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听琴连满地书纸也与有荣焉
洛衡一来,郦道永也跟着来了。他来了也不住近了,只在外院住着,可怜宫里那些崇拜他的皇子侍读,常常顶着风雪大老远跑来请教他文章,连谌文也忍不住来了。
云岚的托辞想得巧妙,满朝御史只能眼睁睁看着,参也只能参一个耽于享乐而已,但东宫素有贤名,其他皇子王府里也自养了戏班子,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到底尊卑有别,洛衡也不能像容皓他们一样登堂入室,更别说进思鸿堂了,只能在侧院里住着。好在地方不算狭窄,以前正厅里还有个戏台,他虽然是个教坊司的琴师,但只要是假托演习戏曲为名,也就不用跪拜了。
洛衡来了三天,前两天都闭门不见人,到第三天晚上,忽然让郦玉传信来了,只说请殿下听琴。言君玉当时还在和卫孺练武,听到这消息,抹了把脸,连衣服也没换就跑过来了,反而成了最快到的一个。
容皓随后才到,然后才是云岚和当值的聂彪,言君玉远远看到小太监打着伞过来了,又是洒扫又是熏香,就知道太子要到了。
这院子地方还是大的,正厅里帘幕重重,空着个戏台,几个小太监忙不停,抬进来熏炉地毡,把正厅里弄得暖和干净。容皓最近有点懒洋洋的,拣了下首一张椅子坐了,在那翻看一张什么东西,言君玉之前看他老盯着这东西看,还抢过来看过,好像是一张什么祭文,上面许多名字。他没看明白,去问洛衡,洛衡说应该是今年江南秋祭文庙的祭文,江南尚文,那些士族都自诩六朝王谢后人,还建了个文庙,自称能和北方的孔庙抗衡。每年春秋两次大祭,十分盛大,祈祷文运恒昌,保佑江南举子能够金榜题名。所以江南像样点的士族都在祭文上有名字,容皓天天盯着这名单看,大概是想从科举上下手,掐住他们的命脉。
太子殿下到戌时才到,当时天已经黑透了,小太监们把院子内外都点上了灯,连外面回廊上都挂了一排,言君玉都等饿了,好不容易听见外面云板响,小太监唱道:“殿下回宫了。”
今日大雪,太子殿下穿了一领紫貂披风,里面是玄色缂丝衮龙袍,颜色浓重而华贵,更衬得整个人皎皎如月,穿风踏雪而来,连容皓看见,也懒洋洋叫了一声好。
“难怪那些御史参东宫奢侈。”他戏谑道:“云岚姑姑确实舍得用好东西。”
云岚也回道:“容大人好有出息,连衣服也管上了,莫不是要到针工局供职?”
针工局不是宫女就是太监,当然是嘲讽他的玩笑。其实不怪云岚针锋相对,容皓自己平时就挺奢侈,吃穿用度十分华贵,平西王府什么都好,就是有点贪图享受,花费颇大。也有说是为了自污,学的是当年萧何的自保方法,免得功高震主。
两人正斗嘴,只听见后面内室里传来三声扫弦声,古琴从来悠远空灵,这三声扫弦却来得十分干脆,比一切古筝琵琶都有气势,倒让人吓了一跳。
“正主到了,好戏要开场了。”容皓带着笑意淡淡道:“我倒想看看今天这戏怎么唱。”
说话间太子殿下已经落座,云岚亲自端了茶过来,言君玉本来和他对了一眼,萧景衍一笑,他不由得有点脸红。刚想问问他今天侍病怎么样,有没有受委屈,只听见里面琴声袅袅,是洛衡已经弹起了第一支曲子。
言君玉在宫里待久了,也听过不少琴中高手,奇怪的是洛衡的琴弹得并不是顶好的,只能算中流。他还奇怪,问洛衡,洛衡笑着道:“我何止琴不好,诗词书画,骑射六艺,就没一样是专精的。”
言君玉本来不信,以为他是故意谦虚,结果今天萧景衍来听琴,他还是这样弹,就不得不信了。
他知道的古琴曲少,听不出这曲子名字,没想到云岚也有点迟疑,看向容皓,容皓听了半晌,对太子道:“像是小雅。”
连他也不敢确定,也可能是太慎重。不过太子殿下还是肯定的,淡淡道:“确实是小雅里的《伐檀》。”
如果手边有本诗经,言君玉一定翻起来了。里面正弹琴,又不好问,正皱着眉头想,一边的萧景衍笑了,道:“《伐檀》是讲伐木者辛苦无比、士人君子却不劳而获饱食终日的故事。”
这里坐着的人,没读过诗经的也就言君玉一个。而且最后还以故事结尾,显然是在逗言君玉。连容皓也在旁边笑道:“殿下解得真好,通俗易懂,可以去给三岁小孩开蒙了。”
言君玉早就不介意这些了,也不生气,只思考这曲子背后的暗喻。那边萧景衍却对着郦玉道:“请告诉先生,小王懂了,只是不知‘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何解?”
一国储君,自称小王,是当朝重臣才有的待遇,恐怕只有传说中的老叶相能担得起这一问。言君玉不懂这些礼仪,也知道厉害,郦玉更是眼睛都睁大了,他平时再张牙舞爪,也只是色厉内荏而已。太子殿下温润如玉,笑容和煦地一问,他也激动得脸都红了,一句话不说,转身进去了。
言君玉可等不下去,鱼一样呲溜一下也跟着他钻到帘子后面去了,原来里面还要穿过一段小回廊才到内室,过道的高几上摆着一瓶朱砂红的梅花,映着白墙,像血一样浓烈。
内室仍然是一片黑暗,只在琴案上摆着一盏昏暗小灯,地上铺着暖毡,洛衡席地而坐,身边全是书。言君玉虽然也在思鸿堂看过书,但都是摆在架上的,洛衡周围却如同书的围城一般,满地都是堆叠的书、累累的文牍,密密麻麻的账簿,许多都是翻开的,言君玉愣了一下才想到为什么这一幕比思鸿堂满墙的书架更让他震撼——这全是洛衡翻开看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