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0页
    贾诩叹了口气,拿张绣当同乡的后生子侄,便道:“咱们十万大军围城,关东军都站干岸看着,朝廷没有外援,城中没有精兵,拿下长安城易如反掌。”
    张绣道:“那世伯是为何忧心?”
    贾诩乃是谋士,看得向来比寻常将领要远上几步,道:“可是拿下长安城之后呢?”
    张绣一愣,照着与李傕、郭汜所商议的那般,道:“咱们就为董太师报仇,叫吕布与王允偿命!清了君侧之后,如董太师从前所做的,占了长安城,辅佐皇帝便是。”说是辅佐皇帝,其实乃是拿着皇帝做傀儡。
    贾诩道:“真到了那一日,还有谁会听从长安朝廷的命令?恐怕出了这座城,不过都是各为其主了。”他已经看出了即将到来的军阀割据的时代,而李傕等人占了一座长安城,非但不能号令天下,反倒很容易引得天下英豪群起而攻之。
    张绣又是一愣,道:“世伯之意,这长安城难道不该打了?”
    “不打,这十万人立时便没了下场。”贾诩叹道:“走一步看一步吧。”他反正是打定主意,等这一仗打赢了,以此为资历,再另谋高就去。李傕、郭汜终究难成大业。
    张绣望着贾诩的背影,也拿定了主意,行事前多看看贾诩的动向,总不会害了自己。
    如今长安城内外,有识之士都看明白了,这一仗是必然要打的。但是目前的进度还在互相喊话阶段。因为总有像王允这样的古板之人,认为要先礼后兵才是正理,派出了胡轸等人的部曲前往李傕等人帐中和谈。这些人带回来的消息,也很简单明确。
    李傕等人坚持,一定要吕布与王允伏诛,他们才肯退兵。
    虽说点的只是两个人的名字,但吕布手中是长安城中唯一能打的并州军,王允手中是长安朝廷文武百官。只要这一文一武去了,那整个长安朝廷就是拔掉了牙齿的老虎,到时候小皇帝还不是乖乖做他们的傀儡。届时这长安城便不攻自破了。
    消息传回长安朝廷,王允与吕布都是大怒。
    不同的是,王允是大怒中有些忧心,又有些自责。如今情况,哪怕是去向关东军求援,也已经来不及了。更何况对方也未必会前来。若说有援军,那除非是早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就有人召集了兵马,来长安勤王护驾。至此,王允也放弃了和谈的幻想,明白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他虽是文臣,却已决意死守此城,深夜独坐书房,一字一泪写下了遗书。
    而吕布则是大怒中有些犹疑,若是单兵作战,他根本不怵李傕又或者郭汜,但是守城攻城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而且根据他的观察,城中胡轸等人的动向,也很可能会背叛朝廷,重新与凉州军合拢在一处。而小皇帝所说的关东联军,没有丝毫迹象表明已经来到了长安城百里之内。就算小皇帝的消息无误,那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吕布并不准备死战,而是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旦战事不利,长安城破,他就要带上最亲信的几百骑兵,最多再带上小皇帝,弃城而逃。
    兵临城下,大战在即,长安城中的氛围凝重而又焦躁。
    其中唯有小皇帝好像丝毫不受外界影响,竟然还有心情每日带着曹昂、淳于阳等校尉,往长安城各处山丘上去练习骑射打猎,有时候直到日暮时分才回宫,马上悬挂着的猎物,斩获颇丰。
    若是平时,早有王允等人来规劝皇帝不要“不务正业”了。
    但是值此生死关头,谁都顾不上皇帝打猎这等小事了。
    这日傍晚,一如前几日,刘协又在曹昂等人陪同下,由小路出城,往近郊山丘中野猎去,身后跟着几百叟人的队伍。
    入了山中,一行人浩浩汤汤上到半山腰,正撞上自山顶下来的张绣与贾诩等人。
    张绣此来,乃是战前亲自查探地形,听亲兵说经过此山有一处小径能通往长安城近郊,这才带着贾诩同来,盘桓了半日,也没找到入城之法,对亲兵发了通脾气,又对贾诩赔礼,这才要下山离去。
    忽然撞上了一队人马,眼见为首的小公子不过十二三岁,以为是城中哪位大族公子出猎,张绣不欲节外生枝,正要避让,就见那小公子看着他身边的贾诩微微一笑,开口道:“你就是贾诩么?”
    张绣与贾诩都是一惊,他们前来查探地形,带的人并不多,只几十个亲兵罢了。来人既然能叫出贾诩的名字,显然是有备而来。
    刘协往半山腰的亭中走去,看向僵住的张绣与贾诩,伸手做邀请状,笑道:“何不坐下来说话?”他身后的几百叟人早在淳于阳与曹昂指挥下,将张绣的亲兵团团围住。
    “当初杀了你叔父张济,”刘协抬一抬下裳,第一个坐下去,望向张绣道:“朕恐怕他家中还有子侄,失了护持,曾派人往你族中查探,又叫董卓把你叔父的职位给了你。如今见你成材,朕心中也觉安慰。”
    张绣目瞪口呆,盯着谈笑自若的小皇帝,好似山野间忽然钻出来个妖精。
    贾诩在旁,也是震惊慌乱,却已经听明白了。皇帝这分明是在当初杀了张济之后,就已经在张绣身边埋下了钉子。否则怎么会有今日的巧遇。而皇帝开口就叫出了他的名字,看来自己这次应张绣之邀前来,也是对方早设好的圈套。
    圈套是对方早已设好的,论武力对方是己方的数倍,好汉不吃眼前亏,贾诩很快明白了利弊,忙一拉还在发愣的张绣,快步上前,跪地行礼,道:“草民贾诩,见过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