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祁祯帝眯眸,余少卿的意思,是说有人为了掩盖行刺真相,所以杀人灭口?
这也是臣的猜测,但毕竟事关容王安危一事,其中,必定牵扯甚广,而刺客关进大牢不到一天就死了,的确事有端倪,若真是杀人灭口,那么能进大理寺监牢杀人的人,恐怕也不多,或者说,能神不知鬼不知在大理寺监牢中将刺客杀死的人,少之又少,但臣也不敢再多做判定,以免猜忌过头,惹来事端,故而赶紧整理好这份文谏,立刻进宫呈报,听从皇上的指示。
余少卿很聪明,他并没有将话直接挑明告诉祁祯帝,更没有直接将自己的怀疑对象说出来,而是给祁祯帝抛了一个烟雾弹,让他自己去慢慢抽丝剥茧。
听完这番话,祁祯帝也开始琢磨起来了。
有人行刺景容!
而刺客又在被关进大理寺后竟被洒了消骨粉,尸骨无存!
又那么碰巧,最近,吏部本本都在参景容,而通政司也不筛选,更是直接本本往上递。
种种事件,都对景容不利!
从当初的太子,到如今的景容,就好像有人在后面做推手,那些一把刀不停往前割,斩草除根。
祁祯帝心中自有一把称,他怎么会看不出其中的端倪呢。
他那双精明如炬的双眸里折射出一道寒光,突然转移话题,问起余少卿,余少卿,朕问你,你可熟悉严维夷?
嗯?
不是在谈刺客一事吗?怎么突然问起早就死了的严维夷?
但是余少卿并不意外,因为景容早早就给他打了预防针,知道他进宫面圣时,皇上极大可能会问到他关于严维夷或者前太子一事,让他到时候想好台词,顺着早就铺好的套路走,所以,这是意料之中的。
他如实说,此人之前是在工部做文官的,却因为在职期间中饱私囊而被撤了官职,之后,便一直深居简出,极少有他的消息,不过他的儿子严旭却是刑部的人,可是,后来因为私藏兵器一事被抓,记得那件事,还是容王查的。
祁祯帝一听,恍然想起,这才轻点了下头,哦,朕记得了,当时,还是朕下的令,派由景华持令做监官,将他押去午门斩首示众。
多亏你老还记得!
他顿了一刻,又问,那严维夷与景华之间可有来往?
这个臣就不知了,不过,皇上刚才所说,当时是大皇子持令做监官,将严旭斩首的,严维夷与大皇子之间应该不会有来往,毕竟,丧子之痛固深圳。
唤景华为大皇子而不是太子,并不奇怪,因为景华死之前,太子头衔已被皇帝废了。
这番话,一语点破了祁祯帝心底的困惑,但未能驱散他心中那团缠绕如麻的思绪,他眉头紧锁,良久,才冲着余少卿下令,余少卿,此事不准再查了,暂且搁置一边,对外,更不可透漏一字半句,大理寺上下,更要严封不道,若传出半句,朕就摘了他脑袋。
臣领命。他俯首一躬,
行了,你先退下吧,有事,朕自会再宣你进宫。
是,那臣告退。
余少卿躬身行礼,偷偷抬眼看了祁祯帝一眼,心中十分淡定,因为种种,都在按照景容交代给他的计划一步步走。
待他退了出去后,祁祯帝脸色不佳,也沉得极快,手肘抵在桌案上,撑着太阳穴沉默许久,一言不发。
突然
他与旁边的张全说,你还记得不得,当初景华围宫那晚,景亦救驾,他说严维夷曾奉景华之命行刺过景容,就连当时景华要朕喝下的那碗汤药里,也加了严维夷种植出来的石斑毒,所以,便断定他二人是勾连的。
张全应道,奴才记得,当时亦王说的有理有据,道大皇子与严维夷勾结。
但其中不对劲。祁祯帝深思摇头,表情凝重,严维夷的儿子严旭是朕下令斩杀的,景华做的监官,他二人又岂会私下来往?而且,景华心性如何,朕比谁都清楚,他怎么敢围宫弑朕,必然,是受人教唆,事后,他身边的那位潘先生也安然无恙、全身而退,偏偏又在离京时坠崖而亡,几乎有关景华围宫一事的人,都死了。而此次刺客在大理寺的监牢里被杀,甚至,吏部在这个时候递奏折上来本本参景容,其中,怎会没蹊跷!
张全明白了这番意思,伏了伏身,上前道,所以,皇上刚才才让余少卿别再查此事,是担心
他没敢再往下说。
祁祯帝目光如炬的盯着面前的奏折,手指一下下的扣在桌案上,然后吩咐,此事不宜声张,说不定,不仅牵扯当初景华围宫一事,还牵扯到六部和立储一事,所以,先查清楚吏部和通政司的事。
是,奴才知道了。
你先下去吧,朕想休息下。
那奴才先让御膳房备些参汤,皇上要顾着身子。
嗯?
第545章 三拦大理寺卿
宫门外,余寺正心中焦虑的等在原地,一会看向宫门内,一会看向进宫的大道上,感觉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