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3页
    这样的对比实在是太明显了,明显到马小兰很早就意识到自己绝不要嫁到村子里,只要有办法就要去城里!最好是去首都,实在不行也要去县城!
    不只是她这么想,家里长辈也这么希望,谁又不想儿孙好呢。
    这次就是马家姑姑的继子要结婚了!按照马家姑姑带回来的消息,她这个继子是工厂工人,一个月拿着四十几块钱的工资。这样的工资水平别说在农村看来很好了,就算是在首都也属于结婚市场上比较好的数字了。
    虽说只要是国有厂子的正式工,就能有四十出头的工资,但结婚的时候人年轻,不少人还没有混到正式工呢。再者说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工人,服务型职业起薪就要低很多,就算是正式工也只有三十块不到呢!
    一个工资四十几块的男人,属于婚嫁市场里的上位圈。
    只是这个继子也有自己的劣势,他是个驼背,人的个子很矮,长相也不太过关。虽说婚嫁市场中男人不如女人讲究外表,但多少还是有要求的。特别是驼背什么的,严重一点儿的甚至会被认为是残疾。
    其实即使是这样的条件,在首都寻摸寻摸也不是找不到老婆。所谓门当户对,总有差不多的可以牵线。
    只是别人介绍了几回,要么是这继子看不中别人,就是别人看不中这继子。弄了半天,都不愿意再给他介绍了。
    没办法,这才想起了介绍个农村姑娘。
    若是愿意娶个农村姑娘,那又可以紧着挑好姑娘了。只不过相应的,别的事情就会麻烦很多。比如人家来城里了工作怎么办?就算是首都人也不见得人人有工作,这种就更别提了!
    虽说家里有个人打理也不错,但工人家庭,还不是双职工...这在现如今的首都就意味着家庭迟早陷入窘迫。
    这还只是一样,还得考虑老婆家里都是农村的,对小夫妻两个别说支持了,不吸血就是好事了!
    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继子同意找个农村姑娘做老婆了。马家姑姑这属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给老公吹了枕边风,这才将这桩差事揽到了手里。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娘家几个晚辈。
    娘家晚辈里她最后看中了马小兰,不是没有比马小兰更亲的晚辈了,只是那几个亲侄女相比马小兰实在是不出色。真要是说给继子,反而会觉得她这个当后妈的心肠不好!
    马小兰对于这桩亲事心情很复杂,一方面她确实想嫁到首都,做首都人!另一方面,她又有些不乐意。她才多大呢,这个年纪的少女多少有些美好的幻想。想象中未来的丈夫大多是年轻有力、高高的,或斯文清秀或强装有劲,这个看个人喜好...驼背、矮子、长得丑,这算怎么回事儿呢?
    说实在的,对这样的丈夫她有些难以接受。
    但身边的人都劝她,过日子么,长得美还是丑又有什么?再好看的人天长日久也腻了,再丑的人朝夕相对也就顺眼了。说来说去,还是柴米油盐这类物质基础更重要!更何况对方还是个男的,长得丑好,少了些花花肠子...
    她这个年纪是佷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大家都这么说,她的抗拒心就很弱了。
    再加上亲戚中的女孩子有听说了一些风声的,都表现出了十足的羡慕,她对此不能说没有得意...她当时是真的觉得这样半推半就地接受了,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然而就是这个时候,对方后悔了!最后是姑姑回来后很不好意思地说起了这件事——她那个继子冷静下来想了想,还是想找个有首都户口,有首都工作的姑娘,即使这姑娘和他一样,外貌条件差了一些。
    知道这件事的马小兰就像是挨了一闷棍一样!她觉得之前自己的纠结就像是一个笑话...她看不起对方,觉得对方又矮又丑,还是个驼背,她和他结婚实在是太委屈了。然而,就在她委委屈屈地同意了这桩婚事,对方却反悔了。
    对方觉得和她结婚也是一种屈就,而最后不愿意忍受这种‘屈就’,就和一个有首都户口、首都工作的女人走到了一起。
    她比那个女人差吗?不,当然不是!她听姑姑说过,那个女人一样很矮,整个还黑黑胖胖的,就像是一颗土豆!脸上更是一脸的麻子...和她根本没得比!但是最后成了落选的那一个!
    这不是因为别的,就因为一个户口!首都的姑娘生在了一个好地方,只要顺顺利利长大,大部分都能在首都找到工作,然后安家落户——就凭一个户口,她们就命好成这样!而她却要被这样羞辱...
    事实上,那次事后她确实被生产队的同龄人暗暗嘲笑了很长一段时间。她本来是要去做首都人的,那个时候知道这件事的人就说了很多酸话了。现在她去不成了,这些人也就跳出来了。
    说的话不算直接,但不好听也是真的。
    听说家里要住进来几个首都来的女学生,她对这些有着首都户口的同龄女孩儿能有多好的印象?
    特别是听说她们一个个还在读中学的时候,就更不高兴了...顺义县离首都不远,所以在扫盲方面还是做的比较好的,公社里有自己的小学,孩子们的入学率也不低。但是县城就得去县城里了...公社里的孩子,去县城念中学的不多,女生就更少了。
    马小兰也想过读中学,她听人说县城里读了中学更容易参加县城的招工,成为城里人。但是最后也没去成,中学不比小学,得吃住在县城,还有别的开销什么的,不是说家里连她一个都负担不起了,而是这个选择很难做。
    --