庞籍见文彦博做得太明显,便呵呵一笑,“国丈来了!”
    张尧佐装作没有看见文彦博,和宋痒、庞籍打个招呼,便连忙上前向天子赵祯躬身行一礼。
    “微臣张尧佐参见陛下!”。
    赵祯微微笑道:“国丈有什么要紧之事?”
    张尧佐呈上一份报告,“启禀陛下,这是礼部和开封府昨天扫荡妓馆,抓到的嫖娼考生,按照陛下曾颁布的科举补充制度,严禁科举期间考生嫖娼狎妓,这一百七十五名士子应该受到严惩,这是名册,请陛下过目!”
    三名重臣都有点奇怪,严肃科举制度是礼部的事情,张尧佐主管三司,这和他有什么关系?
    庞籍极为老辣,他立刻意识到,恐怕张尧佐是想利用此事整人了。
    赵祯脸色有点难看,眼看还有一个月就要科举考试,却出了这种事情,自己三番五次告诫士子专心备考,不要被酒色所迷,但每次科举都会抓到一批人。
    他翻了翻报告,冷冷道:“这还有什么可说,按照规定取消这些士子的科举资格!”
    这时,庞籍行一礼道:“陛下,能否给老臣看一看?”
    赵祯把报告递给庞籍,庞籍看了看名册,在第二页看到了范宁这个名字,他心中顿时明白了,恐怕张尧佐的目标还是范仲淹。
    庞籍指着名册笑问道:“这里有一个范宁,居然和范希文的孙子同名,不知道他们是否为同一人?”
    众人一怔,都向庞籍看来,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张尧佐暗骂一声‘狡猾的老东西!’
    他原本打算先浑水摸鱼实施惩罚,取消范宁的科举资格,等范宁发现自己无法参加科举进行申述时,再举证驳倒他,这样才能最彻底打倒这个曾经得罪自己的少年。
    没想到庞籍却老奸巨猾,发现了他的企图。
    众目睽睽下,张尧佐只得点头道:“确实是同一人!”
    庞籍有点惊讶地望着张尧佐,“国丈没有搞错吧!范宁怎么可能嫖娼?”
    赵祯也回过味了,他问道:“这个范宁可是三年前太师府献寿那个神童?”
    庞籍点点头,“正是他,所以老臣记得很清楚,他今年大概只有十二三岁吧!听说是平江府童子科解试第一名,进京应该是参加童子科省试,还是个未长成的少年,他会嫖娼?”
    赵祯看了一眼张尧佐,他心里也有一点明白了,三年前那一幕他记得很清楚,难道张尧佐真是在报复范宁?
    “国丈,这是怎么回事?”赵祯略略有些不悦道。
    张尧佐当然不会把自己扯进去,他躬身道:“这是开封府和礼部的联合调查结果,具体原因微臣也不清楚,陛下可以召他们来询问,不过既然登记在册,微臣认为一定是有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